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蓝阳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常州蓝阳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污水处理>>污水处理设备>>蓝阳环保竹浆废水处理工艺

竹浆废水处理工艺

参   考   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产品型号:蓝阳环保

品       牌:其他品牌

厂商性质:生产商

所  在  地:常州市

更新时间:2024-04-02 19:14:06浏览次数:696

联系我时,请告知来自 环保在线
处理水量 100m³/h 加工定制
空气量 1000m³/min 设备电压 220v
竹浆废水处理工艺我国竹材种类繁多,竹类资源丰富,分布在我国约有500多种。竹类纤维长宽比大,纤维长度介于针叶木纤维和阔叶木纤维之间,仅次于针叶材纤维,是优良的造纸原料。

竹浆废水处理工艺

    我国竹材种类繁多,竹类资源丰富,分布在我国约有500多种。竹类纤维长宽比大,纤维长度介于针叶木纤维和阔叶木纤维之间,仅次于针叶材纤维,是优良的造纸原料。我国造纸工业原料紧缺,纤维含量丰富的竹材可以大大缓解我国造纸原料短缺的难题。以竹代木,竹浆纸一体化,是解决我国木材供需关系的重要途径。

    竹材制浆企业大多采用化学法制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量大、浓度高和色度高。竹浆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糖类、有机酸、氨基酸、黄酮、丹宁酸等有机物,增加了废水处理的难度。工业生产中通常采用物理、生化和组合的方法处理竹浆废水,COD的去除率可以高达90%。残余的有机污染物可以通过混凝、吸附等高级氧化方法来去除,从而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问题,造纸企业废水最终排放要求也越来越高,掌握和开发新型的竹浆废水处理技术迫在眉睫。本文中对贵州某大型竹浆企业废水工程为研究对象,该废水工程采用常规的“预处理-生化-物化(气浮)"三级处理工艺,重点考察了废水工程运行过程中COD、色度、TP和NH3-N等变化情况,为我国竹浆企业废水处理提供借鉴和参考,并对该竹浆废水提标排放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1、实验

    1.1废水样

    废水均来自西南某竹材制浆厂,废水的日发生量为20000~30000t。工厂正常运行期间对废水处理的各个工段(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和出水)进行取样检测。从2016年4月1日至11月15日,连续33周取样,每周同一时间取样1次,测试水质的COD、色度、NH3-N和TP等参数。

    1.2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该工厂的废水处理工艺如图1所示。

    1.jpg

    1.3仪器与分析方法

    COD采用重铬酸钾法进行测定(KHCOD-12型COD消解装置)(GB/T11914—1989),色度采用铂钴比色法测定(上海昕瑞SD9011台式水质色度仪),TP采用USEPAPhosVer3消解-抗坏血酸法测定(哈希DR5000型分光光度计),NH3-N采用USEPA纳氏试剂法测定(哈希DR5000型分光光度计)。

    2、废水处理系统水质污染物特征的变化

    2.1COD变化

    COD是衡量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重要指标,直接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图2为竹浆废水各单元的COD在33周内的变化情况。由图可知初沉池中废水的COD波动性较大,从547mg/L到3135mg/L,这可能与制浆过程中的竹材原料有关。经过好氧处理后,二沉池出水COD为200~250mg/L,保持相对稳定,系统的抗冲击性能较好。该工艺在废水排放前投加Al2(SO4)3进行混凝处理,出水COD均在90mg/L以下,达到了废水排放的标准。

    2.jpg

    2.2色度变化

    图3为竹材制浆废水各单元的色度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废水工程具有很好的脱色效果。工厂正常生产的废水进入初沉池时,不同时间段的废水色度差距比较大,经过生化处理后,色度变化相对较小。生化后的废水经过Al2(SO4)3混凝处理,可改变废水中胶体的稳定性,使废水中的微小悬浮物、带电胶体迅速聚集,从而使得水质变得更加清澈。因此在出水口废水的色度变化相对稳定,主要集中在12~20倍之间,均满足当地废水排放的标准。

    3.jpg

    2.3TP变化

    磷元素是废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同时国标中对其排放也存在着严格要求,图4为竹浆废水处理各单元的TP含量变化。从图4中可以看出,废水中的TP含量逐渐降低,初沉池中TP含量的平均值为5.99mg/L,出水口TP含量均值为0.13mg/L,*低于新国标GB3544—2008中TP含量小于0.5mg/L的标准。此外,曝气池中TP含量的平均值为3.17mg/L,而本项目中曝气池废水的COD平均值为1256mg/L,COD/TP比值约为400∶1,符合好氧生物处理的要求。

    4.jpg

    2.4NH3-N变化

    图5为竹材制浆废水各工段的NH3-N变化。考虑到氨氮测试成本等问题,本工厂仅对好氧池和出水口进行了检测。由图可知竹材废水在曝气池中经过好氧菌的分解作用,废水中的氨氮含量均降低,且出水口NH3-N都在2.7mg/L以下,低于国标GB3544—2008中小于12mg/L的要求。

    5.jpg

    3、竹材废水工程运行存在问题及建议

    (1)针对原料品种,加强竹材质量控制。由于竹材种类繁多,竹材的基本密度、化学成分差异大,水分和抽出物含量不同等给生产线带来不利影响,从而会导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特性波动性比较大。针对性采取措施:①加强备料均一性,减少不同来源种类含量;②通过对原料场和竹片的管理,控制原料水分含量;③加强筛片工序操作,去除过大片、过小片和细屑;④合理控制木片堆存时间,避免霉变和朽变。

    (2)优化提升污水深度处理工艺改造,降低废水处理成本。气浮设备处理能力有限且泥水分离欠佳,因此废水终端采用气浮工艺进行泥水分离效果有待改进。同时生化出水采用Al2(SO4)3混凝处理,成本偏高,并且考虑到后期的制浆产能提高和产品种类的增加,继续使用Al2(SO4)3处理很难达到国标的排放标准,因此亟需研发新型高效混凝剂,最终实现废水的高效低成本处理。

    4、结论

    (1)对竹材制浆废水运行工程连续33周检测,发现废水的COD、色度、TP和氨氮等波动性较大,但出水口的各指标均达到了国标的排放标准,系统的抗冲击性较好。出水口COD、色度、TP和氨氮的平均值分别为71mg/L、17倍、0.13mg/L和1.35mg/L。

    (2)严格控制竹浆原料质量,提升纸浆产品质量和产能,降低废水污染负荷,保证废水稳定达标排放。加强废水深度处理工程改造,研发高效氧化混凝剂应对愈加严峻的环保形势。

类资源丰富,分布在我国约有500多种。竹类纤维长宽比大,纤维长度介于针叶木纤维和阔叶木纤维之间,仅次于针叶材纤维,是优良的造纸原料。我国造纸工业原料紧缺,纤维含量丰富的竹材可以大大缓解我国造纸原料短缺的难题。以竹代木,竹浆纸一体化,是解决我国木材供需关系的重要途径。

    竹材制浆企业大多采用化学法制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量大、浓度高和色度高。竹浆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糖类、有机酸、氨基酸、黄酮、丹宁酸等有机物,增加了废水处理的难度。工业生产中通常采用物理、生化和组合的方法处理竹浆废水,COD的去除率可以高达90%。残余的有机污染物可以通过混凝、吸附等高级氧化方法来去除,从而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问题,造纸企业废水最终排放要求也越来越高,掌握和开发新型的竹浆废水处理技术迫在眉睫。本文中对贵州某大型竹浆企业废水工程为研究对象,该废水工程采用常规的“预处理-生化-物化(气浮)"三级处理工艺,重点考察了废水工程运行过程中COD、色度、TP和NH3-N等变化情况,为我国竹浆企业废水处理提供借鉴和参考,并对该竹浆废水提标排放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废水均来自西南某竹材制浆厂,废水的日发生量为20000~30000t。工厂正常运行期间对废水处理的各个工段(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和出水)进行取样检测。从2016年4月1日至11月15日,连续33周取样,每周同一时间取样1次,测试水质的COD、色度、NH3-N和TP等参数。

    1.2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该工厂的废水处理工艺如图1所示。

    1.jpg

    1.3仪器与分析方法

    COD采用重铬酸钾法进行测定(KHCOD-12型COD消解装置)(GB/T11914—1989),色度采用铂钴比色法测定(上海昕瑞SD9011台式水质色度仪),TP采用USEPAPhosVer3消解-抗坏血酸法测定(哈希DR5000型分光光度计),NH3-N采用USEPA纳氏试剂法测定(哈希DR5000型分光光度计)。

    2、废水处理系统水质污染物特征的变化

    2.1COD变化

    COD是衡量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重要指标,直接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图2为竹浆废水各单元的COD在33周内的变化情况。由图可知初沉池中废水的COD波动性较大,从547mg/L到3135mg/L,这可能与制浆过程中的竹材原料有关。经过好氧处理后,二沉池出水COD为200~250mg/L,保持相对稳定,系统的抗冲击性能较好。该工艺在废水排放前投加Al2(SO4)3进行混凝处理,出水COD均在90mg/L以下,达到了废水排放的标准。

    图3为竹材制浆废水各单元的色度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废水工程具有很好的脱色效果。工厂正常生产的废水进入初沉池时,不同时间段的废水色度差距比较大,经过生化处理后,色度变化相对较小。生化后的废水经过Al2(SO4)3混凝处理,可改变废水中胶体的稳定性,使废水中的微小悬浮物、带电胶体迅速聚集,从而使得水质变得更加清澈。因此在出水口废水的色度变化相对稳定,主要集中在12~20倍之间,均满足当地废水排放的标准。

    磷元素是废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同时国标中对其排放也存在着严格要求,图4为竹浆废水处理各单元的TP含量变化。从图4中可以看出,废水中的TP含量逐渐降低,初沉池中TP含量的平均值为5.99mg/L,出水口TP含量均值为0.13mg/L,*低于新国标GB3544—2008中TP含量小于0.5mg/L的标准。此外,曝气池中TP含量的平均值为3.17mg/L,而本项目中曝气池废水的COD平均值为1256mg/L,COD/TP比值约为400∶1,符合好氧生物处理的要求。

    图5为竹材制浆废水各工段的NH3-N变化。考虑到氨氮测试成本等问题,本工厂仅对好氧池和出水口进行了检测。由图可知竹材废水在曝气池中经过好氧菌的分解作用,废水中的氨氮含量均降低,且出水口NH3-N都在2.7mg/L以下,低于国标GB3544—2008中小于12mg/L的要求。

    3、竹材废水工程运行存在问题及建议

    (1)针对原料品种,加强竹材质量控制。由于竹材种类繁多,竹材的基本密度、化学成分差异大,水分和抽出物含量不同等给生产线带来不利影响,从而会导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特性波动性比较大。针对性采取措施:①加强备料均一性,减少不同来源种类含量;②通过对原料场和竹片的管理,控制原料水分含量;③加强筛片工序操作,去除过大片、过小片和细屑;④合理控制木片堆存时间,避免霉变和朽变。

    (2)优化提升污水深度处理工艺改造,降低废水处理成本。气浮设备处理能力有限且泥水分离欠佳,因此废水终端采用气浮工艺进行泥水分离效果有待改进。同时生化出水采用Al2(SO4)3混凝处理,成本偏高,并且考虑到后期的制浆产能提高和产品种类的增加,继续使用Al2(SO4)3处理很难达到国标的排放标准,因此亟需研发新型高效混凝剂,最终实现废水的高效低成本处理。

竹浆废水处理工艺

    (1)对竹材制浆废水运行工程连续33周检测,发现废水的COD、色度、TP和氨氮等波动性较大,但出水口的各指标均达到了国标的排放标准,系统的抗冲击性较好。出水口COD、色度、TP和氨氮的平均值分别为71mg/L、17倍、0.13mg/L和1.35mg/L。

    (2)严格控制竹浆原料质量,提升纸浆产品质量和产能,降低废水污染负荷,保证废水稳定达标排放。加强废水深度处理工程改造,研发高效氧化混凝剂应对愈加严峻的环保形势。


扬州城市医院污水处理设备材质多

扬州城市医院污水处理设备材质多样耐腐蚀$r$n水是

福州城市医院污水处理设备现场沟

福州城市医院污水处理设备现场沟通$r$n化工废水中

合肥城市医院污水处理设备远程管

合肥城市医院污水处理设备远程管理达标治理$r$n一

会员登录

X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