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水下蛙人切割老客户都说好
2025-3-11 阅读(33)
水下蛙人切割是一项在水下环境中进行的特种作业,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技术原理
水下氧 - 弧切割:利用水下电弧产生的高温和氧气同被切割金属元素产生的化学反应热,加热和熔化被切割金属,再借助氧气流的冲力将切割缝中的熔融金属及氧化熔渣吹除,形成割缝。随着水下电弧移动和氧气供给,达到切断金属材料的目的。
水下绳锯切割:采用高强度材料制成绳锯,通过绳锯的高速震动来切割水下物体,可对钢铁管道、船体结构、混凝土构件等进行切割。
水氧-火焰切割:利用氧气和可燃气体混合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来熔化金属,适用于切割低碳钢、低合金钢等易氧化材料。
操作流程
作业前准备:调查作业区气象、水深、水温、流速等环境情况,当水面风力小于 6 、作业点水流流速小于 0.1-0.3m/s 时,方可进行作业。查明被切割件的性质和结构特点,弄清作业对象内是否存有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对可能坠落、倒塌物体要适当固定。
设备检查:在水上对切割设备及工具、潜水装具、供气管和电缆、通讯联络工具等的绝缘、水密、工艺性能进行检查试验。氧气胶管要用 1.5 倍工作压力的蒸汽或热水清洗,胶管内外不得粘附油脂。气管与电缆应每隔 0.5m 捆扎牢固。
下潜与定位:蛙人穿戴好潜水装备下潜,入水下潜后,及时整理好供气管、电缆和信号绳等,到达预定切割位置后,检查确认没有安全隐患,与水面指挥人员交换意见。
切割作业:根据所使用的切割方法进行操作,如采用水下氧 - 弧切割时,利用切割条与工件接触引弧进行切割,保持适当的切割角度和速度,确保切割质量。
作业结束:切割完成后,蛙人离开切割位置,到达安全范围,通知水面人员,确认无误后上浮返回水面,整理和检查设备,对切割作业情况进行记录和总结。
应用场景
海洋工程:用于海底管道的铺设与维修、海上平台的建造与拆除、水下钢结构的切割等。
水下救援:在水下事故现场,切割被困人员周围的障碍物,如汽车、船只残骸等,为救援工作开辟通道,营救被困人员。
水下考古:对古代沉船、水下遗址中的文物和建筑结构进行精确切割,以便进行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工作,保证文物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桥梁建设与维护:在桥梁施工中,切割水下的钢管桩、钢筋笼等;在桥梁维修时,切割损坏的桥梁构件,以便进行更换和修复。
安全注意事项
电气安全:使用的电气设备必须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防止触电事故。
气体安全:在使用氧气等气体进行切割时,要防止气体泄漏,避免发生爆炸或火灾事故。
水流与浮力:作业前要充分了解水流情况,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止被水流冲走。
减压病预防:根据下潜深度和时间,严格按照减压程序进行减压,防止减压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