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次氯酸钠发生器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
阅读:1779 发布时间:2019-7-5 次氯酸钠发生器是水处理消毒杀菌设备的一种,该设备以食盐水作为原材料,通过电解反应产生次氯酸钠溶液。电解次氯酸钠发生器是稀盐水通过电解电极在直流电场作用下进行电化学反应,并在纯钛电极的钌、铱等贵金属涂层的催化作用下,产生纯净次氯酸钠液体的消毒液生产设备。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杀菌、漂白效果,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消毒剂。
紫外线为波长介于16-397nm的电磁波,其光子能量较低,不足以使原子或分子电离,故属非电离辐。根据波长可将紫外线分为A波、B波、C波和真空紫外线。在波长160-200之间,真空UV对于TOC的去除十分有效,波长在185nm时,TOC去除率高。消毒灭菌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m,杀菌作用强的波段是250-270nm,在此波段会产生足够剂量的强紫外光照射到液体或空气中,瞬间破坏各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细胞组织中的DNA、RNA,当病毒或细菌在此波段照射下,吸收超过6000-10000U.W.sec/cm2的剂量,其生命中枢DNA(去氧核糖核酸)即遭破坏,使其立即死之或丧失繁殖能力。
紫外线杀菌器注意事项及使用说明
1.紫外线不能直接照射到人体的肌肤;
2.紫外线对工作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一定的要求:在20℃以上,照射强度较稳定;在5~20℃之间,随温度的上升照射强度增加;相对湿度60%以下时,杀菌能力较强,湿度增至70%时,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降低,湿度增至90%时,杀菌力衰退30%~40%。
3.对水进行消毒时,水层厚度均应小于2cm,水流过时接受90000UW.S/cm2以上的照射剂量才能使水达到有效消毒。
4.紫外灯管和套管表面有灰尘和油污时,会阻碍紫外线透过,因而应经常(一般两周一次)以酒精、丙酮、氨水作擦拭。
5.灯管启动时,加温至稳定状态需数分钟,端电压较高。关闭后若立即重开,常常较难启动,且易损坏灯管并减少灯管使用寿命,故一般不宜频繁启动。
综上所述,紫外线杀菌器的缺点限制了它的应用,次氯酸钠发生器可以有效的弥补这些缺点。次氯酸钠消毒主要的途径是通过水解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进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态氧,新生态氧的*氧化性是菌体和病毒上的蛋白质等物质变性,从而致死病源微生物。其次,次氯酸在杀菌、杀病毒过程中,不仅作用于细胞壁、病毒外壳,而且因次氯酸钠分子小,不带电荷,还可以渗透入菌(病毒)体内,与菌(病毒)体蛋白、核酸和酶等有机高分子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杀死病原微生物。再次,次氯酸产生出的氯离子还能显著改变细菌和病毒体的渗透压,使细胞丧失活性而死亡。
山东博斯达环保生产的次氯酸钠发生器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金融、旅游、饭店、药店、宾馆、商场、学校、幼儿园、酒店、商超、美甲店、美容店、洗浴中心、大学校园及网吧、食品药品医疗用品生产企业、家庭及办公室人员使用。 这种产品操作特别简单,只要用食盐、水、通电20分钟,即可制成无毒无害的消毒液(次氯酸钠消毒液或者臭氧消毒液。次氯酸钠消毒液发生器产生的消毒液品质纯净、无毒、无害、无残留物污染,对人畜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