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气象监测塑料浮标参数
海洋与陆地一样,同样也有能对海洋气象进行监测的气象站。它们的功能更加全面,不仅可以观测海洋气象,而且可以对海水环境进行立体监测,人们通常将它们称为海洋观测站。海洋观测站建造的地点多样,规模各异,塑料浮标有的设在海岛上,有的建于岛礁上,有的位于移动或固定的船舶上,有的布设在海面的大型浮标上,还有的坐落于海洋中矗立的人造塔上。
这些海洋观测站常分为水上观测和水下观测两部分:水上部分的主要功能为海洋气象观测,其中安装了多种气象要素传感器,分别测量风速、风向、气温、气压和温度等气象要素,有的还配备了地波雷达,能对海浪进行大面积监测;水下部分的主要功能则是海水环境监测,其中安装了多种水文、化学和生态传感器,分别测量波浪、海流、潮位、海温、盐度、营养盐、叶绿素等多种海洋环境要素。
Fino1海洋观测站是德国在波罗的海上建造的一座海洋观测站,位于水深25米处的海域。该观测站的*之处在于,它*坐落在一个从海底建造的人造塔上。塔上不仅建有气象站、实验室,还建有直升机停机坪。水面以下的塔身部位则安装了各种海洋传感器,用于对海面以下环境的连续立体监测。
位于南沙群岛永暑礁上的南沙海洋观测站是目前南端的海洋观测站。南沙海洋观测站装备了海洋环境观测系统,能够对潮汐、波浪、水温、盐度、风速、风向、气压、温度、湿度及其他气象要素进行连续观测。建成以来,该站获取了大量宝贵的海洋环境数据,在和平开发利用南沙群岛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海洋监测网包括以下内容:
1.岸边及岛屿海洋站。一般包括全部的海面气象观测和海洋水文观测。但专业海洋站往往只进行单项观测,如测波站、验潮站(海平面观测)、污染监测站、海冰观测站等。
2.硼舶观测。船舶观测包括使用海洋调查船的海洋标准断面监测和大面观测,以及使用各类交通运输、渔业、油气勘探船(或平台)的辅助观测。
3.海洋浮标观测。包括建造专用的锚定海洋资料浮标,以锚泊方式固定于特定的海洋测站上进行记录,或漂流(海洋资料)浮标,随风和海流漂移在海上,并由卫星对其定位和收集资料数据的观测。除用浮标监测海洋气象和海面的海洋环境要素外,现还正在发展水下遥测系统,以便获取海面以下的海洋环境资料。
4.水下及海底系统。水下及海底系统的发展除了因为要进行水下及海底探测外,更主要的还是因为一定深度的水下和海底较为"安静",可以比较安全地系泊或安放仪器,对水面、水体、海底的环境及其变化进行监测。
5.遥感监测。航天(卫星)、航空(飞机,包括飞机探测)和陆基(岸边、船舶雷达)遥感,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的,对海洋灾害监视监测非常有效的手段。它更具有快速、大范围和全天候的特点,因此更适用于海洋灾害的监视监测。
利用浮标观测是立体海洋观测系统的重要一环。浮标是空心的薄壁金属壳体,做成球形、圆柱形或船形,有浮力,能浮在海面,或潜在海中某一深度,壳体上和壳体里面都可以装仪器,电池和运算用的计算机放在壳体里面,壳体的上部装有天线。有的浮标是锚系在固定站位的,可长期、经常地观测海洋要素,通过卫星与基地联系。有的浮标随着海流漂浮。有的浮标是测专项要素的,例如波浪浮标、污染(或称水质)浮标等。
立即询价
您提交后,专属客服将第一时间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