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厅收藏该商铺

您好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潍坊恒新环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技术文章>400方/天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装置

技术文章

400方/天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装置

阅读:218          发布时间:2019-11-9

400方/天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装置

小宇环保生产、设计、销售污水处理设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二氧化氯发生器、加药装置、气浮机。
我们生产、设计的污水设备主要适用于生活污水、医疗污水、洗涤污水、养殖污水、屠宰污水及同类别的生产污水。客户想要下单、选购适合自己型号的设备可以随时咨询我们。本公司在设备质量、售后及工艺方面是值得信赖的厂家。

 

废水中致病微生物的来源有哪些?处理方法有哪些?

    一般认为废水中的致病微生物有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原生动物和真菌等五种,立克次氏体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一些微生物学家把以致梅毒体为代表的致病螺旋体归纳为第六种致病微生物,而螺旋体介于细菌和原生动物之间。有些高于原生动物的微生物,如线虫也能致病。生活污水及屠宰、生物制品、医院、制革、洗毛等工业废水中常含有这些能传染各种疾病的致病微生物。

    对致病病原体较为集中和含量较大的污水好进行单独消毒处理,然后再和其他污水一起进行二级生化处理,这样可以减少消毒剂的消耗量。因为病原体在水中的存活时间较长,有的病毒和寄生虫卵用一般的消毒方法难以杀死。

    消毒杀菌的方法有氯、二氧化氯、臭氧等氧化法、石灰处理、紫外线照射、加热处理、超声波等,另外超滤处理也可以除去水中大部分的细菌。就细菌、病毒的去除而言,臭氧氧化、紫外线照射等方法效果很好,但处理后的水中没有类似余氯的剩余消毒剂,无法防止微生物的再繁殖,通常需要在处理后再补充加氯处理。

生物强化技术

  (1)关键菌群的结构与功能

  微生物是废水生物处理过程的核心,对废水处理工艺中生物学信息的缺失是制约生物降解工艺的瓶颈.解析煤化工焦化废水处理工艺中菌群的结构与功能,是对废水处理过程实施生物监控、开展生物强化等工作的基础.传统的微生物学方法对于了解典型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由于废水中可培养微生物不到微生物总数的5%,有必要采用不依赖于纯培养的分子生态学方法,通过16SrRNA基因克隆文库、PCR-DGGE、FISH等技术揭示微生物菌群的结构及与典型污染物去除之间的关系,为功能微生物的筛选、培养、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好氧过程的生物强化提供理论依据及监控手段.

  (2)功能微生物的培养

  焦化废水中有机物的生物降解主要是通过好氧生物过程来完成,这类有机物包括酚类、芳烃类及其衍生物、部分氯代化合物等,涉及到许多不同的降解微生物类群.除此之外,氨氮、、硫、硫化物等的无机污染物也需要通过生物化学转化.这些微生物中,通过传统分离、培养、驯化方法得到的某些功能降解菌株,由于不能确定其在活性污泥菌群中的系统地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由于失去种群优势而达不到预期的处理效果.运用分子生态学手段明晰降解细菌的群落组成、结构及功能,有可能定向地筛选到具有稳定种群优势的菌株.因此,功能基因的测序很重要.

  (3)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二噁英、多环芳烃、卤代烃等典型污染物由于其难降解性,目前已筛选出多种微生物菌株可以降解不同种类的芳香族有机化合物,但与工程应用存在距离.一方面,有些菌株难以适应处理环境,且繁殖速度慢,分解有机物的速度和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另一方面,有些菌株专一性太强,不能满足降解含多种有机混合物废水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将降解性基因转入繁殖力强和适应性能佳的受体菌株内,或将降解各种化合物的基因克隆到同一菌株中,构建出基因工程菌,达到*降解污染物的目的.在对反应器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功能有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先把有降解典型污染物(如二噁英、多环芳烃、卤代烃等有机物)功能的DNA片段与载体DNA分子连接,将含重组DNA的载体质粒导入宿主细菌(群落中的优势菌株),以获取稳定的基因重组细菌.

废水中油类污染物的来源有哪些?处理方法有哪些?

    高浓度有机废水含油废水的主要工业来源是石油工业、石油化工工业、纺织工业、金属加工业和食品加工业。石油开采、炼制、储存、运输或使用石油制品的过程中均会产生含有石油类污染物的废水肉类加工、牛奶加工、洗衣房、汽车修理等过程排放的废水中都含有油或油脂。一般的生活污水中油脂占总有机质的10%左右每人每天产生的油脂约15g左右。废水中所含的油类除了重焦油的相对密度可达1.1以上外,其余都小于1,污水处理含油废水的重点就是去除其中相对密度小于1的油类。高浓度有机废水就产生的污水量和对水体环境产生的污染程度来看油类污染物主要是石油类物质。

    废水中油类污染物的种类按存在形式可划分为5种物理形态。

   (1)游离态油静止时能迅速上升到液面形成油膜或油层的浮油,这种油珠的粒径较大一般大于100μm约占废水中油类总量的60%—80%。

   (2)机械分散态油,油珠粒径一般为10μm-100μm的细微油滴,在废水中的稳定性不高,静置一段时间后往往可以相互结合形成浮油。

    3)乳化态油油珠,粒径小于10μm一般为0.1-2μm,这种油滴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往往会因水中含有表面活性剂而成为稳定的乳化液。

   (4)溶解态油极细微分散的油珠,油珠粒径比微电解乳化油还小,有的可小到几个nm,也就是化学概念上真正溶解于废水中的油。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对比框

产品对比 二维码 意见反馈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