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量30吨的气浮机生产工艺
溶气气浮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是清源结合实际使用的要求以及国内外工艺技术研发的一款新型气浮设备,沉淀式溶气气浮巧妙的把气浮和沉淀两种工艺*的结合在一个池体中完成,能够更高效地分离水中的悬浮物。
溶气气浮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微米技术、沉淀技术、分流技术、斜板技术等多项技术,目前处于国内行业水平。
溶气气浮的组成部分
1、气浮池体;2、溶气系统;3、撇渣系统;4、沉淀系统;5、电控系统;6、扶梯走道;7、斜板系统(可选)。
溶气气浮的应用场所
应用针对水质:固絮体物浓度高,悬浮物或污染物的重量偏大于水,沉淀现象显著。如油、脂肪、食品加工、污泥浓缩、电镀业、制药业、皮革业等。
溶气气浮的主要特征及优点
1.适合于处理水量:1~150 m3/h(单台).
2.适合高浓度(悬浮物、油及胶体等含量比较多的)废水.
3.工厂整机组装发货,现场安装只需对接进出、放空、排渣口,电源电线即可.
4.安装于室内室外均可(环境温度低于-10℃要求做保温).
5.可实现现场无人值守24小时自动连续运行.
6.便于沉淀排泥,防止堵塞.
7.便于停机清洗放空。
北极星环保网讯:海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多组分水溶液。由于其含盐量非常高,而不能被直接使用,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淡化海水,即蒸馏法和反渗透法。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海水淡化技术。
1反渗透法(RO)
将海水加压,使淡水透过渗透膜而盐分被截留的淡化方法。反渗透主体设备主要由高压泵、反渗透膜、能量回收三部分组成,无论海水、苦咸水,亦无论大型、中型、小型都适应,是海水淡化技术近二十年来发展较快的,除了中东国家,美洲、亚洲和欧洲,大中生产规模的装置都以反渗透为shou选,也是我国目前的shou选方法。
2多级闪蒸(MSF)
将经过加热的海水,引入到一个压力较低的空间内,由于环境压力低于受热海水的温度所对应的饱和蒸汽压,此时海水急速地部分汽化,产生蒸汽,经冷凝而变成淡水。利用这一原理便可做成依次多个压力逐级降低的闪蒸室进行蒸发。多级闪蒸海水淡化装置其规模可以较大,成为大型海水淡化工厂,并可以与热电厂建在一起,利用热电厂的余热加热海水,而水电联产将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现行大型海水淡化厂大多采用此法。
3多效蒸发(ME)
将加热后的海水经多个蒸发器串联运行的蒸发过程。也主要是与火电站联合运行,但规模一般在日产万吨以下。这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多效分裂式,七八十年代较盛行,称为竖管蒸发(VTE)。操作温度一般较高,顶温在100~120度,欧洲和亚洲一些火电厂都在使用;另一类是低温多效蒸馏(LT—MED),顶温在70度左右,较前者更具竞争力,是蒸馏法中较节能的方法之一,国华黄骅电厂就是用的这项技术。
4压汽蒸馏(VC)
海水预热后,进入蒸发器并在蒸发器内部分蒸发。所产生的二次蒸汽经压缩机压缩提高压力后引入到蒸发器的加热侧。蒸汽冷凝后得到淡水,如此实现热能的循环利用。其用电或蒸汽驱动,也属于省能的淡化方法之一。但规模一般不大,多为日产千吨级。
5电渗析法(ED)
电渗析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而脱出水中离子的淡化过程。电去离子(EDI)是一种电渗析和离子交换相结合的方法,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实现电渗析过程,离子交换盐和离子交换连续再生过程。
6冷冻法
即冷冻海水使之结冰,在液态淡水变成固态冰的同时盐被分离出去。从理论上分析,是较有前途的淡化方法之一,但目前未形成实用规模。我国海冰资源巨大,只是采集、融化、冰水除盐等的工耗、能耗以及相关设施问题,尚需进一步做工程研究。而人工冷却法,早在七十年代美国就着手研究,问题是从制冷、结冰、冰晶输送、洗滁、融化以及冷量回收等单元过程太多,效率不高,成本过大。
处理量30吨的气浮机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