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产品

  • 行业产品

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

土壤水分温度测定仪

当前位置: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文章>土壤养分速测仪分析轮作对于养分影响

经营模式:生产厂家

商铺产品:190条

所在地区:浙江杭州市

联系人:陈曦 (销售经理)

技术文章

土壤养分速测仪分析轮作对于养分影响

阅读:130发布时间:2013-4-8

 滦河三角洲沙区是河北省面积较大的沙丘之一,也是我国花生的主产区,随着沙地开发的不断深入,水浇地面积不断扩大,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资源,发展了/冬小麦)夏玉米y花生0两年三熟制的种植模式。但当地农民都认为本地土壤缺磷富钾,各季作物只注重施用N、P肥,少用或不用钾肥,更谈不上微肥,致使作物病虫害加重、产量下降、效益降低,打击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本课题组进行了/冬小麦)夏玉米y花生0两年三熟制的轮作周期内,3种不同作物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的研究,来探讨限制作物产量的zui主要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关于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的研究,在国内报导较多,但大部分于单季、双季作物的研究[1,2,3],到目前为止,有关三季作物在轮作周期内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的报导尚少。本文针对滦河三角洲沙区的土壤、气候等特性,将/冬小麦)夏玉米y花生0两年三熟制视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研究3种不同作物在轮作周期内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旨在为改变传统的施肥方法、制定适宜的平衡施肥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1996~1999年在河北省科委滦县试区试验站进行,供试土壤为沙质潮土,以沙粒为主,基本无结构。耕层容重为1.94 mg/m,大孔隙多,土壤透气漏水,吸附作用很弱,保水保肥能力差。平均有机质含量0.102 g/kg,碱解氮为50 mg/kg,*磷为40 mg/kg,*钾为46 mg/kg,pH为6.7。
  1.1 方案的设计
  按/冬小麦)夏玉米y花生0的两年三熟制的种植同期进行定位试验,试验共10个处理(表1),3种作物的处理一样。其它管理措施按常规进行,成熟后分区收获测产。冬小麦品种为5015,播种期为1996年10月3日,收获期为1997年6月21日;夏玉米品种为唐抗10,播种期为1997年6月24日,收获期为同年10月6日;花生品种为3685,播种期为1998年4月28日,收获期为同年9月8日。小区面积为4 m@5 m,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1.2 肥料种类及施用方法
  使用
土壤养分速测仪测试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N、P、K、S、Zn、Cu、Mn、Fe、B的肥料分别为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硫酸铜、氯化锌、硫酸锌、氯化锰、硫酸锰、柠檬酸铁、*和硼砂。微量元素只在冬小麦和花生上施用,夏玉米按当地习惯只施用N肥和P肥。冬小麦施肥用量及方法:N 300 kg/hm²,P2O5、K2O均为180 kg/hm²,硫酸锌、硫酸锰为30kg/hm²,硫酸铜为15 kg/hm²,硼砂为7.5 kg/hm²,*为15 kg/hm²,在处理5中Zn、Mn、Fe的用量为氯化锌为22.5 kg/hm²,氯化锰为30 kg/hm²,柠檬酸铁为22.5 kg/hm²。底施N肥占总量的1/2,余下的结合返青水、拔节水分两次追施,每次用量占总量的1/4,其它肥料播种前一次性施入;夏玉米施肥用量及方法:按当地习惯只注重施用N肥和P肥,其中底施N 54.03 kg/hm²,P2O5130.07 kg/hm²,施用K2O 75 kg/hm²,另外在大喇叭口期追施N 138.97 kg/hm²;花生肥料用量及施用方法:N 138.07kg/hm², P2O568. 43 kg/hm², K2O 135. 07 kg/hm²,氯化锌15.01 kg/hm²,硫酸钙15.01 kg/hm²,柠檬酸铁22.51 kg/hm²,硫酸铜23.85 kg/hm²,硼砂7.51 kg/hm²,氯化锰30.02 kg/hm²,各种肥料随播种覆膜一次性施入。
  表1 限制因子试验的方案设计


  表2 不同处理对3种作物产量的差异性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对3种作物不同处理的产量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多重比较(表2)。在冬小麦的各个处理中,产量低于对照的处理依次为处理2、处理4、处理6、处理8、处理3共5个处理,其中以处理2表现zui为突出,其产量不到对照的一半,处理4次之,其它3种影响较小,因此N和K是限制冬小麦产量的zui主要的限制因子,其次为Zn、Mn和P,其它因子作用不大;同样可得出K和N是夏玉米产量的zui主要的限制因子,Zn、S和P次之;K和N也是花生产量的zui主要的限制因子,Mn、S和P次之。由此可得出,在滦河三角洲沙区,在/冬小麦)夏玉米y花生0轮作周期内限制3种不同作物产量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序(表3)。
  表3 3种作物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序


  总之,N和K是该地区限制/冬小麦)夏玉米y花生0共同的也是zui主要的限制因子,另外,Zn是冬小麦、夏玉米的限制因子,Mn是冬小麦、花生的限制因子,S是夏玉米、花生的限制因子,P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较小,说明该地区土壤严重缺N和K,P较丰富,造成这一结果是由于当地农民长期大量使用二铵,忽视K肥,致使土壤中P含量较高,N、K较低,加剧了土壤养分的极不平衡。另外,施入某些微量元素却抑制了产量的提高,造成这一现象,可能与元素离子间的撷抗作用有关,这一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 结论与讨论
  在滦河三角洲沙区,在/冬小麦)夏玉米y花生0的种植周期内,冬小麦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序为N>K>Zn>Mn>P,夏玉米的限制因子序为K>N>Zn>S>P,花生的限制因子序为K>N>Mn>S>P。因此K和N是限制3种作物产量的、共同的、zui主要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在生产上应首先满足作物对N和K的需求,而土壤中P的含量较丰富,可以少施或不施。另外,应增施一些微量元素肥料,在冬小麦上应施一些Mn肥和Zn肥,在夏玉米上注意施Zn肥,在花生上应注意施Mn肥。这一试验重新肯定了施用K肥的重要性,同时否定了该地区有缺P富K的传统观念,这在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环保在线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Copyright(C) 2021 https://www.hb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