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日处理20吨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工艺
阅读:259 发布时间:2019-11-1日处理20吨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工艺
小宇环保的水处理设备包括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医院污水、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二氧化氯发生器,加药装置,臭氧发生器等,是水处理行业的供应商。您选择小宇就是选择了专业,小宇不会让您失望。
厌氧无动力污水处理技术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在厌氧条件下,兼性厌氧和厌氧微生物群体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厌氧污水处理技术具有低造价、低运行费、能回收利用能源等优点,它在分散生活污水的处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发展了越来越多的厌氧处理设备和技术,如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UASB)、厌氧滤池(AF)、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等。针对分散点源污水的特点,厌氧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采用初沉池+厌氧污泥床接触池+厌氧生物滤池工艺,将全套装置埋于地下,工艺过程简单,无需专门管理,不耗能。工程实践,该污水处理装置投资约2000元/m3,处理效果较好,CODCr:50%-70%,BOD5:50%-70%,NH3-N:10%-20%,磷酸盐:20%-25%,SS:60%-70%,经处理后的污水达到二级排放标准。
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以膜组件取代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污泥量。该工艺主要利用沉浸于好氧生物池内的膜分离设备,截留槽内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膜生物反应器系统内活性污泥浓度可达到8000-10000mg/L,污泥龄达到30天以上。膜生物反应器因其有效的截留作用,可保留世代周期较长的微生物,如硝化菌,系统内其硝化效果明显,对深度除磷脱氮提供可能。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生物膜法的一种,由池体、填料、曝气系统组成。细菌及菌类的微生物、后生动物等一类的微型动物在填料载体上生长繁殖,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养份,吸附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微生物不断新陈代谢,保持活性,从而使污水得以净化。在溶解氧和食物都充足的情况下,微生物繁殖十分迅速,生物膜逐渐增厚,溶解氧和污水中的有机物凭借扩散作用,被微生物利用。当生物膜达到一定厚度时,氧气无法向生物膜内部扩散,好氧菌死亡,而兼性细菌和厌氧菌开始大量繁殖,形成厌氧层,利用死亡的好氧菌为基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繁殖厌氧菌,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数量上开始下降,加上代谢气体的逸出,使生物膜大块脱落。在脱落的生物膜表面新的生物膜又重新发展起来,在接触氧化池内,由于填料表面积大,所以生物膜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存在的,使去除有机物的能力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BOD去除率一般在80%-90%。
该工艺的优点: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可靠。体积负荷高,处理时间短。动力消耗较低,处理系统操作简单,维护管理方便,污泥产量低。
缺氧池内的进水与从DAT池中回流来的硝化液*混合,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进行脱氮反应,将NOX--N转化成氮气,可以利用进水中的有机碳源,减少了外加碳源,甚至不需要外加碳源,同时产生的碱度可以下硝化段的碱度,中和该段产生的H+。缺氧池内不曝气,只搅拌,保持污泥处于悬浮状态。曝气分两部分,DAT池连续曝气,池中水流呈*混合状态,绝大部分NH3-N被硝化菌转化为NO3―-N。IAT池间歇曝气,难降解有机物和NH3-N在IAT池进一步降解。为了达到更好的沉淀效果,在沉淀阶段前进行短暂的曝气,以除去附着在污泥上的氮气。
3.沉淀阶段
沉淀阶段相当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二次沉淀池的功能。沉淀阶段只发生在IAT池,混合液中的污泥与上清夜分离。DAT池中的水从底部平缓流入IAT池,对IAT池不会产生干扰,因此其沉淀效率显著高于一般二沉池的动态沉淀。
4.排水阶段
排水水阶段只发生在IAT池,当水位达到高时,沉淀阶段结束,开始进入排水阶段。排水有专门滗水设备,对沉淀下去的污泥不会产生扰动,当水位达到时,停止滗水,剩下的一部分处理水可作循环和稀释用。IAT池不直接排放处理水,因此不像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活性污泥法那样容易受负荷变化的影响。IAT池底部沉降的活性污泥大部分作为该池下个处理周期使用,一部分污泥用污泥泵连续打回DAT池作为DAT池的回流污泥,多余的剩余污泥引至污泥处理系统进行污泥处
A/DAT-IAT工艺的由来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应用广泛且非常具有潜力的废水处理技术[1]。自1914年该技术在英国被应用以来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了,在该技术出现的初期,由于受到理论水平、运行和管理等技术条件的限制,使它的应用和推广工作进展缓慢。近50年来,随着对其生物反应和净化机理的广泛深入的研究以及该法在生产应用技术上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它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多种工艺流程和工艺方法,使得活性污泥法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处理效果不断提高,工艺设计和运行管理更加科学化。目前,该方法在废水生物处理中还处于首要地位,据新资料显示,在近6万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有3万多采用活性污泥工艺,其中美国有9000余座,日本采用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厂占污水厂总数的86.7%。活性污泥法是我国目前采用主要的污水处理工艺,占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总数超过了70%
各工艺工序介绍:
1.气浮及沉淀
气浮及沉淀池是污水处理行业常用的一种固液分离设备,能够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油脂、胶类物质,是污水前期处理的主要工序。溶气气浮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给排水及废水处理中,它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难以沉淀的轻浮絮体。
养殖场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殖粪等,悬浮物较高,这也是造成养殖废水CODcr、氨氮较高的主要原因,大量的悬浮物对后续生化处理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养殖废水处理的重点是对悬浮物的处理,根据我公司在养殖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实际经验,预处理采取调节池+气浮初沉池的处理工艺,通过向废水中投加絮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得以去除,能有效减轻后续生化处理的工作负荷,为后续处理工艺提供良好的条件。
水解酸化反应器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厌氧反应器,从反应器中需要保持的溶解氧浓度方面考虑,其只能作为兼氧反应器的一种,不是严格的厌氧环境,因此没有或极少产甲烷过程的参与,而通常只是作为好氧反应器前置的一个提高可生化性的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好氧反应器的处理效率。
淹没式生物膜法除磷工艺选择
细菌细胞内含磷约2%(以质量计),所以传统的生物膜法多只能去除污水中约20%的磷。对一般生物膜法来说,无论是A/O(厌氧/好氧)工艺还是A2/O(厌氧/缺氧/好氧)工艺,由于是在空间上造成A或O的状态,微生物只能持续地处于A或O的单一状态,而不能处于A/O交替的状态,因此,不具备生物除磷的条件,也就达不到生物除磷的目的[2]。而序批式生物处理工艺集曝气、沉淀于一池,运转按进水、反应、沉淀、排水等几个阶段进行,污水间歇而有序地进入反应池和排出反应池。由于序批式工艺的特殊性,设计合理,可使生物膜在时间上交替处于A/O状态,从而有望实现生物除磷的目的,同时,混合液也可在时间上交替处于A/O状态,从而有望实现生物脱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