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山东沃源环保实验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亚硝化污泥培养与SNAD填料挂膜
首先,将凌水污水厂活性污泥投入亚硝化污泥培养反应器,连续曝气24h后,排出悬浮污泥。连续进入NH4+-N废水,通过控制溶解氧浓度实现亚硝化污泥的驯化培养。亚硝化污泥驯化阶段为45d。同时在培养ANAMMOX污泥的反应器中投入填料与ANAMMOX污泥,继续连续模拟氨氮废水挂膜5d。
将驯化的亚硝化污泥投入厌氧氨氧化培养反应器中,控制好温度、pH与溶解氧,挂膜24d。为避免原水COD对自养脱氮菌的干扰,后将反硝化菌投入其中,进水中加入NH4+-N与有机碳源,挂膜12d。
第二阶段:水解酸化-SNAD反应器处理模拟农村生活废水
将已经挂膜的SNAD填料投入SNAD生物滤池,同时启动厌氧水解酸化与SNAD单元,形成组合工艺,并用模拟农村生活污水进行贯通实验验证,实验期间为40d。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性能
(1)进水点的数量
进水点的数量会影响脱氮率的高低,随着进水点数量的增加脱氮率而不断提高,但提高的幅度逐渐变缓,在实际工程中一般进水点设置4个就足够,没有必要设置太多的进水点,设置太多的进水点可能会导致各区产生返混现象。
(2)进水流量的分配
进水流量的分配受制于碳氮比,对于碳源充足的进水,进水的流量将逐级降低,后一个分区的流量低;而进水碳源缺乏的进水,则进水的流量将逐级提高,后一个分区的流量达到大。实际上,对于碳源较低的进水,多点进水工艺的脱氮效果与A/O工艺的相差无几。
(3)缺氧、好氧的池容
缺氧、好氧的容积会直接影响多点进水工艺的表现。一个理想想的结果是每个分区的缺氧段都实现了充分的反硝化,好氧段都实现了充分的硝化。但事实并非如此,缺氧、好氧的容积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进水水质特征、出水水质标准是主要的因素。对于老的污水处理厂改造为多点进水工艺,一般各个分区中的缺氧、好氧的容积是相同的,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可以采用非对称的缺氧、好氧容积,各个分区的缺氧、好氧容积并不*相同,这样的优化设置会使总的容积尽可能小,节约建设成本。多点进水工艺在美国的应用实践过程中,一般缺氧区的容积占总容积的33~50%左右。
(4)污泥回流
在多点进水工艺中,污泥回流对工艺的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如果不考虑污泥的沉降特性,通过增加或减少回流比会对TN的去除产生一定的影响。Daigger等的研究指出,对多点进水的污泥回流比等参数进行适当的控制可以使得多点进水生物脱氮工艺的平均MLSS较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