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备厂家
新时代当然用新型设备,污水处理我们只专注生活污水、医疗污水、工业污水。
相信我们请致电:逄工咨询吧。
微生物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废水生物处理中主要有三个作用:
① 去除溶解性有机物(以COD或BOD5表示)(将其转化成CO2和H2O),去除其它溶解性无机营养元素如N(zui终转化为N2气)、P(转化为富含磷的剩余污泥从水中分离出来)等;
③ 稳定有机物(某些有毒有害难降解有机物可以被微生物初步分解或部分降解,而减轻毒性作用或得到部分稳定,或zui终被*转化为无机物而得到稳定)。
酸碱废水存储池容积根据酸碱废水周期zui大排放量考虑,内壁应有防腐、空气搅拌混合措施。若废水中和后达不到规定的pH值时,还需稍加废酸或废碱进行适当的调节。
石灰石粉碎成细粒后干投时,处理流程中包括废水调节池、石灰乳配制槽或石灰石粉碎机、投药装置、混合反应池、沉淀池以及污泥干化床等。在混合反应池中,应进行必要的搅拌,防止石灰渣的沉淀。同时,废水在其中的停留时间一般不大于5min。
酸碱废水是水中酸碱浓度异常的一种水污染现象。天然水的pH值通常为6.5-8.5,当pH值小于6.5或大于8.5时,表示水体受到酸类或碱类污染。酸碱废水的来源很广,往往还含有悬浮物、金属盐类、有机物等杂质,·但在排至水体或进人其他处理设施前,均须对酸碱废液*行必要的回收。
常用酸、碱物质的摩尔值换算见表6-2.
碱性中和剂比耗量见表6-3.
反应池容积按照在中和反应池内停留时间1~2h考虑。
肉足类:只有细胞质所形成的一层薄膜,大多没有固定的形状,细胞质可以伸缩变动形成具有运动和摄食的胞器。大多以动物性营养,以细菌、藻类、有机颗粒为食。主要有变形虫、太阳。
纤毛类:特点是周身表面或部分表面具有纤毛,作为运动器官。构造是原生动物zui复杂的,有胞口、胞咽做消化的器官,有大核为营养核,小核为生殖核。纤毛类分为游泳型(靠自身的纤毛自由游动)和固着型(固着在其他物体上生活,可以形成群体)两种。在废水中常见的游泳型纤毛虫有草履虫(Parameciom caudatum)、肾形虫(Colpoda)、豆形虫(Colpidium)、漫游虫(Lionotus)、裂口虫(Amphileptus)等;常见的固着型纤毛虫有钟虫类。
对于中水处理流程选择的一般原则是,当以洗漱、沐浴或地面冲洗等优质杂排水(CODcr150~200mg/l,BOD550~100mg/l)为中水水源时,一般采用物理化学法为主的处理工艺流程即可满足回用要求。当主要以厨房、厕所冲洗水等生活污水(CODcr300~350mg/l,BOD5150~200mg/l)为中水水源时,一般采用生化法为主或生化、物化结合的处理工艺。而物化法一般流程为混凝、沉淀和过滤。
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备厂家:小型26500人民币
传统的生物化学法运转时必须考虑到反应速率和污泥的沉降性能。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活性污泥的浓度,污泥浓度高,则反应速度就快。但考虑到二沉池不能过大,所以活性污泥的浓度就不能太大,从而影响了反应速率。污泥的沉降性能则取决于曝气池的运行条件。严格控制曝气池的操作条件是首要条件,因此也限制了生物化学法的应用范围。为了克服这些不足,科学家们首先想到了用膜来进行固液分离。超滤膜分离技术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发展起来的。其原理是在一定压力下,采用具有一定孔径的分离膜,将溶液中的大分子物质、胶体、细菌和微生物截留下来,从而达到浓缩与分离的目的。其处理精度可达0.1微米。不会产生生化法那样的气味儿,污泥量少,无需进行污泥处理。同时启动也十分方便,不必象生化法那样接种和培驯污泥,因而操作方便。国外的研究资料表明,超滤技术作为中水处理的后处理技术,具有适应性强、对悬浮物、细菌和洗涤剂的去除率高,出水稳定等诸多优点。
1.投药中和法
强酸性废水采用的药剂有石灰、废碱、石灰石和电石渣等,但zui常用的是将石灰制成乳液湿投,石灰乳的投加浓度一般般为10%以Ca (OH) 2计〕,超过此浓度输送比较困难,容易沉淀。
H2SO4+Ca(OH)2=CaSO4+2H20
(1)中和剂用量的实际耗量应比理论比耗量大。同时还要考虑金属离子及中和反应混合不均匀使实际耗量比理论耗量高等因素,常用不均匀系数K来表示。则药剂总耗量GZ (kg/d)的计算式为
Gz=KQCa/e
采用碳酸盐做中和滤料,均有CO2气体产生,它能附着在滤料表面,形成气体薄膜,阻碍反应的进行。酸的浓度越大,产生的气体就越多,阻碍作用也就越严重。采用升流过滤方式和较大的过滤速度,有利于消除气体的阻碍作用。过滤中和产物CO2溶于水使出水pH值约为5。需要时经曝气吹脱CO2,则pH值可上升到6左右。脱气方式可用穿孔管曝气吹脱、多级跌落自然脱气、板条填料淋水脱气等。升流式膨胀中和滤池的滤料粒径为0. 5~3mm,滤速为60·74m/h,上部出水区滤速为15~20m/h,中和池反应时间为40-60so滤料层厚度为1~1. 5m,滤料膨胀率保持5000。池底设150~200mm的卵石垫层,池顶保持0. 5m的清水区。升流式滤池要求布水均匀,因此常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和比较均匀的集水系统。设备直径一般不大于1. 5~2. 0m,可采硬聚氯乙烯材料。运行中需要随时补加滤料,定期(每2h)检测出水pH值,pH=4. 2以上为合格。当填料失效(进出水水质pH相等),而填料无变化时,设备要停止运行,从下部清除全部废料,重新装人新料。
:3吨每天:
汽提精馏回收氨水法成本
投资成本:120~600万元,回收的氨水浓度:16%~22%浓氨水。运行成本:5~10元/吨,运行成本受原水氨因此,在使用膜生物反应技术的过程中,要注意生物膜的受污染情况,以免造成污水处理不及时,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其次,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工作过程中,会吸附许多有害物质,对处理过的水质有严重影响,在污水处理之后,要严格监控水的流向及用途。因此,在运用膜生物反应技术进行污水处理过程中,同样要对处理之后的水进行检测和监控,避免水质不合格造成二次环境无污染。
目前
运行成本主要是添加的镁盐和盐,若企业能因地取材,寻找到廉价的沉淀剂,如含镁或者含磷废水,以废制废,综合利用,则可大大降低处理成本。若单独添加沉淀剂,废水沉淀后多余的镁和磷残留,不仅处理成本增加,而且引入磷污染物,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生成的铵镁沉淀物因有可能夹带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可否作为复合肥料使用还需进一步研究,其应用价值还有待开发。因此,MAP法要广泛应用于生产中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廉价的沉淀剂净化铵镁沉淀物,达到复合肥料的使用标准,推广应用
高氨氮废水
常用空气作载体(若用水蒸气作载体则称汽提)。吹脱塔常采用逆流操作,塔内装有一定高度的填料,以增加气—液传质面积从而有利于氨气从废水中解吸。常用填料有拉西环、聚丙烯鲍尔环、聚丙烯多面空心球等。废水被提升到填料塔的塔顶,并分布到填料的整个表面,通过填料往下流,与气体逆向流动,空气中氨的分压随氨的去除程度增加而增加,随气液比增加而减少。pH是影响游离氨在水中百分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当pH大于10时,离解率在80%以上,当pH达11时,离解率高达98%。
优缺点
吹脱法、汽提法其工艺简单,效果稳定,投资较低;但能耗大,处理成本高,处理成本约20~30元/吨水。出水氨氮大约为50~200mg/L,无法达到排放要求,必须增加后续的深度处理才能达标排放。其吹脱出的氨气采用水淋洗吸收,氨水浓度低(1%左右),回用价值低,易挥发,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使用硫酸等酸性溶液吸收,生成硫酸铵等其他铵盐,需做进一步的处理,工艺流程较长,必定增加投资成本,且zui终生产的硫酸铵产品,价格低廉,销售困难。
该方法投资成本及运行成本处于中等水平,但是回收的氨水浓度较高,可根据企业情况选择回用于生产,也可以外售。其氨水回用或者外售盈利的本可以抵消工艺设备的运行成本,且出水效果较好,氨氮浓度可降至10mg/L以下,省去为了达标排放而进行二次脱氨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其缺点就是为了保证出水达标,其出水pH必须控制在10以上,造成的浪费,还必须加酸回调至中性,才能达标排放。另外,此方法尤其适用于氨氮浓度7000mg/L以上的高浓度氨氮性废水,否则氨氮浓度低,同等条件下其回收的氨水较少,氨水回用或外卖的效益低,整体的运行成本就会上升。
(3)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目前,北京、深圳等城市都采用了这一技术处理生活污水。云南省澄江县抚仙湖边的马料河湿地工程于2003年10月建成运行,每天可净化污水4万多立方米,净化后的水质优于地表水三类标准。有关研究表明(P1-8),在进水污染物浓度较低的条件下,人工湿地对BOD5的去除率可达85%~95%,对CODcr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对磷和氮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0%和60%。
(4) 土壤渗滤技术
地下土壤渗滤法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八五”、“九五”期间的研究表明,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利用地下土壤渗滤法处理生活污水是可行的,且出水能够作为中水回用[16](P111-119);1992年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对地下土壤毛管渗滤法处理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和绿地利用进行了研究(P4-7);清华大学在2000年国家*重大专项中,首先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地下土壤渗滤系统(P57-61),取得了良好效果:对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均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和稳定性,CODcr、BOD5、NH3-N和TP的去除率分别大于80%、90%、90%和98%。
无动力、地埋式厌氧处理系统、雨污分离管网输送集中处理和生物投菌治理污水等技术方式应用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尝试,也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城市污水消毒标准
铵镁沉淀法
a、原理
在弱的情况下,向含高浓度氨氮的废水中加入含Mg2+和PO43-的药剂,使污水中的氨氮和磷以鸟粪石(铵镁)的形式沉淀出来,同时回收污水中的氮和磷。其反应过程如下:Mg2++NH4++HPO42-+6H2O→MgNH4PO4˙6H2O+H+(KSP=2.5×10-13,25℃),理论上,每去除1gNH4+-N就有17.5gMgNH4PO4˙6H2O沉淀生成。
b、该反应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合适的镁盐、盐、适当的pH。多选用MgCl2˙6H2O和Na2HPO4˙12H2O作为沉淀剂,铵镁为性盐,在pH>9.5的溶液环境中,结晶会溶解。因此控制好反应pH至关重要。
气态膜法
气态膜,又称支撑膜,膜吸收。目前已应用于水溶液中的挥发性反应性溶质如NH3、CO2、SO2、H2S、Cl2、Br2、I2、HCN、、酚的脱除,回收富集和纯化。气态膜具有比表面积,高传质推动力,操作弹性大,氨氮脱除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势。气态膜脱氨技术采用疏水性的中空纤维微孔膜作为含氨废水和吸收液的屏障,这时膜一侧是待处理的氨氮废水,另一侧是酸性吸收液,疏水的微孔结构在两液相间提供一层很薄的气膜结构。废水中游离态的NH3在废水侧通过浓度边界层扩散至疏水微孔膜表面,随后在膜两侧NH3分压差的推动下,NH3在废水和微孔膜界面处气化进入膜孔,然后扩散进入吸收液侧与酸性吸收液发生快速的不可逆的反应,从而达到氨氮脱除的目的。
高浓度氨氮废水生物膜又是微生物高度密集的物质,在膜的表面上和内部生长繁殖着大量的微生物及微型动物,形成由有机污染物 →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组成的食物链。生物膜是由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和其他一些肉眼可见的生物群落组成。其中细菌一般有:假单苞菌属、芽苞菌属、产杆菌属和动胶菌属以及球衣菌属,原生动物多为钟虫、独缩虫、等枝虫、盖纤虫等。后生动物只有在溶解氧非常充足的条件下才出现,且主要为线虫。污水在流过载体表面时,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并通过氧向生物膜内部扩散,在膜中发生生物氧化等作用,从而完成对有机物的降解。生物膜表层生长的是好氧和兼氧微生物,而在生物膜的内层微生物则往往处于厌氧状态,当生物膜逐渐增厚,厌氧层的厚度超过好氧层时,会导致生物膜的脱落,而新的生物膜又会在载体表面重新生成,通过生物膜的周期更新,以维持生物膜反应器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