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g次氯酸钠发生器如何选择
什么是全自动次氯酸钠发生器?顾名思义,就是产生二氧化氯的机器。而二氧化氯又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二氧化氯(ClO₂)是一种黄绿色到橙黄色的气体,是上*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说到消毒剂,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吧,特别是在水处理这块,应用的非常广泛。大家平时饮用的自来水、医院排放的污水、工业废水等都需要消毒后,达到排放标准才能排放。在经历了紫外线、臭氧、次氯酸钠、液lv等传统的消毒剂的更迭后,二氧化氯以其、广谱、无残留、无副产物的消毒能力和脱色、除臭、除异味等强氧化能力已经成为水处理领域的选择之一。
全自动次氯酸钠发生器具有以下特点:
1.原料转化率高、纯度高,消毒效果好、消毒成本低
2.设备运行稳定可靠,确保水质达标
3.安全自动诊断和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保证生产安全
4.残液自动分离和处理,确保供水安全和环境安全
5.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智能控制,全自动运行
6.不使用危化品,无需备案登记
7.远程监控,操控自如
8.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
北极星环保网讯:一、写在前面
在我国大部分电站补给水处理除盐工艺大体可分为三类:离子交换、膜法除盐、电除盐。
反渗透系统
一般来说我国大部分电站都采用膜法除盐+离子交换的除盐水生产工艺,(当然也有部分电站采用膜法除盐+电除盐的生产工艺)今天在这里我们就来简单说一说反渗透的运行。
反渗透系统
二、反渗透进水的预处理
反渗透设备的进水水质是有要求的,不然会对后面的反渗透膜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出水的水质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具体的反渗透进水水质要求如下:
1、细菌:因为细菌是靠醋酸纤维为生的,所以膜会受到细菌的污染等,因此必须对原水进行杀菌。复合膜虽然不会受到细菌的侵袭,但是会造成膜的堵塞或者污堵,所以必须对其进行杀菌。通常的杀菌剂是次氯酸钠等强氧化剂。
2、颗粒物质:大于5um的颗粒不能进入到反渗透组件,不然会损坏设备;通常在反渗透设备前增设保安过滤器。
3、SDI和浊度:浊度要严格控制小于0.2NTU;通常控制反渗透入口污染指数SDI(15分钟)不大于5(是小于3)。
4、油脂类:反渗透进水的水质里面不能够含有各类油脂。
5、有机物质:水质中对于反渗透膜影响大的是有机物质;有的有机物质对膜反应比较小,有的有机物质会对膜造成污染;要极可能的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质。通常采用微滤、超滤、纳滤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质的含量,另外再RO设备前需要增加5μm的保安过滤器,以防止偶然大颗粒对膜元件的破坏作用。
反渗透系统
三、反渗透加药系统
各种药剂的过量投加也会导致运行压差上升、产水量下降、脱盐率下降,从而造成反渗透系统运行的不稳定。
1、还原剂(亚硫酸氢钠):为防止反渗透膜发生微生物污染,需要对原水进行杀菌处理。在此工艺中,杀菌剂通常采用的是次氯酸钠,杀菌后应除去残余氯,否则会对膜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坏,因此适量投加还原剂是消除余氯的方法之一。
但大量投加会导致膜表面滋生厌氧菌,形成新的污染物,给膜造成污染,降低产水量,我国现行的标准中一般都控制反渗透入口余氯小于0.1ug/l,(*状态小于0.05ug/l)。
2、膜用阻垢剂:反渗透装置在运行中,水中大部分盐类保留在浓水中,导致浓水含盐量上升,这种浓缩是反渗透装置结垢的主要原因。
由于反渗透膜对水中CO2的透过率几乎是*,同时盐类的浓缩和pH值的升高,会导致Ca2+浓度升高,而pH值的升高也会引起水中HCO3-转化成CO32-,这样就极容易导致碳酸钙在反渗透膜上析出,损坏膜元件,造成反渗透膜透水率和脱盐率下降。适量投加膜用阻垢剂是预防膜结垢的措施之一。
反渗透入口水温越低,产水量降低,此时所需要的阻垢剂加药量也应降低;膜用阻垢剂是高分子有机物,大量投加会增加膜装置的系统压降,给运行带来不利。
400g次氯酸钠发生器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