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农村乡镇污水处理设备
生物膜法的概念
生物膜法模拟了自然界中土壤自净的一种污水处理法,使游离态的微型动物,通过吸附作用附着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如天然材料(如卵石)、合成材料(如纤维),在那里生长繁育,并形成膜状生物污泥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接触,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为生物膜生的微生物所摄取,污水得到净化,微生物自身也得到繁殖增殖。生物膜表面积增大,可为微生物提供较大的附着表面,有利于加强对污染物的降解。
地埋式农村乡镇污水处理设备
生物膜法中的微生物
生物膜中微生物群体包括好氧菌、厌氧菌和兼性菌,其中有真菌、藻类、原生菌以及蚊蝇的幼虫等较高等的动物,在生物滤池中兼性菌常占优势。无色杆菌属、假单孢菌属、产黄菌属以及产碱杆菌属等是生物膜中常见的细菌。在生物黏层内,微生物生长条件差,常会出现丝状浮游球衣细菌和白硫菌属,在滤池较低部位还存在着硝化菌,如亚硝化单孢菌属和硝化菌属。若生物滤池中pH值较低,则真菌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滤池顶部有阳光照射处常有藻类生物。藻类一般不直接参与废物降解,只是通过光合作用向生物膜提供氧,但若太多则会堵塞滤池,不利于操作。在生物膜滤池中原生动物和一些较高等的动物均以细菌为食物,它们起着控制细菌群体数量的作用,能促使细菌群体以较高速率产生新细胞,有利于污水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