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m3/d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5m3/d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高效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适用于处理规模为5m³/d的生活污水。该设备采用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处理后的出水水质需符合GB/T18920-2002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参数包括格栅、污水调节池、毛发收集器、原水提升泵等,具体参数如格栅的间隙宽度、调节池的曝气量、提升泵的流量和扬程等均有详细规定。该设备适用于生活污水、医疗污水、洗涤污水等多种场景,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维护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灵活性强等特点。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组成:
该设备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调节池:收集和贮存原水,调节水量和水质。
缺氧池:进行缺氧处理,去除部分有机物。
MBR池:采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去除污染物。
中水储池:储存处理后的中水。
格栅、原水提升泵、毛发收集器、回流泵、低噪音鼓风机、抽吸泵、消毒剂投药设备、管道混合器、中水供水泵、转子流量计、电磁阀、膜组件、集水坑潜污泵及水位计、控制电缆和系统控制柜等。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
去除固体废弃物和油脂:污水首先通过格栅去除固体废弃物和油脂。
沉淀分离:污水经过沉淀池分离悬浮物。
水解酸化处理:污水在厌氧槽中通过水解酸化菌种处理,将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
好氧处理:在曝气槽中,好氧菌吸附、吸收、氧化有机物,最终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如CO2和H2O。
消毒处理:处理后的水通过加入次氯酸钠进行消毒,确保水质达标排放。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工艺:
A/O工艺:这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通过厌氧和好氧阶段的交替运行,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A/O工艺具有生物密度大、耐污能力强、动力消耗低、操作运行稳定、维护方便等特点。
MBBR工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MBBR)是一种微动力、低能耗工艺。通过曝气过程中气泡的摩擦和剪切作用,提高氧气的利用率,降低能耗。MBBR工艺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下运行,剩余污泥产量低,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活性污泥法:这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处理技术,通过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活性污泥法操作简单,处理效果稳定,适用于养猪场等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效果:
COD去除效果: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常采用多种成熟的生物处理工艺,如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等。对于生活污水,经过合理设计和正常运行的设备,COD去除率可以达到80%-95%左右,能够将污水中初始较高的COD值大幅降低,使出水的COD含量满足相应的排放标准。
BOD去除效果:BOD反映的是污水中可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含量。在设备内的生物处理单元中,好氧微生物会充分利用水中的溶解氧对BOD所代表的这些可生化有机物进行分解。正常情况下,此类设备对生活污水的BOD去除率能达到90%左右甚至更高,可有效降低污水的生化需氧量,保障出水在这方面符合相关排放或回用要求。
悬浮物去除效果:设备内往往配备有沉淀、过滤等物理处理环节。例如在沉淀池中,污水中的悬浮颗粒依靠重力自然沉降到底部被分离出来,部分设备还会结合过滤装置进一步截留细小的悬浮物。经过这些处理,对生活污水的悬浮物去除率通常可达到85%-95%,使得出水的清澈度明显提高,基本看不到明显的固体杂质,满足排放时对悬浮物含量的限制。
氨氮去除效果:如果设备内设置了具有脱氮功能的工艺,如缺氧/好氧(A/O)工艺等,氨氮去除率一般能达到80%-90%左右,可有效降低氨氮含量,使其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要求。
总磷去除效果:为了去除污水中的总磷,设备会采用化学除磷与生物除磷相结合的方式。生物除磷依靠聚磷菌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的释磷、吸磷过程,化学除磷则是通过投加除磷药剂(如聚合氯化铝等),使磷形成沉淀被去除。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后,对生活污水的总磷去除率大约能达到7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