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处理10立方米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日处理10立方米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一、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介绍:
鲁盛环保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可根据水质、水量和处理要求定制工艺组合,适应不同场景需求,该设备通常由多个处理单元组合而成,包括格栅、沉砂池、调节池、生化反应池、沉淀池、滤池等,几乎可以完成污水从进水到出水的所有处理过程。这种设备在设计上采用模块化结构,可以根据具体水质和处理量的需求灵活组装,大大提升了其适用性。

二、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技术参数和性能特点:
处理能力:10立方米/小时的处理量。
占地面积:约2平方米。
能耗:驱动电机功率仅为0.75-5.5千瓦,节能效果可达60%以上。
设计特点:立式紧凑设计,自清洁和低堵塞功能,适用于各种污泥处理。

三、一体化污水处理步骤:
预处理:污水首先通过格栅拦截大块垃圾,如塑料袋、树叶等,格栅间隙控制在十毫米左右,每天至少清理两次栅渣,防止堵塞影响后续流程。
调节池:污水自流进入调节池,调节池有效容积设计为总处理量的百分之三十,池底设置曝气装置防止污泥沉积。池内安装液位控制器联动提升泵,当水位达到设定高度时自动启动输送程序。
生化处理:
厌氧池:采用升流式结构,污水从底部进入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池内温度保持在三十五摄氏度左右,配置沼气收集系统,定期检测甲烷浓度确保安全。水力停留时间控制在八小时,池体表面铺设保温材料维持反应温度。
好氧处理:采用推流式曝气池,溶解氧浓度维持在二至四毫克每升。罗茨风机通过微孔曝气盘均匀供氧,每季度检查曝气器堵塞情况。
沉淀和回流:二沉池采用竖流式沉淀方式,表面负荷控制在零点八立方米每平方米每小时。安装刮泥机每两小时运行一次,污泥回流管设置透明观察窗监控回流状态。
消毒:采用二氧化氯发生器进行消毒,投加量根据出水流量自动调节,接触时间大于三十分钟。消毒池设置折流挡板延长水流路径,余氯在线监测仪实时反馈数据。
污泥处理:污泥处理系统包含浓缩池和板框压滤机,含水率从百分之九十九降至百分之八十。干化污泥定期送专业机构检测,符合标准后作为绿化肥料使用。
四、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
安装调试:
打开进水阀门和出水阀门,启动设备进水提升水泵,将污水输送到设备中。当水位达到设备1/2高度时停止进水,打开风机进水阀,开启风机,向接触氧化池内曝气48小时。然后再启动进水提升水泵,将污水加入至设备3/4处,并继续向池内曝气24小时。
用手触摸填料,检查是否有粘状感,观察水体微生物生长情况。当填料上生长出一层橙黄色生物膜时,可以连续向设备输送污水,并逐步增加至设计水量。
运行管理:
定时观察水中微生物生长情况,确保出水堰集水均匀,每隔24小时排泥一次,通过气提方式将二沉池内的污泥提升至污泥池。
根据需要在消毒池内加入消毒剂,使二沉池来水经过消毒剂后达到消毒的目的。
设备调试结束并正常运行后,系统即可进入自动运行状态。
维护保养:
定期检查和维护水泵、风机等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
定期排泥,一般每三个月左右排一次泥即可。
检查填料的涨紧情况,确保其未掉落或松弛。
确保曝气管道布气均匀,避免出现大汽泡或部分爆气盲区。
五、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技术:
A/O工艺
A/O工艺是一种生物处理工艺,包括缺氧和好氧(O级)两个阶段。Aji阶段利用兼氧微生物将污水中难溶解的有机物转化为可溶解性有机物,并通过硝化作用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O级阶段则在较高有机负荷下通过附着于填料上的微生物群落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并在低负荷下通过硝化菌的作用去除氨氮和降低COD值
MBR膜组件技术
MBR膜组件技术结合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能够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清澈透明,适用于绿化灌溉、道路喷洒等市政用途。该技术通过膜分离技术确保出水水质稳定,同时生物处理技术有效去除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氨氮等有害物质
接触氧化法
接触氧化法是一种生化处理技术,通过集成预处理、生化处理和固液分离等多种功能,利用弹性填料作为细菌载体,依靠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该技术结合了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的特点,保持较高的生物量,高效去除有机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