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县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污水处理设备哪家强,就来潍坊找泽宇环保
你需要处理哪里的污水,你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告诉我们,我们会给你建议你需要的设备型号,为你免费出方案。
只有自己使用过才知道设备的好,无噪音,耗电少,全电脑控制,省时省力,工艺*。
泽宇专注环保行业多年,具有丰富的生产安装经验,厂家品牌有保障,自己的售后服务,为您免去烦恼,我们的设备均以出厂价供应,选择泽宇环保就是放心!
金湖县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是世界上zui*的工艺处理为主,集去除OD5、COD、NH3-N等工艺于一体的污水及类似污水的工业废水,设备结构紧凑,占地少,运行经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率高,设备的各项性能均符合国家有关要求,该产品已得到国家*的认可。该产品必将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福音。
工艺及组成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设计主要是针对污水和与之类似的工业有机污水的处理。其主要处理手段是采用目前较为成熟的生化处理技术——接触氧化法,水质参数按一般水质,进水OD200mg/1,出水OD60mg/1指标设计,总共有七部分组成::⑴初沉池;⑵酸化池;⑶接触氧化池;⑷二沉池;⑸消毒池、消毒装置;⑹污泥池;⑺风机房组成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确保出水指标达到国家及地方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
2、采取目前国内成熟、实用的处理工艺,稳定可靠地达到治理目标要求;
3、在上述前提和要求下,做到投资少、运行费用低;
4、技术路线简单明了,操作管理方便;
5、因地制宜,在现有的场地上建设一座外形美观,与周围建筑物相协调的污水处理站。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用泵的结构原理和特性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用来向加压或常压容器及管道内精确定量输送不含固体颗粒的液体。其流量可以开机(或定机)时从0-*范围内无级调节。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用泵的结构原理和特性
1)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用泵的结构:该泵的由电机、传动箱、缸体等三部份组成。
(1)传动箱部件是由凸轮机构、行程调节机构和速比蜗轮机构组成;通过旋转调节手轮来实行调节挺杆行程,从面改变膜片伸缩距离来达到改变流量的目的。
(2)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用泵的缸体部件是由泵头、吸入阀组、排出阀组、膜片各膜片底座等组成。
2)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用泵的工作原理:电机经联轴器带动蜗杆并通过蜗轮减速使主轴和偏心轮作回转运动,由偏心轮带动挺杆在导筒内作往复运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用泵连同膜片,通过单向阀的作用使泵腔内逐渐形成真空,吸入阀打开,吸入液体;当膜片向前死点移动时,此时吸入阀关闭,排出阀打开,液体在膜片的推动下排出。在泵通过调节一定的行程的往复顺还工作形成连续有压力、定量的排放液体。
3)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用泵的流量调节特性:泵的流量调节是靠旋转调节手轮,带动调节螺杆转动,从而改变挺杆间的间距,改变膜片在泵腔内移动行程来决定流量的大小。调节手轮的刻度决定膜片行程,精确率为95%。
污水处理厂的规模、数量与选址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其规模、数量与选址都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地讲,主要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首先,就污水处理厂的规模而言,我们在设计时,应当*行近期及远期规模的研究,以此来确定工程的分期。其次,就污水处理厂的数量而言,其设计不应当局限于传统的经验,而应当根据具体实际的需求,科学地分配污水处理厂的数量,不应过分集中,而且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实际承受能力,不应盲目地扩建,并zui终形成一种大、中、小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厂布局规划。zui后,就污水处理厂地选址而言,应首*行实际的走访,根据回用水的需求,在适当位置设计出合适的污水处理厂。除此之外,应摒弃传统的规划方式,不应将厂址选址河系的下游或者城市的郊区,因为这违背了污水资源化的原则。城市污水处理厂是进行城市污水处理的主力军,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地规划和设计,使其充分挥自身的作用,为污水处理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装置调试运行
1、系统检查完毕确认全部符合工艺要求后,则先对R池进行单独调试。调试分如下步骤:
(1)、*阶段
A、配料:在调节池中进行。因原污水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按原污水∶稀释水=1∶4的比例进行配制料液,本工程原污水20m3,加入稀释水80m3。根据该污水水质况,如配好的料液其营养可能不够,则需加入一定量的营养源—粪便水。
、进料运行:料配好搅拌半小时后即可直接往R反应器中进料,进料1小时后开始连续曝气约3~4天(注意观察污泥性状,以接种污泥恢复活性为准)。
C、排水:当污泥恢复活性,停止曝气,静沉1.0~1.5小时。放出上清液,约50~60m3。
D、重复上述A、、C步骤。换料间隙为1天1次。
E、当污泥活性明显增强,沉降性能良好,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菌胶团和纤毛类原生动物,如种虫、等枝虫、盖纤虫等,V=10~30%时,表明污泥已经成熟,强制驯化期基本结束。
F、注意事项:在曝气过程中,每天至少测2次溶解氧、pH、污泥沉降比;记录测量数据。一般正常指标为:DO=1~2mg/l,pH=6~9,V=10~30%。
G、此强制驯化阶段大约需时5~7天。
(2)、第二阶段
当污泥恢复活性、强制驯化完成以后即可进入驯化试运行阶段。此阶段不但要培养出适当的菌种,还要确定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条件。
A、配料:在调节池中进行。按原污水∶稀释水=1∶3的比例进行配制料液,例如原污水10m3,加入稀释水30m3。根据况可适当加入一定量的营养源(粪便水)。
、强制驯化完成后,停止搅拌,静沉记录,根据固液分离况决定静沉时间(一般为0.5~1.0小时),记录静沉时间。
C、排出上清液。取上清液100ml放入锥形瓶中,以备监测COD值所用。
D、进料运行:将配好的料液加入R反应器,两个池子交替运行。先按22个小时为一周期进行运行。进料1小时后开始曝气,连续曝气4小时,停曝气0.5小时;再连续曝气4小时,停曝气1.0小时;再曝气3小时,停曝气0.5小时;再曝气3小时,停曝气1.0小时;再曝气2小时,静沉0.5~1.0小时,开始排水,记录排水时间,闲置0.5~1.0小时。曝气过程中要及时监测DO和V%;停曝后,重新曝气前要监测DO,并作纪录。一般指标为:DO=1~2mg/L,pH=6~9,V=10~30%,水温:10~35℃。
E、按以上A、、C、D四步骤重复操作3~4天。注意观察污泥性状及生长况,有条件时用显微镜观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长状况,并及时监测排水水质指标(DO、CODcr、pH、),做好记录。
(3)、第三阶段
可根据*阶段调试况调整运行周期如下,也可按上阶段周期运行,这主要根据处理后水质况及污泥性能而定。
A、配料:在调节池中进行。按原污水∶稀释水=1∶2的比例进行配制料液,例如原污水20m3,加入稀释水40m3。根据况可适当加入一定量的营养源(粪便水),也可不加。
、进料运行:将配好的料液加入R反应器。按12个小时为一周期进行运行。进料1小时后开始曝气,连续曝气3小时,停曝气0.5小时;再曝气3小时,停曝气0.5小时;再曝气2小时,静沉0.5~1.0小时,开始排水,记录排水时间,闲置0.5~1.0小时。曝气过程中要及时监测DO和V%;停曝后,重新曝气前要监测DO,并作纪录。一般指标为:DO=1~2mg/L,pH=6~9,V=10~30%,水温:10~35℃。
C、按以上A、步骤重复操作3~4天。注意观察污泥性状,有条件时用显微镜观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长状况,并及时监测排水水质指标(DO、CODcr、pH、),做好记录。
(4)、第四阶段
A、配料:在调节池中进行。按原污水∶稀释水=1∶1的比例进行配制料液,例如原污水10m3,加入稀释水10m3。
、进料运行:将配好的料液加入R反应器,两个池子交替运行。按12个小时为一周期进行运行,进料1小时后开始曝气,连续曝气3小时,停曝气0.5小时;再曝气3小时,停曝气0.5小时;再曝气2小时,静沉0.5~1.0小时,开始排水,记录排水时间,闲置0.5~1.0小时。曝气过程中要及时监测DO和V%;停曝后,重新曝气前要监测DO,并作纪录。一般指标为:DO=1~2mg/L,pH=6~9,V=10~30%,水温:10~35℃。
C、按以上A、步骤重复操作3~4天。注意观察污泥性状,有条件时用显微镜观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长状况,并及时监测排水水质指标(DO、CODcr、pH、),做好记录。
(5)、第五阶段
A、配料:在调节池中进行。直接进入原生产污水,根据况可适当加入一定量的营养源(粪便水),也可不加。
、进料运行:将配好的料液加入R反应器,先按12个小时为一周期进行运行,进料1小时后开始曝气,连续曝气3小时,停曝气0.5小时;再曝气3小时,停曝气0.5小时;再曝气2小时,静沉0.5~1.0小时,开始排水,记录排水时间,闲置0.5~1.0小时。曝气过程中要及时监测DO和V%;停曝后,重新曝气前要监测DO,并作纪录。一般指标为:DO=1~2mg/L,pH=6~9,V=10---30%,水温:10~35℃。
C、按以上A、步骤重复操作三天。注意观察污泥性状,有条件时用显微镜观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长状况,并及时监测排水水质指标(DO、CODcr、pH、),做好记录。
(6)、第六阶段
根据以上四阶段调试况记录,寻找菌群的生存条件,选择运行周期及运行方式,完成调试。
A、配料:在调节池中进行。直接进入生产水。
、进料运行:按选择好的运行周期及运行模式运行。控制曝气及停滞时间,曝气过程中要及时监测DO和V%;停曝后,重新曝气前要监测DO,并作纪录。一般指标为:DO=1~2mg/L,pH=6~9,V=10---30%,水温:10~35℃。
C、按以上A、步骤重复操作3~4天。注意观察污泥性状,有条件时用显微镜观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长状况,并及时监测排水水质指标(DO、CODcr、pH、),做好记录。若出水CODCr在100mg/L左右,污泥处于稳定增长状态,V=30%左右,即可认为调试结束。进入正式全负荷运行阶段。
2、当R池单独调试完毕后,打开一级提升泵、格栅井至排污口之间的所有进出口阀门,使污水管保持畅通;同时检查反冲水路等处于关闭状态,开始进水。
3、污水依次进入各处理单元,检查管路是否有跑冒滴漏等现象并及时解决相应问题。
4、中间水池内污水用泵提升至过滤池(打开滤池出水阀,关闭滤池反冲出水阀)。如现滤池出水水质较差(浑浊),系统停止进水,关闭滤池进水阀,打开滤池反冲出水阀以及滤池反冲进水阀,关闭污泥池上清液出水阀,打开调节池反冲出水进水阀,zui后打开清水池内的反冲泵。调试过程中根据水质况注意总结反冲周期及反冲时间。
5、标准化排污口处的水即为zui终出水,检测pH、、OD、CODcr、NH3-N等指标,并根据检查结果对整个处理系统中的相关工艺环节进行调整,确定反冲周期直至出水指标全部达到设计要求。
6、正常运行3天后再次检测出水考核指标,并做好工作记录,根据记录分析确定各个工序工作状态及参数。
7、污泥池内污泥应有较好的沉降效果,上清液含泥zui低,每天定期打开污泥泵进行排泥,输送污泥至建设方污泥处理系统,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
设备特点
WZ-AO系列污水处理设备可埋入地表以下,地表可作为绿化或广场用地,因此该设备不占地表面积,不需盖房,更不需采暖保温。
WZ-AO系列污水处理由二级池子组成,一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埋深较大,另一组为钢结构,埋深较浅。钢结构池采用国内*的互穿网络防腐涂料进行防腐。它是一种橡胶网络与塑料网络互相贯穿形成互穿网络聚合物,它能耐酸、碱、盐、汽油、煤油、耐老化、耐冲磨,能带来锈防锈。设备一般涂刷该涂料之后,防腐寿命可达12年以上。
WZ-AO系列污水处理设备中的AO生物处理工艺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它的处理优于*混合式或二、三级串联*混合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并且它比活性污泥池体积小,对水质适应性强,耐冲击性能好,出水水质稳定,不会产生污泥膨胀。同时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采用了新型弹性立体填料,它具有实际比表面积大,微生物挂膜、脱膜方便,在同样有机负荷条件下,比其它填料对有机物的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气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由于在AO生物处理工艺中采用了生物接触氧化池,其填料的体积负荷比较低,微生物处于自身氧化阶段,因此产泥量较少。此外,生物接触氧化池所产生瀚污泥的含水率远远低于活性污泥池所产生污泥的含水率。因此,污水经TWZ系列污水处理设备后所产生的污泥量较少,一般仅需90天左右排一次泥。
WZ-AO系列污水处理设备除了采用了常规的鼓风机消音措施外(如隔振垫、等),还在鼓风机房内壁设置了新型吸音材料,使设备运行时的噪音低于50分贝,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WZ-AO系列污水设备配有土壤脱臭设施。其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池体上部空间设置改良土壤及布气管。当恶臭成份通过土壤层溶解于土壤所含的水份中,进而由于土壤的表面吸附作用及化学反应转入土壤,zui终被其中的微生物分解而达到脱臭目的。
WZ-AO系列污水处理设备配套全自动电器控制系统及设备损坏报警系统,设备可靠性好,因此平时无需专人管理,只需每月季度的维护和保养。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装置桥架安装工艺
1、检查电缆桥架及其支吊架、连接件和附件的质量,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技术标准。
2、电缆支架应焊接安装牢固,横平竖直,各电缆支架的同层横档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应大于5MM,托架支吊架沿桥架走向左右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
3、电缆桥架安装在托臂或支架上,应用压板固定牢靠。
4、电缆桥架的连接螺栓的螺母应朝外,连接处要牢固可靠,不得松动。
5、电缆桥架一般不得有断续现象,如必须断开,则在断开处用10mm2铜导线将电缆桥架两端联接。
6、敷设电缆前,首先检查电缆型号、电压等级是否与设计相符。
7、电缆桥架安装完毕不得有明显的起伏和弯曲现象。
8、电缆敷设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和绝缘测定。测量绝缘时,用1000V摇表测量,电缆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Ω,控制电缆可用500V摇表测量,电阻不应小于0.5MΩ。
9、冬季施工时,应注意电缆允许敷设zui低温度,不得低于规范要求。
10、敷设前应按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使用每盘电缆。编制电缆敷设表,排好电缆先后顺序、减少电缆接头。
11、敷设电缆盘应置于放线架上,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长度和强度应与电缆盘的重量和宽度相适应。
12、电缆敷设时,可用无线电对讲机做为定向联络,手持扩音喇叭指挥,或采用多功能扩大机统一指挥。
13、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应留有备用长度。
14、电缆在易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应加保护管。保护管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00mm,伸出建筑物散水坡的长度不应小于250mm。
15、电缆在转弯处应用电缆扎带固定。
16、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17、电缆敷设时,不允许生交叉况。
18、电缆的两端、转弯处应挂电缆标志牌。电缆标志牌的内容包括:电缆线路编号、电缆规格型号、起点、终端。标志牌应能防腐,挂装应牢固
19、电缆终端头和中间头制作应符合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