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气气浮机工作时根据表面泡沫判断处理效果
泡沫浮渣结合分析故障:
棕黄色泡沫:代表活性污泥处于或将进入污泥老化状态。
①结合沉降比测定是否小于8,污泥颜色是否色泽暗淡,沉降速度是否过快,结合泡沫颜色为棕黄色可判断污泥出现老化。
②结合SVI小于40,根据泡沫为棕黄色可判断污泥出现了老化。
③结合镜检菌胶团比较致密,后生动物大量出现,根据泡沫为棕黄色可判断污泥出现了老化。
灰黑色泡沫:代表活性污泥系统出现了缺氧或厌氧状态。
重点需要对溶解氧进行综合判断。对池体均匀布点进行溶解氧测定,如果出现DO小于0.5mg/L,需要重点进行确认。在考虑区域污泥是否搅拌混合充分,是否存在沉淀死区。
白色泡沫:代表活性污泥负荷过高,曝气过量,洗涤剂进入等。
① F/M(污泥的有机负荷率也叫污泥负荷,F指的是有机物量,M指的是微生物量。有机负荷率F/M: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承受的有机物的数量,或生化池单位有效体积在单位时间内去除的有机物的数量,单位kgBOD5/(kgMLSS.d)。)与白色泡沫:如果F/M大于0.5可以确认高负荷运行状态,培菌初期出现泡沫正常.
②DO与白色泡沫:DO大于5.0mg/L就是曝气过量,导致污泥过氧化而出现解体,一般控制DO不小于2mg/L就可以了。
③外入物质的问题:洗涤剂或表面活性剂进入。检测DO和污泥负荷可反推断是否有外入物质进入。
彩色泡沫:与进入带颜色、洗涤剂、表面活性剂有关。
通过观察物化区处理出水是否带有颜色可判断是否有颜色水进入;观察物化区水跃是否产生泡沫可判断是否洗涤剂进入。
黑色稀薄液面浮渣:控制DO值,判断是否存在溶解氧相对不足或局部不足。需要全面进行测定确认。对于由于废水本身缺氧过度导致色泽变黑可以通过加强回流废水缓解浮渣大量出现。
黑色堆积过度液面浮渣:镜检没有发现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污泥颗粒分散不絮凝,沉降性能不好,上清液浑浊,污泥沉淀色泽暗淡偏暗黑。
原因:溶解氧不足,局部出现厌氧或缺氧。
棕褐色稀薄液面浮渣:结合沉降比发现上清液略显浑浊,含有解体的细小颗粒物质,间隙水清澈,浮渣具备粘性,不易搅动下沉。
原因:F/M小于0.05 ,而且持续时间长。
棕褐色堆积过度液面浮渣:
①与丝状菌有关;结合镜检和SVI或者结合SV进行判断是否丝状菌膨胀。
②与活性污泥反硝化有关:结合SV,发现细小污泥絮团向上浮起,堆积液面,通过搅拌后可以快速下沉;在测定C/N,确定进水是否含有过量的N,在碳源不足的情况下,污泥容易发生反硝化,同时确保溶解氧大于3mg/L。
浮渣与泡沫的预防与控制:
污水自身控制问题导致:
①排泥不及时,污泥龄过长:出现棕黄色稀薄浮渣;控制污泥老化;可结合F/M、SV以及镜件进行确认。
②污泥浓度控制过低,负荷偏高:结合镜检和F/M进行确认。发现是否有非活性污泥类生物出现,F/M是否大于0.5.
③丝状菌未能有效控制:
④曝气方式不正确:过量曝气。
⑤营养剂投加相对不足:
浮渣泡沫消除对策:采用用水进行喷洒、倾倒适量废机油或者消泡剂。
二沉池污泥漂流:
原因:10%在二沉池,90%在曝气池
(1)曝气池冲击负荷过高:
①污泥负荷过高:判断是否二沉池出水浑浊。
②表面负荷过高:进水量大,停留时间不够。
(2)曝气池污泥老化:排泥不及时,进水污水浓度过底,污泥浓度控制过高。
(3)曝气池污泥中毒:判断出水的效果明显变差。
(4)二沉池反硝化作用:控制曝气池尾端的DO以及加大回流速度。
(5)生化系统大量无机颗粒进入:强化物化效果
(6)曝气池曝气过度:检测DO。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