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量30吨的气浮机处理达标
溶气气浮机是气浮的一种,在进行使用时主要是利用水在不同压力下溶解度是不同的特性,对于全部或者是部分待处理的水进行加压并加气,在进行使用时会增加水的空气溶解量,通入加过混凝剂的水中,在常压情况下释放,空气析出形成小气泡。
粘附在杂质絮粒上,造成絮粒整体密度小于水而上升,从而使固液分离,溶气气浮机在使用时非常适合用于处理低浊度、高色度、高有机物含量、低含油量、低表面活性物质含量或具有富藻的水。
溶气气浮机在加压的条件下,其空气溶解度大,在进行使用时其供气浮用的气泡数量多,能确保气浮效果,溶入的气体经骤然减压释放,产生的气泡不仅微细,粒度均匀,密度大,而且上浮稳定,对液体扰动微小。因此,特别适用于对疏松絮凝体,细微颗粒的固液分离。
溶气气浮机的工艺过程以及设备是比较简单的,整个设备的造价低且能较大的节约能耗,部分回流式处理*,稳定,并能较大的节约能耗。占地面积小,单位面积产水量高,浮渣含水率低,无需连续刮渣。
溶气气浮机在进行使用时非常适合用于处理低浊度、低含油量、高有机物含量以及高色度的具有富藻的水,相对于其它的气浮方式,它具有水力负荷高,池体紧凑等优点。但是它的工艺复杂,电能消耗较大,空压机的噪音大等缺点也限制着它的应用。
3.4.3设计事项
此法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为适应流量的变化,反应池的容积应留有余量或采用设定运行周期等方法。但是,对于民俗旅游村等流量变化很大的场合,应根据维护管理和经济条件,考虑设置流量调节池。具体设计方法选择参见《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用于农村地区工艺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个设计要点:
(1)运行周期的确定:SBR的运行周期由充水、反应、沉淀、排水排泥和闲置五段时间组成,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考虑。
(2)反应池容积的计算:反应池内水力流态为*混合式,反应池十分紧凑,占地很少。形状以矩形为准,池宽与池长之比大约为1:1~1:2,水深4~6米。要全面考虑周期数(周期/天)、每一系列的反应池数、每一系列的污水进水量(设计大日污水量,m3/d)等因素。
(3)曝气系统:曝气装置的能力是指在规定的曝气时间内能供给的需氧量。曝气装置应不易堵塞,同时考虑反应池的搅拌性能等。
(4)排水系统:上清液排出装置应能在设定的排水时间内,活性污泥不发生上浮的情况下排出上清液,同时设置事故用排水和防浮渣流出装置。
(5)排泥设备:此法不设初沉池,易流入较多的杂物,污泥泵应采用不易堵塞的泵型。
3.4.4造价指标
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SBR省去了初沉淀池、二次沉淀池及污泥回流设备,建设费用可节省10%~25%,占地面积可减少20%~35%。由于曝气的周期性使池内溶解氧的浓度梯度大,传递效率高,运转费用可节省10%~25%。
3.4.5运行管理
SBR运行管理中要保证每个池充水的顺序连续性,运行过程中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池子同时进水或*个池子和后一个池子进水脱节的现象。同时通过改变曝气时间和排水时间,对污水进行不同的反应测试,确定*的运行模式,达到*的出水水质、较经济的运行方式。
在污泥沉降性能控制中,实际操作过程时往往会因充水时间或曝气方式选择的不适当或操作不当而使基质的积累过量,致使发生污泥的高粘性膨胀。为使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应注意每个运行周期内污泥的SVI变化趋势,及时调整运行方式以确保良好的处理效果。
3.5氧化沟
3.5.1概述
氧化沟是普通曝气池法的一种变型,因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沟中不断循环流动,也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氧化沟通常按延时曝气条件运行,以延长污水和生物固体的停留时间和降低有机污染负荷。氧化沟通常使用卧式或立式的曝气和推动装置。污水经过氧化沟工艺的处理,出水通常能达到或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如果受纳水体有对氮的处理要求,则需通过调整氧化沟不同区域的供氧量,使具有较高的脱氮功能。此外,在氧化沟前增加厌氧池,也可提高除磷效率。
氧化沟的优点:氧化沟一般不设初沉池,结构与设备简单;低负荷运行,冲击负荷,剩余污泥量少;处理效果好;运行管理简便;应用范围广。
氧化沟的不足:长污泥龄运行情况下有时出水中悬浮物较高,影响出水水质;相对其他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传统氧化沟的占地面积大、耗电量高于曝气池。
氧化沟适用范围:适用于处理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的污水;处理规模宜大不宜小,适合村落污水处理。污水经过农村适用的氧化沟工艺的处理后,出水通常达到或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如果受纳水体有更严格的要求,则需要进一步处理。
3.5.2结构和类型
氧化沟的类型很多,针对农村的经济和技术特征,宜采用passever氧化沟(如图3-4所示)和一体化氧化沟(如图3-5所示)。氧化沟沟渠的平面形状有圆形、椭圆形、直沟道或其组合;沟道横断面可为矩形、梯形或椭圆形;转刷曝气机和转盘曝气机适合在农村污水处理中使用。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3.5.3设计事项
氧化沟的设计可参考《氧化沟设计规程》CECS112:2000。冬季温度在零度以下的寒冷地区,需要地埋保暖措施或建设于室内。氧化沟机械曝气设备除具有良好的充氧性能外,还具有混合和推流作用,设备选型时要注意充氧和混合推流之间的协调。氧化沟曝气转刷的技术参数可参照《曝气转刷认定技术条件》(HCRJ034-1998)。在有条件的地区,也可自行加工,以降低成本。
为保证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沟内平均流速应在0.3m/s以上。混合液在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污泥回流到氧化沟中。因农村管理水平有限,剩余污泥宜定期排放并作适当处理。
设于氧化沟后的二沉池可以采用常用的辐流沉淀池或平流沉淀池。
氧化沟的参数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在无试验资料时,可参照类似工程选择,或参考以下参数:
污水停留时间:8~24h;
污泥停留时间:15~30d;
氧化沟内好氧区溶解氧:2.0~4.0mg/L;
沟内流速:0.25~0.35m/s;
沟内污泥浓度:2000~6000mg/L
缺氧区溶解氧:0.0~0.5mg/L;
Passever氧化沟二沉池的表面负荷20m3/m2-d,一体化氧化沟固液分离器表面负荷30m3/m2-d。
处理量30吨的气浮机处理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