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医院污水处理装置
我公司生产的中水处理设备有10t/d,30t/d,50t/d,80t/d,100t/d,120t/d,150t/d,200t/d等规格(其他规格可以按照客户要求定做)。规格齐全,价格公道,售后服务完善
目前国内外应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处理技术比较多, 名称也多种多样, 但从工艺原理上通常可归为两类: *类是自然处理系统。利用土壤过滤、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的原理, 又称为生态处理系统, 常用的有: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等; 第二类是生物处理系统, 又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是通过动力给污水充氧, 培养微生物菌种, 利用微生物菌种分解、消耗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 常用的有: 普通活性污泥法、AO 法、
有条件的村庄,在山区, 大部分村庄地形高低错落不平, 村庄靠近河道, 且较为分散, 污水难以集中收集。个别平原区的村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集中收集导致管线埋设过深。这时村庄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分区收集生活污水, 每个区域污水单独处理。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农田灌排渠道与附近的荒地、废塘、洼地和沼泽地等, 建设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壤经常处于饱和状态、生长有象芦苇、香蒲等沼泽生植物的土地上, 利用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微生物的作用, 并经过多层过滤, 来达到降解污染既节约了宝贵的公路用地,又满足了相关环境要求。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器的诸多优点,因此其逐渐成为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生活污水处理选择的设备之一。净化水质的目的, 它是一种充分利用地下人工介质中栖息的植物、微生物、植物根系, 以及介质所具有的物理、化学特性, 将污水净化的天然与人工处理相结合的复合工艺。
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是新农村污水处理中zui常用的一种处理技术。降低服务区运营成本,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我国中国台湾地区在高速公路附属的服务区建设发展方面拥有成熟的经验。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众多, 各有优缺点, 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仔细论证和比选, 注重经济适用。
生物处理法就是通过风机等设备给污水输氧, 培养生物菌种和微生物, 通过菌种和微生物把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分解为无污染的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少部分合成为细胞物质, 促使微生物增长, 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 使污水得以净化排放。生物处理法和自然处理系统比较, 占地面积小, 抗气候等外界影响的能力强,建设的地点选择范围大, 处理稳定, 处理效率高。但基建投资、运行成本要高于自然处理系统。
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生活污水厌氧生物法的开发和研制工作, 许多形式各异的无动力或微动力的低能耗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得到应用。如无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采用无动力厌氧生物膜技术, 工艺流程简单, 不耗能, 全部埋于地下, 也无需专人对进水负荷的适应性强, 能耐受冲击负荷, 净化出水水质良好、稳定。缺点占地面积大, 易受气候影响, 表面径流的臭味比较大。管理。与好氧生物处理相比, 无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技术设备的基建投资略高于好氧处理,无日常运行费用的支出。
太原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操作规程厌氧生物法目前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位于台中的清水服务区,近年来在中国台湾13个服务区的营运排名为*名,每天旅客众多,服务区公共设施完善,设有污水处理厂,污水经过处理回收后,用于绿化灌溉、洗车用,为服务区节省了大量的水费。主要表现在生物处理效率较低, 尤其表现为氮磷去除率很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在2006年新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中,很多污水处理站未设调节池。农村污水特点之一就是水量变化大,白天几个时段集中排水,夜间基本没有排水。不设调节池使水量、水质都难以有效调节,水量大时,一方面由于污水没有出路, 只能直排,另一方面污水处理系统必须根据水质变化情况, 不断调整运行参数, 增加了管理难度。
该污水处理工艺,是在传统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常规该污水二级生物处理工艺主要有:氧化沟技术、SBR 工艺(系列)、BAF工艺、A2/O工艺、接触氧化工艺等。
(1)、物理处理相对简单,处理费用低,但处理效果较差,只能作为 部分预处理,不能单独实现对医疗污水的达标处理。
(2)、化学处理,因其高昂的处理费用及复杂的处理方法,且很大一 部分为污染物转移,只在特殊情况下对高难度污水处理时才使用。
(3)、生物处理,生物处理作为清洁、低能耗的处理方法,逐 渐得到重视,应用十分普遍广泛。其主要利用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利用厌氧、兼氧、好氧菌群去分解消化有机物,实现污染物的*处理。
实际应用的生物处理工艺,有厌氧、兼氧、水解、活性污泥、SBR、接触氧化、氧化沟等,原则上采用各种生物处理工艺组合都可以实现达标排放,只是一次性投资与运行费的差别较大,即技术经济效益存在较大的差别。
同时,不同的设计人员和治理公司,对同样工艺单元的应用也存在很大的差异,zui终造成处理效果与投资效果(工程投资与投资目的相比较)的差异也非常大。
但无论采用什么生物处理工艺,都必须注意三点:①、预处理工艺预,应充分重视选择有效的预处理工艺,以尽量降低进入生物处理设施的悬浮物的含量,以保证生物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达标运行。②、单元与匹配,同样的工艺单元,由于应用人员技术熟练程度的不同,效果是千差万别的,一个良好的处理系统,必须做到单元、系统匹配。③、投资效果,即工程投资与投资目标要有一个合理比较。一般地说,只要工程投资许可,所有的污水都可治理到达标排放,一个好的治理方案,应该做到投资比较节省、运行费用低、操作简便、使用年限合理。
在我国,每年倾倒自然水体中的污水有428.4亿t,这些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就达1406.5万t,有50%的城镇因污染造成饮用水源不符合饮用标准,在320多个大中城市中有200多个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5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尤其是我国北方城市情况更加严重。水污染所致的缺水量占总缺水量的60%~70%,因缺水而影响工业总产值达2300多亿元。对于缺水城市而言,仅仅依靠增加水量,并不能有效地解决缺水问题。因此,城市污水的回用就显得比开发建设新水源更重要。
城市废水回用就是将城镇居民生活及生产中使用过的水经过处理后再进行回用。其回用又有两种不同程度的回用:一种是将污废水水原处理到饮用水水源程度,而另一种则是将污废水水源处理到非饮用水水源程度。对于前一种,因其投资较高、工艺复杂,非特缺水地区一般不常采用,多数国家则是将污废水处理到非饮用的程度,在此引出了中水概念。中水的概念起源于日本,主要是指城市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的杂用水,其水质介于清洁水(上水) 与污水(下水)之间。中水虽不能饮用,但它可以用于一些对水质要求不高的情况。中水回用就是利用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过的优质杂排水,经过一定的再生处理后,应用于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生活杂用水及补充地下水
地埋式医院污水处理装置
污水处理设备设计方案
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经过上述工艺比较,本污水主要工艺过程设计如下:医院医疗废水由排污管道汇总经过一道格栅,去除水中较大的悬浮、漂浮物和带状物,上清液重力流入自流进入调节池,调节池调节污水的水量和水质。调节池出水提升进入A級生化池(缺氧池)和O级生化池(好氧池)进行生化处理。本工程污水中有机成份较高,BOD5/CODcr≈0.47,可生化性很好,因此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大幅度降低污水中有机物含量是***经济的。由于污水中氨氮及有机物含量较高,特别是有机氮,在生物降解有机物时,有机氮会以氨氮形式表现出来,氨氮也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控制指标,因此污水处理采用缺氧好氧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即生化池需分为A級池和O级池两部分。在A級池内,由于污水中有机物浓度较高,微生物处于缺氧状态,此时微生物为兼性微生物,它们将污水中有机氮转化为氨氮,同时利用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将NO2--N、NO3--N转化为N2,而且还利用部分有机碳源和氨氮合成新的细胞物质。所以A級池不仅具有一定的有机物去除功能,减轻后续O级生化池的有机负荷,以利于硝化作用进行,而且依靠污水中的高浓度有机物,完成反硝化作用,***终消除氮的富营养化污染。
污水处理设备使用方法
污水处理工艺目前仍在应用的有一级处理、二级处理、深度处理,但国内外***普遍流行的是以传统活性污泥法为核心的二级处理。二级处理的任务是大幅度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以BOD为例,一般通过二级处理后,废水中的BOD可去除80~90%,如城市污水处理后水中的BOD含量可低于30毫克/升。需氧生物处理法的各种处理单元大多能够达到这种要求。
污水处理的方法要根据污水水质、污水水量及出水水质标准等进行选择。医院污水处理设备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分为化学处理法、物理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三类。
(1)化学处理法 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去除废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废水处理法。在化学处理法中,以投加药剂产生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处理单元是:混凝、中和、氧化还原等;
(2)物理处理法 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废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废水处理法,可分为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和筛滤截留法等。属于重力分离法的处理单元有:沉淀、上浮(气浮)等,相应使用的处理设备是沉砂池、沉淀池、隔油池、气浮池及其附属装置等。
(3)生物处理法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液、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的废水处理法。根据作用微生物的不同,生物处理法又可分为需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类型。
MBR 一个操作过程分五个阶段:进水、反应、沉淀、滗水、闲置。
由于MBR在运行过程中,各阶段的运行时间、反应器内混合液体积的变化以及运行状态等都可以根据具体污水的性质、出水水质、出水质量与运行功能要求等灵活变化。对于MBR反应器来说,只是时序控制,无空间控制障碍,所以可以灵活控制。因此,MBR工艺发展速度极快,并衍生出许多种新型MBR处理工艺。
设计要点:理论上MBR反应器的容积负荷有一个较在的范围,为0.1~1.3 kgBOD5/m3.d,但为安全计,一般取低值,如0.1 kgBOD5/m3.d左右。水位和水位,水位即反应时的水位,水位是指排放工序结束时的水位,水位必须保证在排水在此水位时,沉淀污泥不随上清液而流失。
MBR工艺的主要特点有:出水水质较好;不产生污泥膨胀;除磷脱氮效果好。
其缺点是池容和设备利用率低,占地面积较大、运行管理复杂,自控水平要求高
沉砂池除砂设备操作维护规程
一、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应熟悉沉砂池除砂设备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确保电机电源线连接正确,供给电压正常。
3、开动沉砂池除砂设备前应检查值班记录和PLC控制柜的指示开关。
4、寒冷天气时,真空启动装置的管道系统中的水在使用后必须排干,防止结冻。
5、拨“手动”档位,桨叶驱动装置与砂泵相互独立运行,分别由相应的开关控制开停,逆时针转动为开,顺时针转动为关,通常情况下,桨叶驱动装置应连续运转,砂泵及砂水分离器的工作时间在控制面板中设置;拨“自动”档位,除砂系统内所有设备由桨叶驱动装置开关控制开停,逆时针转动为开,顺时针转动为关;拨“远程”档位,除砂系统内所有设备由中控室控制开停。除砂系统出现的故障排除后应按动“复位”按钮,需要紧急停机时应按动“急停”按钮。
6、开动沉砂池除砂设备时操作人员应在旁观察砂泵的振动和噪音情况,出现问题应立即关机。
7、若要加大进水有机物的分离,应适当调低桨叶的高度,若要加大砂粒及有机物的去除率,应适当调高桨叶的高度。
8、每日监测进出水的流速,确保在0.6~1.06m/s的允许值内。
9、沉砂池集砂斗不应集砂过多,适宜的提砂周期为3~4小时。
10、每次应检查一次各螺栓固定是否正常;各电机的噪音水平及温度是否正常;齿轮箱的噪音水平及温度是否正常,是否有泄露;轴承的噪音和温度是否正常;螺旋输送机的噪音是否正常;电机运行电流是否正常。
配电保护及控制
a)配电 配电方式采用放射式配电。三相动力设备均经断路器、交流接触器和热继电器(带断相保护)控制,单相动力设备均经断路器、熔断器控制;提供短路、过载、缺相和欠压等保护。
照明供电电源从动力照明配电柜中引出单相交流220V。室外照明采用马路弯杆灯;室内照明采用荧光灯,由甲方负责。
仪表电源由控制柜供电。控制柜电源引自动力配电柜。
b)保护 在配电柜电源进线处作重复接地,接地电阻<4Ω。所有动力设备的金属外壳、配电柜、控制柜、电缆桥架和金属保护套管均应与PE线连接,不能与工作零线相混淆。
低压电源进线侧装设置塑壳开关,作为低压母线的短路保护及过电流保护和各回路的后备保护。三相电动机的保护设有断路器/接触器/热继电器组对之进行过载及短路保护;单相电动机的保护设有断路器/熔断器组对之进行过载及短路保护。
c)控制 设备采用现场按钮、配电柜按钮两地手动控制,部分设备可自动控制,按钮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控制方式可通过转换开关来选择。现场手动的开停按钮和控制方式的转换开关安装在现场控制箱上。
所有连续运行的水泵(一用一备),当一台泵出现故障时,另一台水泵可切换投入运行。 间歇运行的水泵不设备用,不工作时检修。
提升泵可由液位控制自动运行。
5、电缆及线路敷设
线路敷设通过穿镀锌钢管埋地敷设。动力电缆及控制电缆由配电柜(或控制柜)经镀锌钢管敷设至各用电设备。
6、自动化控制
根据污水处理工艺生产流程的要求,设置自动控制、调节、安全联锁保护等功能。
膜处理技术
膜分离法是利用特殊膜(离子交换膜、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对溶剂(通常是水)中的溶质或微粒进行分离或浓缩方法的统称。溶质通过膜的过程成为渗析,溶剂通过膜的过程称为渗透。在污水深度处理中常用的膜分离设备有5种。
微滤器(MF)
膜孔径>0.1~5.0μm,工作压力300kpa左右。可用于分离污水中的较细小颗粒物质(<15μm)和粗分散相油珠等或作为其他处理工艺的预处理,如用作反渗透设备的预处理,去除悬浮物质、CODcr、BOD5成分,减轻反渗透的负荷,使其运行稳定。
超滤器(UF)
膜孔径0.01~0.1μm,工作压力150~700kpa。超滤器可分离水中细小颗粒物质(<10μm)和乳化油等;在用于污水深度处理时,可去除大分子与胶态物质、病毒和细菌等;或者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
纳滤器(NF)
膜孔径0.001~0.01μm,操作压力500~1000kpa。纳滤器可截留分子质量为200~500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于分离污水中多价离子和色度粒子,可除去二级出水中2/3盐度、4/5硬度以及超过90%的溶解有机碳和THM前体物。纳滤进水要求几乎不含浊度,故仅适用于经过砂滤、微滤、甚至超滤作为预处理的水质。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⑴ 施工前准备
① 施工前,应对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工程概况、工期质量要求、施工难点及技术要求,明确施工过程中个人应承担的工作责任,对需要持证上岗的人员应进行验证,对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同时施工人员也必须认真阅读领会设计意图,熟悉工艺流程、管道的主要工艺参数(压力、温度、输送介质、腐蚀情况及管材、焊材)、设计说明及施工要求等。对施工图应进行详细审核,各个尺寸、座标、标高是否错误、遗漏,所有管材、阀门及其它管配件与图纸是否相符,详细核对材料表中所列的材料和配件的材质、规格、数量等是否与图纸相符。
② 开工前,对所有施工需用的机具设备进行清点核实、质量检查和试运转。对电动工具还应进行测试。计量器具应检查其是否完好精确,是否在有效期内,起重器具应检查是否安全可靠。
③ 施工前,对施工中需要使用的所有材料都应按GB50235-97和GB50268-97及有关规范进行检查,主要检查材料的外观质量、包装情况,质量保证书与合格证。
④ 根据该工程特点组建施工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技术力量强的施工班组。
⑤ 配备满足项目要求的施工机具及检验合格的计量器具,配备齐全各专业施工班组,按计划配备合格的施工人员,保证整体施工的工期、质量。
⑥ 提供有效的施工技术资料,编制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及作业指导书。
⑵ 管道预制
① 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及施工现场的环境特点,管道预制在现场加工场地进行预制,这样既可以保证工程质量,以改善作业环境,保证施工现场文明施工。
② 管子使用前应按设计要求核对管子的规格、数量和标志,不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的,严禁使用。
③ 管子使用前应有质量证明书,质量证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产品(http://www.chemdrug。。com/invest/)标准号,钢的牌号,炉罐号、批号、交货状态、重量和件数,品种名称、规格及质量等级,产品标准中规定的各项检验结果,技术监督部门的印记;
④ 管道组成件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无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的产品不得使用;
⑤ 管道组成件有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应符合以下要求:无裂纹、缩孔、夹渣、折叠、重皮等缺陷;锈蚀、凹陷及其他机械损伤的深度,不超过产品相应标准允许的壁厚负偏差;螺纹、密封面、坡口的加工精度及粗糙度应达到设计要求;有产品标识。
⑥ 管子的切割:管子在切断前移植原有标记,做好除锈防腐,本工程碳钢管预制的切割采用机械和氧乙炔焰相结合的方法,对不锈钢管道切割采用机械和等离子切割相结合的方法,对工程塑料管采用机械切割的方法。钢管切割的质量要求,切口表面平整,不得有裂纹、毛剌、重皮、凹凸等缺陷。切割后的钢管应及时在每一个管段上,用油漆或记号笔标明钢管的材质规格和所使用的位置。
⑦ 焊口组对:管道预制的组对工作,在管道加工钢平台上进行,不锈钢管道应在木质平台上进行。管道的预制应考虑运输和安装的方便,并留有调整活口,预制完毕的管段将内部清理干净,封闭管口,严防杂物进入。
⑧管道支吊架制作,应外形平整美观,焊接牢固,无漏焊、欠焊,裂纹等缺陷,焊接表面应光洁无飞溅物,焊接变形予以矫正,制作好的管架应及时进行除锈处理,并应有标记。
⑶管道的安装
① 管道的安装应具备如下条件:
1)与管道安装有关的土建、金属结构工程经检查合格,满足安装要求。
2)与管道连接的设备找正合格,固定完毕。
3)管道、管件和阀门等已按设计要求对其规格、材质、型号进行核对且质量合格。
4)管道、管件和阀门等内部已清理干净,无杂物,对管内有特殊要求的管道其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② 预制管道应按管道系统号和预制顺序号进行安装。
③ 钢制管道的安装
管道安装的坡向、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的坡度可用支座下的金属垫板调整,但调整合格后必须焊接牢固,管道对口时应检查平直度;管道连接时不得用强力对口、加偏垫或加多层垫等方法来消除接口端面的空隙、偏斜、错口或不同心等缺陷。在管道安装时要注意焊缝的位置,应符合如下要求:
国内外研究人员针对磷的去除开展了大量研究,证实生物除磷+辅助化学除磷是运行稳定、zui为有效一种。城市污水除磷方法。因此,考虑到废水中磷的去除,并结合SBR的工艺特点,拟开发改良型SBR-化学沉淀工艺,为节能省地型城镇污水资源化处理技术提供一种可选择的技术路线。
待释磷过程充分完成后,将一定比例的废水引至化学沉淀池,加铁盐或者铝盐等形成磷(FePO4)、*(AlPO3)等沉淀而达到除磷的目的,在国内外得到广泛使用的水处理技术。与常规的厌氧-缺氧-好氧(A2/O)或氧化沟等污水脱氮除磷工艺相比,SBR具有明显的优点:再次引入一定比例的原水,进入第二个厌氧与好氧交替的循环。增强脱氮效果,zui终实现除碳、脱氮和除磷的达标排放。
由于高速公路沿线设施生活污水排放量小,中国高速公路发展从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实现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到2013年底,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0.4万公里,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一般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器即可满足要求,因此我国不少高(3)运行方式灵活,同时具有除碳和脱氮除磷的功能;速公路开始尝试采用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器来处理服务区的生活污水。
尽管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器在我国高速公路污水处理中应用较多,但它仍然存在设备易腐蚀、动力耗费大、不能应对污水量变化、运行费用高、效果不理想等诸多方面问题,而且由于设备埋于地下,一旦出现设备故障,维修将异常困难。
近年来,运行成本低、管理方便、动力耗费少的污水处理技术逐渐开始得到运用。安徽省高速公路附属场站污水处理采用人工快速渗滤工艺来处理服务区生活污水。云南省在多条高速公路上检验了生态滤料组合工艺在处理高速公路附属场站生活污水方面的有效性。
对比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技术,其明显缺点是不能应对污水量动态变化、动力耗费大、运行管理费用较高及设备易损坏等问题。因此基建成本低、运行效果好、管理方便的污水处理技术就成为当前高速公路环境保护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化学除磷单元减轻了后续生物除磷的压力,解决了除磷和脱氮在泥龄控制和碳源供求等方面相互冲突和制约的问题。
上述方法各有优劣,人工湿地法比较经济,管理方便,但是占地面积较大;砂滤处理系统经济但是量较为有限;蚯蚓生态滤池处理系统中滤池能耗低,高效,可是受到蚯蚓生理活动的影响;集中型污水处理系统效果好,但是生物处理效率较低,尤其表现为氮磷去除率很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管理方便,处理效果也很好,但经济性不高。
农村地区居住相对分散,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千差万别, 可与其他技术组合使用。根据村庄的具体实际来确定污水治理模式。笔者认为, 可以按照以下的次序来选择农村的污水治理模式。
对于靠近城镇的村庄或者靠近城镇污水管网的村庄,所有的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后,送入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适用于距离中心城、卫星城、建制镇的城镇污水管网较近( 5km以内),符合高程接入要求的村庄污水处理。
由于城镇污水处理厂相对运行规范、管理完善,而且污水处理的运行较为经济, 污水处理的效果也更有保障, 有条件的村庄应优先考虑这种污水治理模式。在2006年的新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中, 海淀区门头村和朝阳区高碑店村就将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在2007年的新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中,目前我国服务区污水处理负荷大多是根据服务区的卫生间、餐厅和停车场等的规模估算得出。如果服务区规模设计过大,其污水处理规模也设计过大,导致水处理设施运转费用增加,有的服务区甚至会因为污水太少整套设施不能正常运转。
服务区污水包括常住人口生活污水、采用分段进水的进水方式,保证脱氮效能,采用化学沉淀法作为辅助手段来确保出水磷浓度的达标排放。过往旅客如厕和住宿产生的污水及洗车废水等,其产生量同常住人口及过往旅客密切相关。由于常住人口相对固定,故其产生量与本路段的车流量、车型比及本服务区的车辆驶入率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