污水处理设备 污泥处理设备 水处理过滤器 软化水设备/除盐设备 纯净水设备 消毒设备|加药设备 供水/储水/集水/排水/辅助 水处理膜 过滤器滤芯 水处理滤料 水处理剂 水处理填料 其它水处理设备
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
阅读:696发布时间:2013-2-18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上主要害虫之一,俗称小红虫、麦蛆、喝浆虫,属双翅目缨蚊科。小麦吸浆虫以幼虫吸食麦粒的浆液造成瘪粒而减产,其发生危害具有隐蔽性和毁灭性。寿县属沿淮小麦吸浆虫常发区,曾多次大发生。经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努力,通过利用虫情测报灯加强虫情监测,选用推广抗虫品种,推广小麦穗期规范化防治等措施,小麦吸浆虫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沿淮麦区每年仍有不同程度发生。为进一步摸清本地小麦吸浆虫发生规律,掌握其发生动态,近年来,笔者对小麦吸浆虫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而在病虫害的检测过程中要注意,其发生规律等参数,详情参考《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的方法以及种类》
寿县境内以红吸浆虫为主,但也有少数黄吸浆虫混合发生。2种吸浆虫生活史大致相同,1年发生1代,幼虫有多年休眠的习性,也可多年发生1代,老熟幼虫入土结茧越夏、越冬。早春气候适宜时,破茧为活动幼虫上升土表化蛹、羽化。吸浆虫的发生期与小麦生育期具有密切的物候。春季当10cm土温上升到10℃左右时,即小麦拔节期,幼虫破茧向土表移动准备化蛹;4月下旬当10cm土温达20℃左右时,成虫盛发。成虫出现一般与小麦抽穗扬花期基本吻合。成虫多在7~9时和16~18时羽化,羽化后先在地面爬行一段时间,然后爬到麦叶或杂草等隐蔽处栖息,避开天敌捕食。约经1h左右振翅可短距离飞行。成虫怕强光和高温,所以早晨和傍晚活动较盛。成虫羽化当天即可交尾、产卵。成虫平均寿命6~7d。成虫产卵具有选择性和试探性,易选择刚抽穗未扬花的麦穗上产卵,1只雌虫一生可产卵50~90粒,产卵时以产卵管试探寻找适宜的麦穗部位,卵经过4d左右孵化,幼虫以口器刺伤子房或麦粒吸食浆液,一般1粒1虫,也有1粒多虫的,幼虫在麦穗上生活为害约20d左右,幼虫在麦收前遇雨或重雾随水滴流落地面,也有部分滯留麦穗随麦收带出场地等。幼虫入土后2~3d结圆茧休眠越夏、越冬。
吸浆虫的发生与温度有一定的关系。当温度条件具备时,在一定阶段湿度条件就成为影响其发生的关键因素。春季温度的变化只能影响其发生的早与迟,并非是数量的制约因素。zui重要的是雨水和湿度。小麦吸浆虫喜湿怕干,当土壤含水量在10%以下,幼虫不化蛹:低于15%时成虫很少羽化,达25%时,成虫大量发生。因此,春季雨水的有无,对于当年成虫羽化率有密切关系。春季干旱,土壤板结幼虫活动受到抑制,大批幼虫可重新结茧继续休眠,形成隔年或多年羽化现象,当年出土羽化少,发生程度轻。据2006年3月26日在寿西湖农场淘土调查,当时平均每小方有虫30.2头,其中:圆茧占21.9%,而4月2日调查平均每小方有虫31.6头,其中:圆茧占48.6%。分析原因是3月中、下旬寿县天气一直晴好,近20d无明显降雨,土壤干燥,不利于吸浆虫化蛹羽化,导致部分幼虫又转入圆茧继续休眠。因此,4月中、下的降雨量与当年的发生程度呈明显正相关。小麦吸浆虫发生与土壤有密切关系。小麦吸浆虫幼虫在土壤中生活长达300d以上,土壤结构、质地、含水量及酸碱度对其发生都有很大关系。一般土壤团粒结构好,土质松软、有相当的保水能力和渗水性,而且温度差异小,适宜吸浆虫的生活。我县沿淮地区多为砂壤土,特别是寿西湖农场以及双桥、涧沟两乡镇北部成土母质为黄泛沉积物,土种为黄淤土,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有潮化现象,俗称“夜潮土”,土壤质地好,偏碱性,适宜红吸浆虫的发生。这一带历年小麦吸浆虫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常年春季淘土调查有虫方均在50%~70%,一般每小方虫量在3~12头,局部田块每小方可达30多头。5月中旬剥穗调查,一般田块虫穗率在15%~40%,百穗虫量50~80头,局部田块百穗虫量高达400头以上。而同属沿淮南岸的正阳关农场,与之相距仅20km,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栽培制度以及种植品种等基本相似,但该场小麦吸浆虫一直发生较轻。据2009-2012年4月上旬淘土调查,有虫方仅在10%左右,一般每小方有虫仅1~2头,2009年5月中旬剥穗调查,平均百穗有虫7头。就其两场发生程度的差异,笔者认为可能是土质的区别。正阳农场系淮河和淠河的冲积物土壤母质,无石灰反应,砂粒含量高于黄泛沉积物,土壤结构较差,不利于红吸浆虫的生存。
环保在线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请输入你感兴趣的产品
请简单描述您的需求
请选择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