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日处理300吨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安装
阅读:304 发布时间:2019-11-6日处理300吨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安装
厂家自产自销,所有东西出厂价销售,没有二手加价,没有中间商赚差价,选择潍坊小宇,小宇为您省钱,我们的产品就是这么牛,质量就是,我们的设备出厂经过重重检查,到您手里的是的产品。
膜生物反应器的型式有哪些?各自特点如何?
根据生物反应器是否供氧,膜生物反应器可分为好氧式膜生物反应器和厌氧式膜生物反应器两种。根据膜组件设置的位置,膜生物反应器可分为分置式和一体式两种。
膜生物反应器
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的混合液经泵加压后进入膜分离组件,在压力作用下,混合液中的水透过膜成为处理出水,悬浮物和大分子物质等则被膜截留后,随浓缩液回流到生物反应器内。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的特点是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管理容易,易于膜的清洗、更换或增加。但为形成错流过滤,减少污染物在膜表面的沉积,循环水泵的扬程和流量都很大,因此动力消耗较大,而且水泵叶轮的高速旋转产生的剪切力会使某些菌体产生失活现象。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膜组件直接放在生物反应器内,通过真空泵或其他类型泵的抽吸,得到过滤液。为减少膜面污染和延长膜的使用周期,一般泵的抽吸是间歇进行的。和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相比,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动力费用要低很多,目前广泛使用的膜生物反应器多是一体式的。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的缺点是管理操作较复杂,膜清洗和更换不如分置式简单。
膜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有哪些?
(1)高层建筑、居住小区生活污水的处理和中水回用,其他对污水处理出水水质要求高或出水需要回用的场合;
(2)中小规模的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的处理,尤其是用地比较紧张的场合;
(3)利用膜生物反应器中生物浓度高和生物复合多样的特点,结合选育优势菌种,并创造条件使之在膜生物反应器内大量繁殖,可以处理含有难降解有机物的废水。
DAF反应器去污机理
DAF是一种简单低耗的内部填充有微生物载体的降流式厌氧生物反应器。载体选用聚丙烯悬浮球,漂浮于反应器的上部,厌氧微生物部分附着生长在填料上,形成厌氧微生物膜,部分以厌氧活性污泥的形式存在于填料空隙间处于悬浮状态。废水流过已经挂膜的填料,在微生物膜的吸附与代谢和滤料截留的共同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得以分解与去除,并能产生沼气。填料表面的生物膜不断生长,部分老化的生物膜则剥落随出水排出。
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基本上可分为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大类,这些有机物在厌氧反应器中的降解过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1)水解阶段:高分子有机物在细胞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小分子,这些小分子的水解产物能够溶解于水并透过细胞膜为细菌所利用。(2)发酵阶段:水解阶段的小分子化合物在发酵细菌的细胞内转化为更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这些简单的化合物有挥发性脂肪酸、醇类、乳酸、CO 、H 、 NH,、HzS等,这一阶段发酵细菌也利用部分物质合成新的细胞物质。(3) 产生乙酸阶段:发酵阶段的产物被进一步转化为乙酸、Hz、H CO,及新的细胞物质。(4)产生甲烷阶段:前一阶段的乙酸、Hz、H CO,等被转化为终产物CH 、CO 及新的细胞物质。
2 人工湿地去污机理
人工湿地(CW)是根据自然湿地模拟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一种新型废水 处理工艺。它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综合效应来实现对废水的净化。
2.1 人工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
人工湿地对有机物有较强的降解能力,成熟的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填料表面及植物根系生长着生物相较为丰富的生物膜。废水流经湿地,不溶性有机物通过湿地沉淀、过滤作用,从废水中截留下来而被微生物利用;可溶性有机物则通过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和生物代谢降解过程被去除。
污泥中的水分有哪几种?
污泥中的水可分为间隙水、毛细结合水、表面粘附水和内部水等四类。问隙水、毛细结合水和表面粘附水均为外部水。
什么是污泥含水率?如何计算不同含水率污泥的体积变化?
污泥中所含水分的多少称为含水量,用含水率表示。污泥含水率是污泥中所含水分与污泥总质量之比的百分数。
当污泥的含水率相当大时(在65%以上),相对密度接近于1。由于污泥浓缩过程中固体含量是不变的,因此可以用下式来表示不同含水率的污泥体积、质量、固体含量。式中分别表示含水率为P1时污泥的体积、质量及固体质量;分别表示含水率为P2时污泥的体积、质量及固体质量。
通常含水率在85%以上时,污泥呈流态,含水率65%~85%时呈塑态,低于60%时则呈固态。污泥含水率从99.5%降到95%,体积缩减为原污泥的1/10。
确定湿污泥的相对密度和干污泥的相对密度,对浓缩池运行、污泥运输及后续处理,都有指导意义。
厌氧消化池的作用
厌氧消化池主要应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厂的污泥,也可应用于处理固体含量很高的有机废水;
它的主要作用是:
①将污泥中的一部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
②将污泥中的一部分有机物转化成为稳定性良好的腐殖质;
③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
④使得污泥的体积减少1/2以上;
⑤使污泥中的致病微生物得到一定程度的
灭活,有利于污泥的进一步处理和利用。
厌氧消化池特点
密闭、无氧,废水经贮存槽入池,在一定反应温度下,厌氧消化,所产甲烷由顶部集气罩输出,作燃料或化工原料。进出料呈间歇性,贮存气设备既平衡产气和用气,也平衡池内压力,防止出料时形成负压吸入空气,从而破坏无氧环境。
生物污泥是怎样产生的?
所有的微生物处理过程都是一种生物转化过程,在此过程中,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可以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实现两种转化:一是转化为从液相逸出的气体,二是转化为性质类似于皮革或泥炭的剩余生物污泥,第二种转化在用生物法处理含有高浓度且容易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工业废水时表现得更加明显。好氧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溶解态或胶体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成气体和增殖的絮凝状细菌细胞,絮凝状细菌细胞经过简单沉降浓缩从废水中除去或回流到反应器。厌氧生物处理将有机污染物中的较大部分转化为C02和CH4,微生物增殖较慢,但仍有部分生物污泥产生。
为什么说生物污泥难以降解?
生物污泥主要是由微生物细胞组成的,生物体的细胞壁结构非常复杂,很难进一步生物转化。复杂的细胞壁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以防止被其他细胞所吞噬,而恰恰是难以生物降解的细胞壁保护了细胞壁内细胞体的正常功能,进而确保了生物处理过程能够顺利实现。在湿润的条件下,生物污泥在数年之后可以保持性质不变,既不会自行降解,甚至颜色、外形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样的好氧生物污泥往往可以在曝气数小时后基本恢复原有的各种性能,厌氧生物污泥可以在厌氧条件下保存数年而性能没有大的变化。
不论好氧生物污泥还是厌氧生物污泥,也不论在好氧条件下进行消化处理还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消化处理,通常只用25%~40%的生物量可以得到进一步生物降解,其余的60%~75%的生物量是无法生物降解的,即只有采用干化、焚烧或化学水解等方法才能真正处理,其余天然的方法是不能破坏这部分生物量的。
保证厌氧消化池良好运行的主要设计条件
厌氧消化方式
(1)消化温度
污泥厌氧消化的温度根据消化池内生物作用的温度分为中温消化和高温消化。中温消化,温度一般控制在33~35℃,佳温度为34℃。而高温消化的温度一般控制在55~60℃。
高温消化比中温消化分解速率快,产气速率高,所需的消化时间短(气量达到总产气量90%时所需要的天数),消化池的容积小。高温消化对寄生虫卵的杀灭率可达90%以上。但高温消化加热污泥所消耗热量大,耗能高。因此,只有在卫生要求严格,或对污泥气产生量要求较高时才选用。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都是中温消化池。中温消化在国内外均已使用多年,技术上比较成熟,有一定的设计运行经验。
(2)消化等级
污泥厌氧消化的等级按其消化池的串联使用数量分为单级消化和二级消化。单级消化只设置一个池子,污泥在一个池中完成消化过程。而二级消化,消化过程分在两个串联的消化池内进行。一般,在二级消化的一级消化池内主要进行有机物的分解,只对一级消化池进行混合搅拌和加热,不排上清液和浮渣。污泥在一级消化池进行主要分解后,排入二级消化池。二级消化池不再进行混合搅拌和加热,使污泥在低于佳温度的条件下完成进一部的消化。在二级消化的过程排上清液和浮渣。
单级消化的土建费用较省;可分解的有机物的分解率可达90%;由于不能在池内分离上清液,为减少污泥体积需要设浓缩池,另外以起到释气作用。二级消化的土建费用较高;有机物的分解率可略有提高,产气率一般比单级消化约高10%;二级消化的运行操作比单级消化复杂。
为了减少污泥处理总的投资,二级消化的形式目前在国内及国外用的相对较少,一般均采用单级消化。
污泥稳定化处置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不论是好氧法还是厌氧法,只有25%~40%合成的生物量可以进一步生物降解,其余60%~75%的生物量只能采取焚烧或化学水解来进行*地解决。因此,为了减少污泥处理的麻烦,应当尽可能地采用剩余污泥量较少的污水处理工艺。污泥处理的优先顺序是减容、利用、废弃,对污泥已采用的处置方式有填埋、造肥等,利用方式有农用和用于园林绿化、花卉苗圃等,部分工业废水水处理场采用焚烧方式处置污泥。
污泥处理与处置的目的主要有哪些方面?
(1)减量化:减少污泥终处置前的体积,以降低污泥处理及终处置的费用。
(2)稳定化:通过处理使容易腐化变臭的污泥稳定化,终处置后不再产生污泥的进一步降解,从而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3)无害化:使有毒、有害物质得到妥善处理或利用,达到污泥的无害化与卫生化,如去除重金属或灭菌等。
(4)资源化:在处理污泥的同时达到变害为利、综合利用、保护环境的目的,如产生沼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