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立方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方案报价
对于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工艺以及其装置来讲,它主要的就是以生化反应为它的基础,然后,也就是将其生化、沉淀以及其污泥回流等许多功能不同的传统反应器进行有机结合在一个构筑物或者是设备之中,这样的话,经过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工艺之后,也就会形成结构上比较简单紧凑的设备。
就其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来讲,当其在处理水量比较大的时候,它其实也就会直接的就按照混凝土池体进行设计,对于小水量的时候,它其实也就可以实行设备化,就它的工艺布置上来讲比较紧凑,再者的话,对于其占地面积来讲其实也就是比较小的。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的好氧区来讲,它采用接触氧化产泥量比较小,就其回流污泥在此时,它其实也就可以直接的就得到好氧消化,这样的话,对于其系统外排污泥量也比较少,这样,它其实也就可以定期由环卫吸粪车进行抽出,它的环境卫生条件上来看也就会比较好。
对于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工艺的立体循环氧化沟来讲。对于其一体化氧化沟BOD以及其ss的去除率的话,它都是在90~95%或者是更高的一个范围,对于其COD去除率的话,它其实也就是会在85%以上。当我们合理的设置曝气设备的时候,在它的沟内也就会形成交替的好氧或者是缺氧区。
就其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的立体循环氧化沟来讲,它和常规氧化沟进行比较的话,我们其实也就是可以直接的就节省占地面积大概是50%,就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在其结构上也就比较紧凑,它所需要的动力设备也就比较少,对于其投资和能耗上也就可以节省,在运行管理上也很方便。
1A2/O工艺的应用与挑战
据统计,A2/O及以其为基础的脱氮除磷工艺目前在我国已占据50%以上的市场。截止到2014年1月,北京市已运营的44家万吨级以上污水处理厂中,共有11家污水处理厂采用了A2/O工艺及其改进型工艺,A2/O工艺的处理规模占北京市年污水处理能力的60.5%,其中有4家为10万吨级以上的设计运营规模,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清河污水处理厂等。然而,A2/O工艺自身特点注定了其将面临硝化菌、反硝化菌和聚磷菌在有机负荷、泥龄以及碳源需求上存在着矛盾和竞争, 因此难以同时实现碳、氮、磷的高效去除,并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限值。
2基于一级B 达标排放的A2/O工艺的难点与主要技术措施
2.1基于一级B达标排放的A2/O工艺典型问题
污水处理厂从国标GB18918-2002二级排放标准提升为一级B的难度相对较低,采用A2/O工艺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也较为明确,一般通过对溶解氧(DO)、混合液回流比(RN)、污泥回流比(R)和水力停留时间(HRT)等各参数优化控制即可达到。
2.2溶解氧(DO)控制
好氧池过高的DO不仅会抑制硝化菌的硝化作用,而且破坏厌氧池和缺氧池的低DO状态;过低的DO会限制硝化菌的生长率,严重影响污水的脱氮效果。缺氧池DO变化可通过抑制硝酸盐还原酶的合成和活性,影响反硝化过程。早期研究者对A2/O工艺各阶段DO的控制总结得出:好氧池DO控制在2.0mg/L左右、缺氧池DO在0.2~0.5mg/L、厌氧池DO在0.2mg/L以内为宜
2.3混合液回流比(RN)和污泥回流比(R)的影响与选择
选择合适的混合液回流比(RN)和污泥回流比(R)对污水脱氮效果至关重要。RN过大时需要高功率的回流泵,增加能耗。反之,当RN较小时,脱氮效率降低。R过小时,厌氧池污泥负荷增加,将影响各段的生化反应效率;R过大则抑制聚磷菌释放磷的效果,降低总磷去除率。李明等人通过对A2/O工艺的研究对比得出,一般R=50%~100,低不可低于40%;李银波等人采用A2/O脱氮除磷工艺中试试验表明,RN为200%时系统处理效果佳。
2.4水力停留时间(HRT)的影响与设定
一般来说,延长HRT时间有利于提高COD去除效果,但对于厌氧池,过长的HRT容易产生污泥膨胀,过短水流速度较大,易导致活性污泥流失;相对于好氧池,过长的HRT则使SRT缩短,影响污泥释磷效果,增加污泥排放量;较短的HRT使污水中硝化过程不充分,不利于脱氮。李永峰等与林琳等人研究结果对比表明,HRT对TN、TP和NH3-N的去除率影响较大,对COD去除率影响相对较小;HRT控制在5~8h时,系统整体功能性较好。
3针对一级A达标排放的A2/O工艺的难点与主要技术措施
3.1针对一级A 达标排放的A2/O工艺难点
出水水质进一步从一级B标准提标至一级A标准回用时,COD、TN、氨氮和TP要求均有所提高。在合理C/N比以及非低温环境下,通常采用A2/O工艺进行优化调试能够达到一级A标准要求;但对于C/N比较低或低温环境等不可控问题,仅通过简单工艺调试很难达到一级A水质要求。
4立方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方案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