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鲁川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体化污水净化槽工艺原理

时间:2020-6-15阅读:549
分享:

一体化污水净化槽工艺原理

设备描述:

一体化污水净化槽是用来处理生活中的污水的设备。小型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应用常温厌氧发酵技术,按照“多级自流,逐级降解"的原理,建立Ⅰ级厌氧发酵——Ⅱ级兼性消化过滤的新装置。它由厌氧发酵、兼性消化过滤、污水回流和填料等工艺组成。

工艺的选择

  1、废水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废水中高浓度的LAS对微生物的活性和增殖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使此类废水的生物降解难度加大。废水呈碱性,pH值通常在9—12.另外,废水中缺少微生物合成质*的氮元素。根据次类废水的特点确定采用由物化和生化处理相结合的工艺流程。物化处理采用混凝沉淀,生化处理采用水解酸化和接触氧化。

  2、小型的污水处理站一般采用以下几种生物处理方法。

  A)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属于生物膜法,该工艺配以新型的弹性立体填料,具有负荷高、不产生污泥膨胀、设施体积小、运行稳定可靠、管理方便等优点,能确保污水经处理后各项指标全面达标。所选用的填料维修更换方便,使用寿命可达30年以上。一般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站。

  B)常规活性污泥法,常规活性污泥法在大型污水处理中使用广泛,但由于常规性污泥法负荷低,易产生污泥膨胀,不易控制管理,故近年来在小型污水处理站中的使用越来越少。SBR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的活性污泥处理法,该处理工艺集曝气池、沉淀池为一体,连续进水,间歇曝气,停气时污水沉淀撇除上清液,成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SBR法不设沉淀池,无污泥回流设备,但SBR法为间歇运行,需设多个处理单元,进水和曝气相互切换,造成控制较为复杂。为了保证溢流率,SBR法对滗水器设备制造要求高,制作时必须精益求精,否则极易造成zui终出水水质不达标。国内目前还没有质量较好的滗水设备,进口设备采购麻烦,且价格昂贵,同时今后维修费用也高。SBR法池内污泥浓度由浓度仪测定以便控制排出多余污泥量,目前国内浓度仪质量不过关,造成污泥排放控制较困难。综上所述,本工程生物处理拟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

工作原理
(1)改良A/O分段进水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实现同步脱氮除磷且具备分段进水本身的优点。系统*段缺氧区之前增设厌氧区,将回流污泥回流到缺氧区首端,而在缺氧区末增加内回流设施,将反硝化之后的污泥回流到厌氧区,保证厌氧区污泥浓度并降低硝酸盐氮对厌氧释磷的影响。
*段进水Q1进入厌氧区,为厌氧释磷提供充足的有机基质,聚磷菌将有机底物以PHA的形式储存在体内,当缺氧区D1有足够的电子受体硝酸盐时,聚磷菌储存的PHA可直接作为缺氧吸磷的动力,实现反硝化除磷。*段缺氧区出水进入好氧区进行硝化反应,将氨氮转化为酸盐氮,同时聚磷菌还可利用体内剩余的PHA继续吸磷。硝化后的污水再进入第二段、第三段的缺氧、好氧区依次进行反应。
(2)人工生态浮岛技术。人工浮岛是一种长有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可为野生生物提供生态环境的漂浮岛,主要由浮岛基质、植物和固定系统组成。在水体中设置人工浮岛,浮岛上的植物根系能够吸附和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贮存在植物细胞中。此外,植物根系拥有巨大的表面积,是水中微生物生长的载体,通过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可降低水体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及重金属含量。

工艺特点

1、设备采用的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比活性污泥池体积小,对水质的适应性强,耐冲击负荷性能好,出水水质稳定,不会产生污泥膨胀;

2、填料比表面积大,微生物易挂膜,脱膜,在同样有机物负荷条件下,对有机物去除率高,稳定可靠,同时无需投加药剂,节约后续成本,降低运行费用;

3、水解酸化可有效降低污水色度,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减少后续处理负荷,并为后期投加脱色药剂大大减少用量,节省投资;

4、沉淀效果理想,可获得较好的出水水质;

5、脱色处理,脱色率达到99.4%以上,达到色度排放标准;

6、妥善处理剩余污泥,保证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排泥方便,减少人工操作;

7、采用*的构造方式,你好大限度减少臭气扩散;

8、运行管理简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运行状态调整,以获得你好佳运行效果;

9、净化效率高,BOD去除率在85%~90%,色度去除率达到99%以上,出水各项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或一级排放标准,

10、能够处理印染行业污水及其相类似的工业有机污水;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