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日处理50吨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阅读:102 发布时间:2019-10-7日处理50吨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小宇环保生产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按照国家标准设计生产,技术*,工艺,出水达标,是本公司的爆款之一。价格便宜,量大从优,赶快拿起电hua订购吧!!!
生物滤池:
其大的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于一体,节省了后续沉淀池,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处理系统集初沉池、曝气池、污泥回流设施以及供氧设施等于一身,大大简化了污水处理流程。
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是利用人工水生态系统内多级生物的稀释降解作用来去除或削减水中污染物的方法。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生态污水处理技术具有投资和运行费用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水生植物有一定经济价值等诸多优点。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是潜流人工湿地
无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生活污水首*入厌氧消化池,污水中的悬浮物沉降下来成为污泥,污泥通过一定时间的自然发酵,有机物得到降解。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新型生活污水厌氧净化池(或称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是一种小型分散化污水处理装置。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是在化粪池和沼气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解决了化粪池处理效果差、 沉积污泥多、沼气池沼气回收率低的弊端。
地下土壤渗滤系统:
该系统将污水投配到土壤表面具有一定构造的渗滤沟中,污染物通过物理、化学、微生物的降解和植物的吸收利用得到处理和净化。工艺流程见图6。该种工艺技术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经一定构造、距地面约50 cm深和具有良好扩散性能的土层中,污水缓慢通过布水管周围的碎石和砂层,在土壤毛管作用下向附近土层中扩散,并利用土壤中的大量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过滤、吸附、降解。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建设容易、维护管理简单,基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整个处理装置放在地下,不损害景观,不产生臭气。但是负荷较低,不适合人口集中、污水产量较大的地区。
厌氧氨氧化工艺:
厌氧氨氧化工艺是由荷兰Delft理工大学根据厌氧氨氧化原理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污水生物脱氮工艺。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多种生物脱氮工艺,如CANON、OLAND等。由于厌氧氨氧化过程是自养的,因此不需要另加COD来支持反硝化作用,与常规脱氮工艺相比可节约100%的碳源。而且如果把厌氧氨氧化过程与一个前置的硝化过程结合在一起,那么硝化过程只需要将部分NH4+氧化为NO2–N,这样的短程硝化可比全程硝化节省62.5%的供氧量和50%的耗碱量。
水生高等植物对废水的净化机制探讨
香蒲植物净化铅/锌矿废水实例研究
宽叶香蒲属单子叶多年生挺水植物,具根状茎,以其他下茎不断延伸而迅速发展成群体,能形成水生植物净化塘中占优势的种群。中山大学环科所和韶关凡口铅/锌矿环保监测站针对凡口尾矿废水排放量大且重金属含量大的污染状况,设计和利用当地的废矿石和沙砾建造了一个香蒲净化塘。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未处理的铅/锌矿废水含Pb、Zn、Cd、总悬浮物含量均超标,但经过净化塘后,SS去除率达99%,Pb、Zn、Cd去除率达84%~90%,各项指标达到工业排放标准。黑灰色废水被香蒲群落变成清澈的出水,香蒲植物也能茂盛生长,塘内还出现了多种藻类、鱼类和茳芏植物。
红树林植物净化含油废水和城市污水实例研究
红树林属于热带海岸*的湿地生态系统,包括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具有防风浪,保护农田的生态功能,且因其生物资源丰富、景色美观,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对于污水处理,红树林也有*作用。
用秋茄人工模拟湿地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含油废水净化试验,发现随含油废水处理浓度升高,植物对油的相对净化率是:50mg/L组为75.76%,100mg/L组为67.55%,而800mg/L组为42.94%,可见净化效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含油量大小为根>叶>茎>枝。实验还表明:秋茄净化含油废水的适宜浓度应不大于200mg/L.
白骨壤也是一种多年生的红树植物。同样将正常、5倍、10倍浓度的人工合成污水排放到白骨壤人工模拟湿地中,一年的实验证明:白骨壤模拟湿地对污水中重金属净化率均在88%以上,其中Pb净化率达97.91%,Zn净化率为89.47%;N净化率为88.04%。因N、Pb、Zn被白骨壤吸收作为植物体的架构元素,吸收量较大,故而净化同一种人工污水时与桐花树(净化率N:60.58%,Pb:93.62%)、秋茄(净化率N:60.58%,Pb:93.44%)相比,净化率大。可见,白骨壤对含有重金属的污水有很强的适应性和耐受性。
草本植物净化造纸废水实例研究
水生植物:水葫芦、水花生、大漂、浮萍、风车草、宽叶香薄及茭白,建立植物处理系统处理造纸废水,将废混合制成3个浓度级废水注入植物系统里。通过实验,7种植物对废水中悬浮物去除率均在70%以上,其中水葫芦、水花生、风车草为84%以上;对TN、TP的去除能力大小为:水葫芦>大漂>水花生>浮萍,风车草>宽叶香蒲>茭白。
化粪池技术:
生活污水的收集和预处理,建议保留化粪池或村民门口附近的坑塘。化粪池不仅可以起到收集污水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除去部分有机质。
工艺流程为分离池-腐化池-酸化池-氧化池-排放。该工艺无动力、低能耗、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但是化粪池存在清掏困难、产生恶臭气体和堵塞管道等缺点。
人工快渗:
在快速渗滤系统运行中,污水周期地向渗滤田灌水和休灌,在土壤层形成的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状态有利于氮、磷的去除。COD和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9.65%和94.47%,出水达到GB 18918—2002 一级A排放标准。
生态塘:
在缺水干旱地区,稳定塘工艺是实施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与传统的二级生物处理技术相比,藻类塘具有很多*的性质,对于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来说,是一种较具推广价值的污水处理技术。有实验研究显示,采用藻类塘系统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CODcr的平均去除率70%以上,氨氮的平均去除率高达93%,磷的平均去除率为55%。该项技术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着力推广的一项技术。生态是从氧化塘发展而来的污水生态化处理技术,主要进行污水的二级深度处理。它是利用水体自然净化能力处理污水的天然或人工池塘,在太阳能作为初始能源的推动下,借助菌藻共生强化系统去除有机物,以水生植物和水产、水禽的形式作为资源回收,净化的污水也可作为再生水资源予以回收利用,实现污水处理资源化,是生态处理的发展方向。李旭东等采用藻类塘系统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COD的平均去除率在70%以上,氨氮的平均去除率高达93%,磷的平均去除率为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