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医院污水处理设施
一体化医院污水处理设施今日出厂价格25000元。
公司总接待:逄
在环保高压下,生活污水一体化设备、医疗污水处理一体化蜂拥而出,公司07年成立,至今十年经验。
公司期待您的到来,你们期待我们的出现。
现公司供应现状:1-3吨每天污水设备日供10台,5-10吨每天污水设备日供10台,10-30吨每天污水设备日供5台,30吨以上污水设备日供2台。
现在,厌氧沼气池处理污水技术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应用较广。厌氧沼气池将污水处理与沼气的利用有机结合,实现了污水的资源化,是能体现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农村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沼气池与其他污水处理工艺组合使用的模式来处理生活污水。江苏省常州地区采用了“污水沼气净化处理+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方法,它在原来水压式沼气池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提高,采取适当的过滤、沉淀和人工湿地的方法,目前这种污水处理模式在当地成效较显著。经过各单位处理后,氨氮去除率达93%,总磷去除率达86%,出水水质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B排放标准;其建设成本每户约2500元,年维护费12.5元/人,非常经济。为此建议将厌氧沼气池作为农村生活污水初级处理措施与其他污水处理工艺组合使用,同时要重视对沼气池出料口出沼液的收集和处理。
表层土壤中有大量微生物,作物根区处于好氧状态,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被过滤、吸附、降解。由于负荷低,停留时间长,水质净化效果好。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建设容易、维护管理简单、基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把整个处理装置放在地下,不损害景观,不产生臭气。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易滋生蚊蝇,冬季运行效果差。清华大学在2000年国家*重大专项中,首先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地下土壤渗滤系统,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对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均具有较高的去除率,CODcr、BOD5、NH3-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90%、90%和98%。
污水处理措施
2.1污水处理模式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大体上有3种模式:
①接入市政管网模式,适用于靠近城镇或靠近城镇污水管网的农村,将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后输送到城镇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有这种条件的村庄,应优先考虑这种模式;
②集中联片处理模式,若接入城镇污水厂管网条件不可行,单村或者集中联片的几个村庄集中收集污水后,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③单独分散处理模式,因居住分散、地形复杂、污水难以集中收集,宜以组团为单元,分区收集污水,每个区域污水单独处理。所以,污水处理模式应采取“衔接地方规划、合理利用资源、听取群众意见、科学规划设计”的原则来确定。
2.2污水处理工艺
目前,国内外污水处理技术从工艺原理上基本可分为自然处理系统和生化处理系统两类。自然处理系统主要是利用土壤过滤、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的原理进行污水处理的系统,或称为生态处理系统。常用的有: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水平流、垂直流)、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塘处理系统等。生化处理系统又分为好氧生化处理和厌氧生化处理。好氧生化处理主要是通过动力给污水充氧,培养好氧微生物菌种,利用好氧微生物的分解,消耗吸收污水中的有机质、氮及磷等。
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A/O法、生物转盘法、SBR法等。人工湿地可与稳定塘等其他工艺联合运用,例如重庆大学的蔡明凯等人采用厌氧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生态塘工艺处理养殖废水,经过各单元的处理,CODcr去除率约为80.30%,SS去除率约为94.69%,NH3-N去除率约为73.39%,TP的去除率约为86.78%,出水浓度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
2)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适合于农户居住的土地较分散,且村庄周边往往有闲置荒地。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原理,予以工程化、实用化而创造出的一种小规模污水净化工艺技术,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经过一定构造、距地面约50cm深和具有良好扩散性能的土层中,投配污水缓慢通过布水管周围的碎石和砂层,在土壤毛管作用下向附近土层中扩散。
3)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是现阶段污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种处理技术。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众多,各有优缺点。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仔细论证和比选,注重经济适用。生物处理法就是通过风机等设备给污水输氧,培养生物菌种和微生物。通过菌种和微生物把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分解为无污染的CO2、水等物质,少部分合成为细胞物质,促使微生物增长,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使污水得以净化排放。如SBR法,集曝气、沉淀、排水功能于一体,不断地转换,省去了传统的污泥回流设备,大大降低了建设费用;A2O法具有脱氮、除磷功能,还有如生物转盘处理工艺、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工艺等。生物处理法和自然处理系统比较,占地面积小,抗气候等外界影响的能力强,处理稳定、效率高,但基建投资、运行成本要高于自然处理系统。
4)厌氧生物处理系统。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在厌氧条件下,兼性厌氧和厌氧微生物群体将有机物转化为CH4和CO2的过程,又称为厌氧消化。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工艺按微生物的凝聚形态可分为厌氧活性污泥法和厌氧生物膜法。厌氧消化无需搅拌和供氧,动力消耗少;能产生大量含甲烷的沼气,可用于发电和家庭燃气;可高浓度进水,保持高污泥浓度。厌氧处理工艺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我国农民在古代早已开始应用厌氧发酵技术沤制粪肥,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而且至今仍在应用。我国是世界上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制取和利用沼气早的国家之一。
分散乡镇基础设施系统。德国在农村地区建立较为分散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系统,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模式。其中,在偏远的农村中没有建立排水管网的区域,选择较为*的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通过将雨水与日常的生活污水分开后统一集中收集处理,然后通过MBR净化污水。通过MBR净化后的污水可以作为中水使用,提高利用效率,此外,在净化过程中所获得氮,还可以增加农田的肥力,提高经济效益。
2.1.2PKA湿地污水处理系统。PKA湿地系统是一种综合性的污水生态处理系统,该系统是由介质层和湿地植物组成,PKA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能够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系统,从而达到污水处理的大化,该系统充分利用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处理。其运行模式是:先将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相应的排污管道,汇集流入到专门的收集沉淀池中,经过沉淀池的层层筛选之后,再由PKA湿地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或者作为农业灌溉用水。PKA湿地系统处理污水不需要添加其他化学试剂,对环境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此外,该工艺运行流程简单,后期管理方便,在农村地区拥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1.3多样性污水分类处理系统。将污水、雨水进行分类处理,生活污水通过重力管道流入净水设施进行净化处理,居住区屋顶和硬质地面上的雨水被雨水管道收集,并汇入附近的地表水或者导入居住区内设置的渗水池。该渗水池属于小区的绿化设施,经过特殊的造型和环境设计,表面看起来就像景观设计的一部分,池底使用特殊材料如砾石等,使池中的雨水自然下渗并汇入地下水。在暴雨或降水量丰厚的情况下,还可以把多余的雨水导入相连的蓄水池,使雨水自然蒸发或通过沟渠汇入地表水。通过这种处理方式,雨水可下渗或者直接进入自然界水循环。
JS-BC工艺介绍
JS-BC工艺是从日本引进的污水生化处理新工艺,该工艺由JS-BC装置(回转网状型微生物接触体装置)、优化培养的Bacillus菌和促进优势菌活性的有机生物营养液(生物活性剂)以及接收原水池废水的调节池与曝气池组、沉淀池组合而成。
3JS-BC生物处理工艺基本原理
JS-BC生化系统是指在原来的普通活性污泥法和回转生物接触法的基础上进化演变的有机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将土壤菌(Bacillus)在JS-BC装置和曝气池内有效地增殖、活性化从而高效去除BOD、COD、N-Hex、TN、TP等污染物,并同时分解系统臭气的*、高效的处理系统。JS-BC生物处理工艺原理如下:(1)利用系统核心装置JS-BC装置丝网状态梭型回转接触体污水和空气流入量*的特点,为土壤菌(Bacillus菌)提供特殊的生长环境,可从空气中直接摄取丰富的O2,使土壤在回转接触体表面快速的附着并增殖,提高活性土壤菌(Bacillus菌)在载体上的保有量。同时,通过有机生物营养液对敏感菌群优势培养作用,大限度地对Bacillus菌进行增殖培养并发挥出Bacillus菌对污水中BOD、COD、T-N、T-P强大的吸附和降解能力,使JS-BC核心装置对BOD的去除率达50%以上;T-N去除率达40%以上;T-P去除率达55%以上,大大降低了后续处理设施的进水负荷。(2)针对土壤菌(Bacillus菌)特殊的生化特性和污水处理原理,将JS-BC装置、曝气池组和沉淀池组有机结合,通过调整控制JS-BC装置与曝气池组间回流液的内外回流循环量溶解氧量和调整回流污泥循环量,实现土壤菌(Bacillus菌)在JS-BC系统中对污水中有机物的高效分段循环降解能力,从而实现高效去除污水中的BOD、COD、SS、TN、TP,特别是有效解决了除氮、磷和消除恶臭等诸多污水处理难题。
4JS-BC生物处理法的工艺流程及特点
4.1JS-BC生物处理法的工艺流程
JS-BC装置是由日本引进的新工艺,污水经预处理后自流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调节,调节好的污水由污水提升泵提升至混合池与回流后的曝气循环液、回流污泥进行均匀混合后进入系统核心装置JS-BC装置,依靠活性Bacillus菌*特性对污水中有机污染物、TN、TP和臭气成分进行降解去除。装置出水自流进入下端生物曝气池依靠活性Bacillus菌进一步生化降解处理,同时曝气液在曝气池和JS-BC装置中进行内、外循环,进一步提高TN、TP吸附降解时间,大限度去除污水中TN、TP污染物。曝气池出水自流进入后端沉淀池,对泥水混合物进行充分泥水分离,同时沉淀池中污泥回流到前端JS-BC装置和曝气池中对污泥的活性成分进行激活,提高系统内活性污泥(Bacillus菌)浓度,从而提高系统处理能力。经沉淀后的上清液自流进入后端深度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产生的污泥由提升泵提升至污泥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4.2Bacillus菌的特点
Bacillus菌具有*的繁殖能力,在高pH及低温、高盐度、高压等严酷的极限环境中也具有适应能力。在Bacillus菌中含有资化性细菌对有机物有分解和资化作用。Bacillus菌可分解蛋白质和将淀粉分解至葡萄糖,可分解脂肪酸,可吸收资化、增殖分解后的物质。Bacillus菌属适氮和素菌种,可将污水中氮素被氧化前的氨、氨盐、等状态的物质吸收,去除了臭气产生成份,降低了系统臭气产生量。Bacillus菌具有孢子形成能力,在恶劣环境中能保持活性菌种增殖数量,维持处理能力。Bacillus菌可以分泌抗生素,具有杀菌灭菌的。Bacillus菌可分泌的酵素具有强力的水分解能力,可分解的蛋白质、脂质、核酸等物质,通过对难分解性物质的分解、可大幅提高处理效率。Bacillus菌能分泌出一种特殊的粘性物质,具有很强的吸附过滤能力。含有Bacillus菌的活性污泥的脱水性能非常好。
4.3JS-BC系统特点
JS-BC系统具有生物脱氮、除磷速度快,效果好的优势,且具有瞬间吸收分解臭气能力,无需增加臭气处理系统,改善了污泥处理环境。JS-BC系统对COD的去除率高(85%以上)、工艺流程简短、运行管理简单,且对溶解氧要求低(0.1~1mg/L),具有运行费用省,系统活性污泥浓度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效果稳定等优点。此工艺的污泥产量小、脱水性能好。可直接浓缩脱水,便于进一步处理与处置。通过JS-BC核心装置可去除BOD负荷的50%~80%,降低后续曝气池进水负荷,减少曝气池容量,并且JS-BC装置可架装在曝气池上,从而可减少系统占地面积。在改扩建工程中可降低占地和改扩建成本,并大幅提高整体系统处理能力。JS-BC工艺具有管理简单、运行可靠、不发生污泥膨胀、设备种类和数量较少、控制系统简单,运行安全可靠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