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m3/h污水处理地埋式设备工艺均能维持正常运行,故操作管理也很简单。通过以上流程的比较,不难看出,生物脱氮工艺本身就是脱氮的同时,也降解酚、氰、COD等有机物。结合水量、水质特点,我们推荐采用缺氧/好氧(A/O)的生物脱氮(内循环) 工艺流程,使污水处理装置不但能达到脱氮的要求,而且其它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
1.5m3/h污水处理地埋式设备
鲁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设计、制造、研发、应用、市场推广于一体的科技企业。
公司专业致力于医院污水处理设备、工业污水处理设备、纯净水设备、工业循环水设备、变频供水设备、游泳池设备、
水景设备、各种水处理系统管道除垢设备、水质净化设备,水质软化设备、直饮水设备等系列环保节能产品的开发生产及水处理系统工程安装。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原理
A/O法生物去除氨氮原理:污水中的氨氮,在充氧的条件下(O段),被硝化菌硝化为硝态氮,大量硝态氮回流至A段,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兼性厌氧反硝化菌作用,以污水中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硝态氮作为电子受体,使硝态氮波还原为无污染的氮气,逸入大气从而达到终脱氮的自的。硝化反应:
NH4++2O2→NO3-+2H++H2O
反硝化反应:
6NO3-+5CH3OH(有机物)→5CO2↑+7H2O+6OH-+3N2↑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A段DO不大于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流程
1.5m3/h污水处理地埋式设备根据污水排放的要求,出水有NH3-N的限制,所以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除了考虑除解有机物外,还考虑到除氮,为达到这个目的,选用工艺成熟、运行可靠的A/O组合工艺。 由于污水排放量及排放浓度变化量较小,因此在污水处理前设置简易细网格栅,用以去除大颗粒的杂物,经格栅去除后的污水进入调节池,调节池用以调节水量及水质,调节池内的污水由潜污泵提升进入后级A/O生化系统,A段为缺氧工段,O段为好氧工段。本工艺采用A/O缺氧、好氧工艺联合处理工艺,将三段氧化流出的一部分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前端,以达到硝化脱氮的目的。 接触氧化池污水按一定的的回流比回流至缺氧池进水端,缺氧池利用空气进行微曝气,在缺氧池内反硝化菌将硝酸盐氮还原成气态氮(N2),控制溶解氧在0.5mg/L以下,兼性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碳源作为氢供给体,将来自好氧池混合液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成氮气排入大气,同时有机物得到降解。 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全自动控制,操作管理方便等特点,又具有抗冲击负荷性强、产泥量少及脱氨氮*等优点。 同时考虑系统产生的臭气处理,处理系统产生的臭气即通过管道收集后高空排放或排入下水道。 整个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地埋式一体化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钢结构(Q235A材质),环氧煤沥青防腐。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运行主要条件
活性污泥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费用低的优点,因此是污水处理厂使用多的工艺。本单位设计工艺运行条件如下:
1 原水处理量及进水水质要求
设计进水水量≤112t/11,氨氮。<250mg/L、COD≤3000mg/L、硫化物≤50mg/L、酚≤250mg/L、≤15mg/L
2 pH值
好氧池内的pH值在7.0-7.5较为适宜;缺氧池在8.0-8.5较为适宜。
3 溶解氧
缺氧池内的溶解氧不得高于0.5mgCN;好氧池内的溶解氧在2~4mgCU,过高将会使污泥发生自身氧化;回沉池不得高于1mg/n,否则带入缺氧池影响反硝化反应。
4 温度
环境的温度对微生物体内的酶影响很大,实践和理论证明池内的温度保证在35℃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为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