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设备 污泥处理设备 水处理过滤器 软化水设备/除盐设备 纯净水设备 消毒设备|加药设备 供水/储水/集水/排水/辅助 水处理膜 过滤器滤芯 水处理滤料 水处理剂 水处理填料 其它水处理设备
苏州柏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暂无信息 |
阅读:245发布时间:2017-9-5
“欢迎光临@『扬州市扬尘监测仪全国销售「集团』有限公司」
根据环保部监测数据,目前一些大中城市的雾霾天气较为严重,尤其是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严重。监测表明,这些地区每年出现霾的天数在100天以上,个别城市甚至超过200天。空气污染严重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中所积累问题的显现,高耗能、高排放、重污染、能过剩、布局不合理、能源消耗过大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强化,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长,污染排放量的大幅加,建筑工地遍地开花,污染控制力度不够,主要的大气污染排放总量远远超过了容量等多种原因。其中,因建筑施工生的扬尘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空气的主要原因之一。
“欢迎光临@『扬州市扬尘监测仪全国销售「集团』有限公司」
名称 测量范围 分辨率 准确度
风速: 0-60m/s 0.1m/s +-0.33
风向: 0-360° 十六方位
大气温度: 0-100℃ 0.1℃ +-0.33℃
相对湿度: 0-RH 1%RH +-3%RH
大气压力: 500-1100hpa 0.1hpa +-0.3hpa
PM2.5: 0-500ug/m3 1ug/m3 +-10%
PM10: 0-200ug/m3 1ug/m3 +-10%
噪声: 30-130dB 1dB +-0.5%
供电 AC220V
通讯 RS485,GPRS,光纤等
安装支架 3米立杆支架
扬尘在线监控PM2.5监控是基于3G/4G式互联平台上的自动监测仪器。一套具有PM2.5/PM10/TSP监测与统计分析功能,符合GB 3095—2012《空气》、GB3096-2008《声》,进行不同监测点连续自动监测的自动监测仪器。
-------------------------------------------------------------------------------------------
以下内容和品无关
近年来,在一些城市,随着规划调整和建设发展,不少先建的工业区特别是化工区周围,规划、建设了大量的居住区,严重的甚至隔路而建,形成了居住区包围工业区的局面。 由于居住区和化工区交错分布,不仅让居民深受环境污染之苦,更存在巨大的隐患。此外,随之而来的投诉,特别是涉气投诉急剧增加,成为环境监察和信访调处中为头疼的问题。 从污染和环境监管的角度看,由于区内企业众多以及废气传输的特性,有时候很难确定污染的来源,存在单个企业监测结果达标,但叠加后区内大气整体超标的情况。 此外,由于我国现行空气质量标准偏低和缺失,存在某一区域大气即使达标,但仍有可能造成人体不适的情况;还由于部分企业出于降低运行成本以及缺乏责任心,废气治理设施不能保证正常运转且难以监测;更由于废气的飘散性和难控性特点,加之目前国内废气的治理手段单一、技术不高,使得目前部分居住区和化工区的距离即使符合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仍有可能因气压、风向等因素受到影响。 但是,造成上述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立法的漏洞。《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这样定义环境影响评价存在一定问题。对于工业区建在先、居住区建在后的情况而言,只考察作为污染源的居住区建设中和建成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但并未反过来考察周边环境对居住区的宜居性存在的影响。即不对规划和建设项目本身的选址是否恰当予以评价,不对位于不同环境中的规划和建设项目提出特殊的防护要求。 这样一来,居住者应享有宁静、舒适环境的权利容易被漠视,终导致居住区包围工业区,老百姓深受其害、投诉不断,环保部门疲于应付、左右为难,后企业只好搬迁。 此问题的严重性,*早有认识,并在《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2008〕70号)中要求:对旧城区改造、新城区建设、大型房地开发项目,必须科学论证项目的环境影响和选址的合理性,注意周边环境问题对拟建项目的影响,在环评文件和批复中,明确要求房地开发商在预售房时必须公示有关环评及环保验收信息;在工业开发区、工业企业影响范围内及可能危害群众健康的区域内不得审批新、扩建居民住宅项目。以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投诉纠纷。用心可谓良苦。 但是,由于此《通知》既非法律、法规,也非部门规章,仅是*的一个规范性文件,效力偏低。而且,此《通知》的规定过于原则,如,怎么科学论证选址的合理性?怎么注意周边环境的影响?界定可能危害群众健康的污染因子有哪些、标准是什么? 特别是化工区周围,污染因子特殊而复杂,现场监测和在线监控的难度都很大。据调查发现,各地环保部门对此《通知》有不同理解,主要问题是无法约束其他部门和地方,执行的效果并不如人意。 因此,要从源头和根本上解决问题,应从尽快完善立法漏洞,以法定的形式确立环境敏感区(环境敏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双向环评制度入手,可依次考虑以下方案: ,推动《环境影响评价法》修订,或由地方性法规先行尝试,确立环境敏感区(环境敏感建设项目)的双向环评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这个漏洞已经存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因为立法漏洞带来的问题,就是在国家立法的层面上进行修订。当然,修法并非易事。因此,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先行确立环境敏感区(环境敏感建设项目)的双向环评制度。 具体可以这样规定:在对居住、文化、教育、办公、卫生以及其他环境敏感区或环境敏感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环保部门应增加周边环境对这一区域自身影响的评价,审查此项目建成后能否符合相关环境质量标准,并可以要求建设单位提供相关数据和检测结果,以及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第二,以部门规章或规章的形式,对环境敏感区(环境敏感建设项目)环境适宜性的预评定和验收评定作出具体规定。 在法律修订或地方性立法无法马上付诸实施的情况下,或即使已经通过法律修订或地方性立法的形式确立了环境敏感区(环境敏感建设项目)的双向环评制度,但具体怎么执行,执行什么标准,*或具有规章制定权的地方可以部门规章或规章的形式,制订更加具体、更具可操作性的配套办法。 在这方面,重庆市已经先行先试,出台了《重庆市商品住宅建设项目居住环境适宜性评定暂行办法》。根据此《办法》,在环评阶段,环保部门要对拟建商品住宅建设项目居住环境适宜性进行预评定;在竣工环保验收阶段,要对商品住宅建设项目居住环境适宜性进行验收评定。 与现行的环评制度相比,此《办法》除强调项目建设中、建好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还强化了周边环境对拟建商品住宅建设项目的影响。《办法》也是对环办〔2008〕70号《通知》相关要求的落实和细化,可供各地参考。 第三,在既无法律、法规确立双向环评制度,又无规章细化环境适宜性预评定和验收评定的情况下,地方环保部门要主动作为。 地方环保部门应该明白:如果事前不主动,事后只会更被动。因此,要主动向提出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议,在规划的编制和控制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努力从源头上避免布局的不合理;在受理和审批环境敏感区或环境敏感建设项目的环评时,应利用环境监测上的技术优势,主动增加周边环境对该区域环境适宜性影响的评价,对选址敏感、影响面大、群众可能反应强烈或周边环境可能危害群众健康的项目,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积极向汇报,阐述利弊得失,以达成共识,防患于未然。
环保在线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请输入你感兴趣的产品
请简单描述您的需求
请选择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