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医院污水处理装置
医院污水处理设施我们有,现货。
订货:
当天定金到账、当天就可以发货。
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仅售25999元,公司送货上门、安装我们负责。
载体固定法主要是利用固定微生物技术将游离的硝化菌利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固定于选择性的载体上,使其在载体上生长繁殖,从而达到硝化菌高度集中的目的。此法的主要优点有:
可以减小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污泥量,从而减少污泥的处理成本等,同时也可避免二次污染,固定于载体活性污泥中的硝化菌更加稳定,不易流失。缺点主要有:固定过程繁琐,工艺操作复杂、固定周期不确定等。载体固定法在国内外的研究也较多,主要运用于污水处理中脱氮方面的研究。
小型医院污水处理装置一体化现场实图
纯菌扩大培养法是利用生物分离提取技术,首先获得硝化菌纯菌株,然后依据硝化菌的生物学特征以及营养生理特点,在硝化菌zui适宜的生长环境条件下进行纯化培养。纯菌扩大培养法主要优点为:
纯度高、浓度高、培养周期短、在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硝化菌的高密度培养、对污染物具有较强的特定性,在扩大培养过程中。
每毫克分子氧可消耗易生物降解的COD3mg,致使聚磷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难以达到预计的除磷效果。厌氧区要保持较低的溶解氧值以更利于厌氧菌的发酵产酸,进而使聚磷菌更好的释磷,另外,较少的溶解氧更有利予减少易降解有机质的消耗,进而使聚磷菌合成更多的PHB。
而在好氧区需要较多的溶解氧,以更利于聚磷菌分解储存的PHB类物质获得能量来吸收污水中的溶解性磷酸盐合成细胞聚磷。厌氧区的DO控制在0.3mg/l以下,好氧区DO控制在2mg/l以上,方可确保厌氧释磷好氧吸磷的顺利进行。
生物除磷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pH值、厌氧池DO、厌氧池硝态氮、泥龄、RBCOD含量、糖原。
一般情况下,再生污水同其它清净水源相比存在以下特征:
(1)总溶解性固体较高;
(2)COD、BOD5浓度高;
(3)氨氮浓度高;
(4)细菌群落数量多,悬浮物浓度较高。
总溶解性固体高时会使系统的腐蚀倾向增大,其中的钙、镁离子含量高时可能产生结垢;当补充水的有机物浓度(COD,BOD5)和氨氮浓度较高时,微生物可能在循环系统内大量繁殖,进而产生微生物粘垢,如粘垢粘附在管壁或换热器壁上,会产生局部的腐蚀;如补充水中异养菌群数量大,则相当于为系统中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大量的接种菌群,为微生物粘泥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为此在污水回用工程中应对上述指标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BOD5/COD值越大,废水可生化性评度越高,厌氧和缺氧条件下是利用厌氧菌消化废水中的有机物,而达到净化。抗生素废水中,因抗生素一身就是很多的细菌、真菌,也能消化废水中的有机物,而达到净化。一般认为此比值大于0.3的污水,才适合于采用生物处理。BOD5/COD指标是5日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的比值,是污水可生化降解性的指标。
公式表示为BOD5/COD=(1-α)×(K/V)式中:
(α为生化难以降解部分CODNB与COD之比;K为BOD5与zui终生化需氧量BODU之比,为常数。)从式中可以看出BOD5/COD值随α增大而减小,故这一比值可反映污水可生化降解性的功能。通常以BOD5/COD=0.3为污水可生化降解的下限。
RBCOD(易降解COD)
研究表明,当以乙酸、丙酸和甲酸等易降解碳源作为释磷基质时,磷的释放速率较大,其释放速率与基质的浓度无关,仅与活性污泥的浓度和微生物的组成有关,该类基质导致的磷的释放可用零级反应方程式表示。而其他类有机物要被聚磷菌利用,必须转化成此类小分子的易降解碳源,聚磷菌才能利用其代谢。
糖原是由多个葡萄糖组成的带分枝的大分子多糖,是胞内糖的贮存形式。如上图所示聚磷菌中糖原在好氧环境下形成,储存能量在厌氧环境下代谢形成为PHAs的合成的原料NADH并为聚磷菌代谢提供能量。主要缺点为:与纯菌扩大培养法相比,富集速率缓慢,富集周期较长、硝化菌的浓度较低、储存成本较高。
硝化菌是一类具有硝化作用的自养化能细菌,包括亚盐菌(AOB)和盐菌(NOB)两个生理菌群,硝化菌世代周期长,对溶解氧、水温、物质敏感。在常见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中含量较低,但在脱氮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脱氮过程中没有硝化就无法进行反硝化脱氮,因此硝化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城市污水厂以及村镇污水处理项目站点能否正常运行和能否出水达标。
地埋式
相关研究表明,石油化工二级处理的污水经深度处理后(COD平均为44mg/L)回用于循环水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状况与自来水相近,没有出现大量繁殖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回用水中有机物不易被微生物降解,即不能作为微生物代谢的碳源,因此不必对回用水的COD提出过高的要求,建议采用40mg/L。对于BOD5,由于可钟作为微生物质,建议采用较低值5mg/L。关于氨氮指标,国内外有二种建议值,即3mg/L和1mg/L,建议采用1mg/L。研究表明,对于深度处理后的回用水,即使补充水中异养菌群数量很大,同自来水作补充水相比,并没有产生微生物的大量增殖,采用合适的杀菌剂*可以控制,而且污水回用处理中,混凝沉淀+过滤作为zui本操作单元,在去除悬浮物的同时可以将大量的细菌去除,因此对异养菌数目不必提出专门的控制指标。
公司主要客户聚集地: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沧州、衡水、邯郸、邢台、山西、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山东、济南、淄博、聊城、德州、滨州、济宁、菏泽、河南。郑州、新乡、鹤壁、安阳、焦作、濮阳、开封。
3、污水回用处理方法
在污水回用处理中,除盐工艺由于成本高很少涉及,此处不作分析,悬浮物、浊度和石油类可以通过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去除并达标,因此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COD和氨氮的去除,下面仅就这二个问题进行讨论。
BOD5可间接表示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COD表示废水中还原性物质的含量(包括有机物和无机性还原物质)。一般采用BOD5/COD的比值可以初步判断废水的可生化性:当BOD5/COD>0.45时,生化性较好;当BOD5/COD>0.3时,可以生化;当BOD5/COD<0>
污水系统硝化功能崩溃后,需从其他生化处理单元投加新的活性污泥,时间长、工作量大,而通过投加富集的硝化菌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减轻崩溃后的硝化系统对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影响。此外硝化菌富集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污水处理系统崩溃和低温的快速启动的工程以及水产养殖的应用中,硝化菌富集技术逐渐成为水处理方向和水产养殖方向的研究热点,因此对硝化菌富集技术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以目标污染物为*的氮源,经过反复的筛选和训化后,可以达到高效降解目标污染物的目的。
缺点为:工序较多,操作复杂、菌种单一,在实际投加应用中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与土著微生物竞争过程中表现出不相容性,可能被逐渐取代、富集成本较高。目前国内纯菌扩大培养法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应用于处理特定目标污染物或能适应特定条件的硝化菌以及水产养殖等方面的研究。
吹脱法污水处理
而对于村镇污水处理来说,除了需要增强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硝化能力外,还有哪些环节需要特别注意呢?在在9月21-23日于云南昆明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暨首届村镇环境科技产业联盟论坛”上。
目前,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通过延长污泥龄(SRT)来维持硝化菌的生长和繁殖,但SRT的延长,势必会导致曝气池和二沉池的池容扩大,增加基建费用。此外,工业企业偷排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偷排废水具有成分复杂、含难降解污染物多、毒性大等特点,硝化菌的硝化活性将受到抑制,导致污泥性状变差,出水氨氮浓度升高。
活性污泥富集法
活性污泥富集法是以活性污泥中的硝化菌为富集菌种,在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如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厌氧好氧法A/O、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CASS)、膜生物反应器(MBR)等运行条件下,通过控制硝化菌生长环境中的pH、温度、溶解氧DO、营养物质等条件,逐渐提高进水的基质负荷来刺激硝化菌的生长,从而实现活性污泥中的硝化菌的富集。
目前国内外对活性污泥法的研究较为成熟,中试水平的研究也有很多,主要运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硝化强化等方面。对于补充水总溶解性固体,各企业的控制标准不一,低者500mg/L,高者1000mg/L,石化企业一般控制在较低范围内,也有研究[1]表明,弟溶解固体在850mg/L左右时,循环冷却系统仍可稳定运行,建议循环系统补充水总溶解固体的上限值采用1000mg/L,超出此值应采取除盐措施。关于COD标准,美国水污染控制协会建议值为75mg/L,我国研究人员提出一类标准为40mg/L,二类标准为60mg/L,还有些企业提出20mg/L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