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每天10吨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安装
阅读:269 发布时间:2019-11-11每天10吨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安装
企业要发展,技术要进步。小宇环保的水处理设备技术在同行业中一直走在前列,与*企业和新老用户紧密合作,共同研究开发新设备。为振兴环保事业,实事求是制造的环保水处理产品而努力工作。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改良技术,结构简单,依靠表面曝气机械和水下推动装置对混合液进行充氧、搅拌和推流(Rittmann and McCarty, 2004),混合液在沟道中不断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完成有机物的去除和脱氮除磷,具有污染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质好、运行工况稳定等优点,已成为国内外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主选工艺之一. 实际上,氧化沟的上述性能与其*的流场特性密切相关(许丹宇等,2010).随着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有许多学者将其用于氧化沟水力学特性模拟与优化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陈志澜和杨人卫通过流场数值模拟指出导流墙偏置距的合理布设可优化氧化沟工艺的沟道流场分布,并可有效防止反应器内污泥淤积,同时提供了合理的偏置距参数.Yang等(2010)借助滑移壁面模型仿真了氧化沟工艺内部沟道的流场分布,并指出滑移壁面模型可有效定义转碟的水力学行为.陈威和柳溪(2011)则以氧化沟中导流墙的长度、偏置距和半径为研究对象,借助CFD技术确定了各结构参数的优取值范围.刘玉玲等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与工具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形式的导流墙,并指出其可有效减小氧化沟隔墙背后回流区的范围.梁延鹏等采用三维紊流模型对氧化沟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增加墙体光滑度和导流墙的曲率半径可改善氧化沟的水力特征.Chen等基于CFD数值方法构建了氧化沟的固液、气液两相流模型,对传统氧化沟的水力学优化提供有效工具.
然而,传统的氧化沟工艺仍存在占地面积大、能耗高等问题.为此,国内有刘俊新和夏世斌(2002)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Integrated Oxidation Ditch with Vertical Circle,简称IODVC).与传统氧化沟的平面循环结构不同,IODVC为上下沟道的立体循环结构形式,并与固液分离器一体化,实现沉淀污泥自动回流,因此具有占地面积小、能耗低等特点(Xia and Liu, 2004).IODVC的立体循环结构使其流场特性与传统氧化沟的流场特性有所不同,为其进一步的优化设计与工艺放大,有必要开展基于CFD的IODVC工艺流场模拟与结构优化研究.
MLSS可用悬浮物的方法测定吗?
答:MLSS只是很粗略地表示污泥中微生物量的多少,当然不能用悬浮物的方法测定,因为MLSS包括固定固体和挥发固体二类,固定固体是无机物,挥发固体是有机物+微生物,如果用悬浮物的方法测定。一些溶解性的有机物和游离细菌就流失了。
在运行过程中,氧化沟表面有一层厚厚的污泥堆积,粒径约1mm左右的污泥颗粒泛黄色,时常会造成二沉池大量飘泥,污泥返白,有絮体随出水一同流出,SV30迅速下降,处理效果丧失,堆积污泥减薄消除。周而复始,请问其成因和控制措施。
答:说明污泥已失去活性,使ESS增加。有二种可能:一是污泥自身氧化;二是污泥中毒。从你所描述的现象看,前者的可能性大,可测定一下比耗氧速率,即内源耗氧速率与基质耗氧速率之比来确定,针对性采取措施。
AB法A段如何控制?是从一沉池以等同的流量给A段连续回流吗?SV30应控制在多少?是5%-10%吗?
答:A段的回流比应该大一些,但也不能使污泥在一沉池的停留时间太短,虽然A段主要是吸附为主,但也有一定的生物降解作用的,生物降解大多在沉淀池内进行,只有将吸附在污泥表面的有机物降解,才能恢复吸附能力。应该用MLSS来控制,在污泥沉降性能稳定时也可用SV30,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沉降比5%-10%太低。
海洋细菌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生态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海洋细菌的群落结构与种类组成直接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同时细菌群落结构又与其栖息的环境密切相关.海洋细菌的分类鉴定及其群落结构的分析方法包括表型鉴定法和分子遗传学鉴定法两大类(金光,2011),表型鉴定法包括细菌形态和生理生化水平、细胞组分水平、蛋白质水平上的鉴定,分子遗传学鉴定法是在核酸水平上的鉴定,包括核酸杂交、PCR 技术、16S rRNA序列分析、全基因组测序等.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早是由Fischer和Lerman于1983年创立的,是根据在不同浓度的变性剂中DNA片段解链行为的不同而导致电泳迁移率发生变化,从而将片段大小相同而碱基组成不同的片段分开.近年来PCR-DGGE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细菌的群落结构分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