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Z-AO-10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污水设备大量生产销售,出水必须达标喽。
感兴趣可随时:咨询奥。
一体化地埋式设备、二氧化氯发生器、加药装置、气浮机现货供应。
全国销售、全国都有安装及售后人员,请放心购买使用。
活性污泥及活性污泥法的概念
向生活污水中注入空气进行曝气,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污水中即生成一种絮凝体,是一种黄褐色的絮绒颗粒状,主要是有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构成,它易于沉淀分离,并使污水得到澄清,这就是活性污泥。利用污水中的有机质为基质,在DO(溶氧)存在的条件下,即人工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该方法的运行条件要求具有良好的活性污泥和充足的氧,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20~100cm2/mL,99%以上含水率。
WSZ-AO-10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原理及流程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向生活污水中不断注入空气,维持水中足够的溶解氧,一段时间后污水中形成一种絮凝体—活性污泥,其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构成,易于沉淀分离,使污水澄清。活性污泥法就是以悬浮在水中的活性污泥为主体,在微生物生长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和污水充分接触,使污水净化。其主要构筑物是曝气池和二次沉淀池。需处理的污水和回流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成为悬浮混合液,沿曝气池注入压缩空气曝气,使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并供给混合液足够的溶解氧。这时污水中的有机物被活性污泥中的好氧微生物分解,然后混合液进入二沉池,活性污泥与水澄清分离,部分活性污泥回到曝气池,继续进行净化过程,澄清的水排放。由于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不断增长,部分剩余污泥从系统中排出,以维持系统稳定[3-4]。
2生物膜法处理污水
2.1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发展进程
生物膜法是一种古老又在不断发展中的处理技术,年德国科学家发现生物过滤作用,1865-1893年英国将污水喷洒在粗滤料上,作为膜生物反应器的生物滤池问世,20世纪二三十年代建造了许多生物膜反应器,四五十年代生物滤池逐渐被活性污泥取代的趋势,70年代新的反应器以*的优势受关注。
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是向垃圾渗滤液中投加某种化学物质,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沉淀,再加以分离从而达到处理目的.可去除垃圾渗滤液中90﹪~99﹪的重金属,同时去除20﹪~40﹪的COD。在化学沉淀法中鸟粪石沉淀法应用较为广泛,就是向垃圾渗滤液中投加Mg2+、PO43-及碱性药剂,使之与某些物质反应生成沉淀。李亚峰等研究的混凝和化学沉淀法联合处理垃圾渗滤液,通过投加混凝剂预处理,再加入一定量的*和*反应,经测定COD的去除率达到了52.5﹪,而且其沉淀还可以作为堆肥、花圃的土壤等。化学沉淀法操作简单,而且可以用来处理高浓度的渗滤液,但其对COD的去除率较低,通常用来对渗滤液进行预处理.另外,因成本原因投加的一些价格低廉的化学药剂如氧化钙而形成沉淀物,目前尚无较好的处理方法,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对其在工程上的应用和以后的可持续发展都存在巨大的负面作用。
(1)毛粗纺染色废水处理,
流程中格栅一般设置两道,一道采用固定式格栅,另一道采用自动清理回转式格栅。调节池停留时间8-10小时,COD去除率8%-10%,一般多采用预曝气方式,预曝气强度应不影响后续厌氧水解池的溶解氧限值。厌氧水解酸化池停留时间4-6小时,池体1/2-2/3装设填料,COD去除率为20%-30%。生物接触氧化池停留时间6-8小时,可以采用二段法或多段法,内置半软型填料。气水比(8-12):1,COD去除率为50%-60%。沉淀池沉淀时间2.0小时,小水量时采用竖流沉淀池。
曝气生物滤池BAF停留时间0.5-1.0小时,气水比(2-3):1,COD去除率为40%-50%,色度去除率为40%-60%。BAF池需设有冲洗设备,填料建议采用多孔陶粒。光化学氧化池停留时间0.5-1.0小时,COD去除率为50%,色度去除率为80%。
混凝沉淀池投药以聚合铝为主,停留时间2.0小时,其中混凝时间应保证20分钟,COD去除率40%,色度去除率40%。也有采用铁阳析电解处理的,处理时间0.5-1小时,脱色率50%左右,COD尚可进一步削减。根据排放标准不同,废水可以由不同部位排放。
正常使用是指设备已经投入过正常使用,因其他原因中断停止使用超过二天以上再次使用,应*行滤料的反冲洗和正洗不少于一次,冲洗时间和次数可根据滤出水效果酌情增减。
在90余年的史中,随着在实际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和技术上的不断革新,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在对其生物反应和净化处理深入研究探讨的基础上,活性污泥法在生物学、反应动力学的理论方面和工艺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能适应各种条件的工艺流程。目前,活性污泥法是生活污水、城市污水和机械工业废水处理中较常用的工艺。就目前形势来看,活性污泥法的发展方向正向着大型、超大型化和微型化、高效节能化、多功能化、运行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混凝是污水深度处理中传统而有效的技术。Matilainen等深入研究了混凝对二级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机理,认为对于大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物,主要依靠电中和脱稳达到去除目的;对于难以形成絮体的小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物,依靠絮凝生成的金属氢氧化物絮体的吸附能力去除。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者采用混凝技术处理城市二级出水中色度的研究结果。混凝技术的脱色效果较好,整体去除率在50%左右。所需混凝剂和助凝剂一般投加量约为10mg/L,也有个别达到了100~400mg/L,造成此类偏差的原因,可能是混凝剂种类、操作工艺和水质上的差异。混凝剂种类是决定混凝效果的关键因素。铝盐和铁盐是两种研究较广泛的混凝剂,而且其中以氯化铁和聚合氯化铝(PACl)较为常用。许多研究者对比了这两种混凝剂,有研究者认为,铁盐混凝剂的效果要优于铝盐,并且受低温影响要小。但也有观点认为,Al3+可以为某些致色物质上的发色基团提供配位空间,脱色效率较铁盐更高,并且铁盐在使用时会由于过量导致色度升高,所以优先选用铝盐。投加助凝剂可有效提高混凝剂的脱色效果,其中以活性硅藻土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是应用较广泛。前者可以增强PACl在水中的架桥作用,后者由于带正电,可以辅助混凝剂电中和大部分带负电的有机物,从而起到强化作用。改进操作条件是另一个提高混凝效果的途径,由于二级出水中有机物胶体稳定性高,浓度相对较低,经混凝后絮体小而分散,不利于形成大的颗粒而沉淀去除。孙力平等采用泥渣回流技术增加絮体的碰撞概率,而且回流的泥渣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机械强度,可充分发挥吸附架桥的作用。也有许多研究者用过滤代替混凝来解决絮体碰撞困难的问题,即微絮凝过滤工艺,不仅简化了流程和运行费用,还提高了出水水质。混凝剂投加方式上,除了传统的外部投加,还可以采用电化学的方法投加,如电混凝法。
对于废冷却液来说,由于受大量表面活性剂作用,使得乳化液的稳定性非常高,一般的混凝沉淀法和混凝气浮法对它的处理效果都不甚理想。对于这种含油乳化废液来说,破乳是处理的关键技术。目前常用的破乳方法有混合法、凝聚法、化学絮凝气浮法、酸化法、破乳+Fenton试剂以及超滤法等,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处理方法,如电磁吸附法、电化学处理法、生物法、粗粒化法、化学氧化法等,它们或多或少存在着工艺复杂,处理不*,运行费用高和管理要求高等缺点。化学氧化法是将某种氧化剂加入污染物中,使其同有害物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有选择地改变有毒有害物质的形态,使之转化为无毒无害或毒性较小的物质。用化学氧化法处理废水是水处理的一个新动向,通过氧化可以将水中不同的复杂化合物转变成简单化合物,如果氧化*,那么终产物可为H2O和CO2,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故在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压力式一体化净水装置的主要设备为一卧式圆柱形密封容器,内设絮凝反应、沉淀段、净化过滤段、杀菌消毒段,水源水靠取水泵压力或高位水源压差重力送入设备絮凝反应、沉淀段,该段内置特殊的多面体空心球,回流折板,源水在该段获得与絮凝剂充分的反应并形成絮凝沉淀,澄清水返流至净化过滤段过滤后进入杀菌消毒段与消毒剂消毒后制出合格的生活饮用水。
吸附预处理是利用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强的吸附剂吸附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再通过超滤膜截留吸附剂颗粒,协同处理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并降低膜污染.粉末活性炭是目前应用广泛、研究深入的吸附剂.据报道,粉末活性炭吸附和超滤组合工艺不仅对腐殖酸等溶解性天然有机物和土臭素、二甲基异*、藻毒素等藻类代谢产物具有很高的去除效能,而且还能高效地去除阿特拉津、二氯代苯等残余,以及对内分泌干扰素具有很高的去除效能,有效地提高了饮用水安全性.但是,在粉末活性炭吸附预处理对超滤膜污染影响的问题上,目前还没有*的结论.粉末活性炭影响膜污染的机制主要有:吸附溶解性有机物降低污染负荷、形成孔隙大的粉末活性炭滤饼层阻止有机物和膜接触以及粉末活性炭表面微生物的有机物降解作用.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都支持粉末活性炭吸附可以缓解膜污染.在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吸附对腐殖酸引起的膜污染的影响,发现投加粉末活性炭可以吸附有机物,减少有机物与膜的接触,从而降低膜污染。
净水器主要设计参数
(1)原水浊度≤3000mg/L,净水出水浊度≤1mg/L;
(2)沉淀区设计表面负荷7-8m3/h.m2
(3)过滤区设计滤速5-7m/h,滤池冲洗强度14-16L/S.m2;
(4)冲洗历时t=4-6min(可调),总停留时间T=40-45 min;
(5)滤料:
采用石英砂,其中卵 石垫层粒径为 (δ2~4mm) 150 mm(δ5~12mm)150mm;过滤层粒径为δ0.5-1.2mm,层高800 mm;
2、性能特点
(1)、一体化设备、占地面积小,安装维修简单方便。
(2)、体积小、效率高、能耗低、运行成本低。
(3)、适用范围广,无论是地表水,地下水都能适用,特别适合农村安全饮用水建设项目。
(4)、易实现全自动运行控制,无需建泵房,运行费用低,节省投资。
(5)、制水品质高,无二次污染。
混凝沉淀法
混凝法是向废水中投放化学混凝剂,使废水中的一些污染物由溶解状态或胶体状态变为凝胶状态,集结为絮体,絮体吸附、捕集悬浮物并集结沉淀下来.混凝剂一般有铁系和铝系的盐类.还有石灰、碳酸镁、高岭土和膨润土等.另外,还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PAM)和聚苯乙烯磺酸钠(PSS)等.在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与方法中,混凝的方法是常用、经济、重要的方法,常用于预处理,使渗滤液中的有机大分子物质混凝沉淀,进而降低有机负荷,有利于下一步处理.李亚峰等采用混凝—MAP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并在此条件下确定混凝—MAP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佳试验条件,使COD的去除率达到62.3﹪。利用PAC与PFS复合混凝/沉淀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探讨了混凝剂投加比例、pH值、PAM用量、温度、化学药剂投加比等因素对混凝沉淀法的影响.结果表明,COD的去除率达59.29﹪以上.混凝沉淀法渗滤液中COD有一定去除效果.但混凝剂投入过多也会造成污染,而且无论是采用何种混凝剂处理垃圾渗滤液,COD的去除率一般都在30﹪~60﹪.所以在实际的应用中常采用混凝沉淀法预处理,再用另外的方法进行处理,以达到对COD的去除效果。
SDJ系列净水器是以江、河、湖等地面水为水源,采用“波形板水力反应” 、“集泥槽式异向流波形斜板沉淀” 、“双层滤料压力式滤池过滤”等新工艺,将反应﹑沉淀﹑过滤三个主要净水工艺组合成一体的中小型净水设备,是我公司开发出的新型一体化高效净水处理设备。
1、设备特点:
1)、该净水器具有净水时间短﹑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投资省﹑上马快等优点。
2)、净水器无机械运转部分,并具备自身反冲洗装置,不需另外配备反冲洗水泵。操作管理简便,对原水浊度与水量有较好的适应性。
3)、本设备为低级压力容器,工作压力≤0.05MPa出水压力≥0.02MPa。
4)、可根据用户需要实现手动或自动,电器集成自动化可全程电脑控制,全面实现人机对话。除了对水泵和加药系统的管理外,设备从进水,混凝,沉淀,过滤,反冲洗,排污等均自动进行,不需要人工操作。
5)、本设备主体为优质碳钢制作,设备内层碳钢采用饮用水处理无毒环氧树脂防腐,外层碳钢采用优质防腐漆防腐,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