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200立方/天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阅读:268 发布时间:2019-11-1200立方/天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小宇环保生产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按照国家标准设计生产,技术*,工艺,出水达标,是本公司的爆款之一。价格便宜,量大从优,赶快拿起电hua订购吧!!!
ESB水体修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ESB-生态清淤技术(微生物降低内源污染)
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它们能将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的尸体及残骸分解,将一些有害的污染物质加以吸收和转化,成为无毒害或毒害较小的物质。微生物能分解河床底质中有机碳源及其它营养物质并转化为菌体,促使底泥硝化(减少底泥体积,稳定底泥物理、化学性质,阻隔减少内源污染对水体的影响)。脱氮微生物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能分解氨氮,分解后的硝态氮被植物吸收,使部分氮退出水体循环,进而能净化水质。
常用污水处理方法
现代污水处理设备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分析法等。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的工艺说明
设备的设计主要是针对生活污水和与之类似的工业有机污水的处理。其主要处理手段是采用目前较为成熟的生化处理技术——接触氧化法,水质参数按一般生活水水质,进水 200mg/l,出水20mg/l指标设计.总共有六部份组成:
(1)初沉池;(2)接触氧化池;(3)二沉池;(4)消毒池、消毒装置;(5)污泥池;(6)风机房、风机;
现分别论述如下:
(1)初沉池:设备初沉池为竖流式沉淀池,污水在沉淀池的上升流速为0.6-0.7毫米/秒,沉淀下来的污泥用空气提至污泥池。
(2)接触氧化池:初沉后水自流至接触池进行生化处理,接触池分为三级,总停留时间为 1小时以上。加强型设备接触氧化时间可达6小时,填料为新颖梯形填料。易结膜、不堵塞。填料比表面积为160m2/m3,接触池气水比在12:1左右。
(3)二沉池:生化后污水流到二沉池,二沉池为二只竖流式沉淀池,它们并联运行。上升流速为0.3-0.4毫米/秒。排泥采用空气提升至污泥池。
化学絮凝处理。化学絮凝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投加化学药剂去除水层污染物以达到改善水质的污水处理技术。近年来,化学絮凝处理技术在强化城市污水一级处理的效果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而随着水体污染形势的日趋严峻,对严重污染的水体如黑臭水体的治理,化学絮凝处理技术的快速和也显示其一定的*性。但是由于化学絮凝处理的效果容易受水体环境变化的影响,且必须顾及化学药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及生态系统的二次污染,这种技术的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一般作为临时应急措施使用。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配有土壤脱臭措施,其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池体上部空间设置了改良土壤及布气管。当恶臭成份通过土壤层溶解于土壤所含的水中,进而由于土壤的表面吸附作用及化学反应转入土壤,终被其中的微生物分解而达到脱臭的目的。
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删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删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后利用。
蜂窝斜板(管)沉淀是把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一般为60。)的众多蜂窝斜板(管)组件置于沉淀池中。水流可从下向上或从上向下流动,颗粒则沉于底部,而后自动滑下。从改善沉淀池水力条件来分析,由于沉淀池水力半径大大减小,从而使雷诺数R大为降低,弗劳德数大为提高,满足了水流稳定性和层流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沉淀效率,许多改良型的蜂窝斜板(管)沉淀池应运而生。
蜂窝斜管填料特点:
1.湿周大,水力半径小。
2.层流状态好,颗粒沉降不受絮流干扰。
3.当斜管管长为1米时,有效负荷按3-5吨/米2˙时设计。V0控制在2.5-3.0毫米/秒范围内,出水水质佳。
4.在取水口处采用蜂窝斜管,管长2.0~3.0米时,可在50-100公斤/米3泥砂含量的高浊度中安全运行处理。
5.采用斜管沉淀池,其处理能力是平流式沉淀池的3-5倍,加速澄清池和脉冲澄清池的2-3倍。
产品规格:Φ25mm、Φ35m、Φ50mm、Φ80mm
小间距斜板沉淀池
蜂窝斜管填料沉淀池中水流在理论上处于层流状态,其实不然,实际上在斜管沉淀池中水流是有脉动的,这是因为当斜管中大的矾花颗粒在沉淀中与水产生相对运动,会在矾花颗粒后面产生小涡旋,这些涡旋产生的运动造成了水流的脉动。这些脉动对于大的矾花颗粒没有影响,对于反应不*的小颗粒的沉淀起到顶托作用,故此也就影响了出水水质。为了克服这一现象,抑制水流的脉动,小间距斜板沉淀设备应运而生。
这一设备有以下优点:
1、由于间距明显减少,矾花沉淀距离也明显减少,使更多小颗粒可以沉淀下来;
2、由于间距减小,水力阻力增大,使之占水流在沉淀池中水流阻力的主要部分,这样沉淀池中流量分布均匀,与斜管相比,明显改善了沉淀条件;
3、排泥性能远优于其他形式的浅层沉淀池,因为这种设备基本无侧向约束,设备沉淀面积与排泥面积相等。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性能特点
效率高:意味着低耗能,专业(潜艇)优化的水力仿生设计叶片结构;运行流场排斥刚性及柔性异物接近,确保长期通畅运转,提高使用寿命;如与周边工序配合则可同步提高各自处理效果。
质量高:部件、材质选择标准高,进口轴承以及防雾罩电机,电机绕组绝缘等级为F级,防护等级为68级;两道材质为碳化钨-碳化硅的机械密封,紧固配件为不锈钢。
模块化:聚集性的机体设计、简约安全的支承安装系统(可免预埋),使安装,检修,保养便于灵活操作并且节约自然和社会资源
安全化:整体密封,分部保护,多护层软电缆密闭连接腔体,可控弹性设计,防止漏电、漏水、松动;装配过热及泄漏保护装置
美观型:整体流线型设计,黄金分割思想融入其中,做工考究,抛光处理
ESB-生态演替式水体修复技术
ESB水体修复技术(生态演替式水体修复技术)是一项目前世界上正在兴起的突破性的一种水体修复技术。ESB水体修复技术是利用培育的植物、动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体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的技术,还可以绿化环境及景观改善结合起来,在治理区建设休闲和设施,创造人与自然融合的优美环境。ESB水体修复技术思路是,消除争氧物质,稳定水体的高溶氧状态,快速培植优势好氧微生物,打造生态基础,并通过水生动、植物定向培养、建立起人工生态,通过人工生态向自然生态演替,恢复水体生物多样性,并充分利用自然系统的循环再生、自我修复等特点,实现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ESB水体修复技术包括:微生物修复技术、人工湿地技术、浮岛技术、植物操控技术,生态护提技术,生态复氧技术、生态清淤技术、水生动物恢复和重建技术等。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按照水体污染程度,水体环境资源现状及业主要求等考虑选用不同的技术组合,以呈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曝气池内利用流动状态的絮凝体活性污泥作为净化微生物的载体,通过吸附、浓缩在絮凝体表面上微生物来分解有机物。一般来说,活性污泥法的处理工艺包括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以及剩余污泥的排除系统。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是经曝气池将活性污泥分散到反应器中,与污水充分接触进行反应从而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外排,而盐度对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影响较大,所以需要在活性污泥中驯化出耐盐的微生物。同时存在抗负荷能力弱,容易发生污泥膨胀、中毒等问题,国内学者就上述缺点进行了改进。改进的活性污泥法为典型的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简称SBR,它以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抗击能力强等优点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针对高盐污水的处理,基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汪善全等人在序批式摇床反应器(SSBR)中接种不同类型的活性污泥,从而培养出的好氧颗粒,当进水总盐度为35g/L,基质为难降解的制药废水时,利用该好氧颗粒处理制药的废水时,与淡水中TOC去除率的70%相似。研究表明,经SSBR反应器接种的好氧颗粒污泥达到了处理高盐污水的效果,并且具有一定的抗盐冲击能力。宋晶等人基于改善盐度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影响的理念,到大连旅顺盐场底的污泥中筛选出适合高盐度废水处理的嗜盐菌,经其在SBR反应器中接种驯化,在盐度为3.5%时,活性污泥不但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而且COD的去除率也超过95%。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抗有机负荷能力强并且盐度的高低对COD去除率的影响不大。根据大量文献,活性污泥法优点为出水水质好,基建费用低,但它对进水的要求和处理费用较高,同样也限制了活性污泥法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