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150吨农村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阅读:230 发布时间:2020-10-30150吨农村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研基业环保
一、150吨农村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水解工艺
水解酸化段可以将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有利于后段有机物的降解。也就是说水解段的污染物质不易被微生物所降解。总结:与其说水解段的污染物质不易被微生物所降解,不如说是不*的生化反应。
SS明显变大,原因很多,若短时间的变化,可能与负荷过大有关,长期的,周期性的变化,则可能与丝状菌膨胀和污泥老化有关。进水浓度增高,会导致活性污泥活性增强,不利于沉降。出水浑浊而带有跑泥的现象。过于低负荷运行,污泥老化后,微生物自身氧化,解絮。同样会产生跑泥SS高。另外,气温过底、曝气过度、PH变化过大、有毒物质进如生物系统等等,也会产生跑泥。总结:进水浓度增高,会使污泥活性增强,但不会不利于沉降;污泥过度老化和中毒都会引起跑泥,但在表观上是可以区分的。
处理生活污水N、P一般应该不会缺才对,处理低浓度污水 ,容易导致污泥老化,出水夹有多量细小的活性污泥颗粒,此部分会导致出水的COD上升,不太严重的活性污泥随水流出,使COD上升幅度在10-20ppm之间。总结:有统计表明:每1mg/LESS表现出的BOD在0.54~0.69mg/L之间,平均为0.61mg/LBOD。
SV在生物膜法处理中并不是重要的控制参数指标。总结:通常生物膜法基本上没有悬浮污泥的,又何言SV呢。
氧化沟各槽的污泥浓度不一样,而且也没有可比性。总结:这是对交替式氧化沟而言的,不仅各槽的污泥浓度不一样,同一槽各时间段的污泥浓度也不一样。
印染废水应该是比较难处理的废水,其污染物分解需要很长的生物氧化和接触时间。显色分子对活性污泥来说是有难度的,一般的微生物对显色物质的去除大多数是随泥而排除的。脱色应该在生化处理段前。剩下的不容易去除的部分在通过生物吸附去除。
二、150吨农村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水解工艺特点
(1)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多功能的水解池较功能专一的传统初沉池对各类有机物的去除率高;
(2)水解菌世代期短,对污染物的降解过程迅速,其将污水中固体、大分子、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质,使得在后续的好氧单元可以用较短的时间和较低的电耗完成净化过程,具有效率高能耗低的特点;
(3)构造简单,便于维护。水解池内不装设填料,不设三相分离器,由于上层污泥床的层流顶托作用,可以依靠水的静压排泥,从而降低造价,便于维护;
(4)在污水处理的同时,也完成了对污泥的稳定化处理,使得污水、污泥处理一元化,简化了流程,节省了投资。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工艺类型
根据膜组件和生物反应器的组合方式,可将膜--生物反应器分为分置式、一体式以及复合式三种基本类型。(以下讨论的均为固液分离型膜--生物反应器)
分置式
把膜组件和生物反应器分开设置。生物反应器中的混合液经循环泵增压后打至膜组件的过滤端,在压力作用下混合液中的液体透过膜,成为系统处理水;固形物、大分子物质等则被膜截留,随浓缩液回流到生物反应器内。
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的特点是运行稳定可靠,易于膜的清洗、更换及增设;而且膜通量普遍较大。但一般条件下为减少污染物在膜表面的沉积,延长膜的清洗周期,需要用循环泵提供较高的膜面错流流速,水流循环量大、动力费用高(Yamamoto,1989),并且泵的高速旋转产生的剪切力会使某些微生物菌体产生失活现象(Brockmann and Seyfried,1997)。
一体式
把膜组件置于生物反应器内部。进水进入膜--生物反应器,其中的大部分污染物被混合液中的活污泥去除,再在外压作用下由膜过滤出水。
这种形式的膜--生物反应器由于省去了混合液循环系统,并且靠抽吸出水,能耗相对较低;占地较分置式更为紧凑,在水处理领域受到了特别关注。但是一般膜通量相对较低,容易发生膜污染,膜污染后不容易清洗和更换。
复合式
形式上也属于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所不同的是在生物反应器内加装填料,从而形成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改变了反应器的某些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