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生态环境部发布《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口监测点位设置技术规范》(HJ 1405-2024),并明确自2027年1月1日起执行。新标准更能符合当前科学化、精细化的监测要求,将取代现行标准中的部分条款。
监测点位新规
《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口监测点位设置技术规范》摘要
取代
GB/T 16157-1996(4.2.1~4.2.3条款),HJ/T 373-2007(4.4.3前三段、5.4.2条款)、HJ/T 397-2007(5.1、5.2.1条款)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定污染源废气及污水排放口监测点位设置的技术要求、信息标志牌要求及排放口监测点位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排污单位(海洋油气开发工程除外)对固定污染源排放口手工监测点位、自动监测点位的规范化设计、建设、改造、整改、验收和管理。排放标准中对处理设施效率有明确要求的,处理设施入口也应执行本标准,其他处理设施入口等中间过程监测点位可参照执行。
4.1 一般要求:
1.应在废气排放口设置科学、规范、便于监测的监测点位,避开对测试人员操作有危险的场所。
2.在流场均匀稳定的截面设置监测孔。更加科学、合理的设置:除了便于平台作业或局限空间采样外,更关注到了气流稳定性对采样结果的影响。
监测断面要求、监测孔要求:
1.监测断面应设置在规则圆形/矩形排气筒/烟道上的竖直段或水平段;
2.监测断面宜设置在负压段;
3.手工监测断面设置位置应满足,其按照气流方向的上游距离弯头、阀门、变径管≥4倍烟道直径,其下游距离上述部件≥2倍烟道直径; D= 2*L*W / L+W (D 为当量直径,L为矩形烟道长度,W为矩形烟道宽度) ;
4.在手工监测断面设置手工监测孔:内径≥80mm;
5. 圆形竖直排气筒/烟道直径D≤1 m 时,至少设置1 个手工监测孔;1 m<D≤3.5 m 时,至少设置相互垂直的2 个手工监测孔;D>3.5 m 时,至少设置相互垂直的4 个手工监测孔。圆形水平排气筒/烟道直径D≤3.5 m 时,至少在侧面水平位置设置1 个手工监测孔;D>3.5 m 时,至少在两侧水平对称的位置设置2 个手工监测孔;
6. 竖直矩形排气筒/烟道,长(L)或宽(W)≤3.5 m 时,至少在长边一侧开1 排水平的手工监测孔;L 和W 均>3.5 m 时,至少在长边两侧对开各1 排水平的手工监测孔。水平矩形排气筒/烟道,W≤3.5 m时,至少在单侧开设1 排竖直的手工监测孔;W>3.5 m 时,至少在烟道两侧各开设1 排竖直的手工监测孔。手工监测孔设置应满足监测布点要求,相邻两个手工监测孔之间的距离≤1 m,两端的手工监测孔距离烟道内壁≤0.5 m。
新规带来的挑战
手工采样设备和采样管路将直接面对更新的监测点位,无论监测工况参数如何变化,德图采样设备的耐负压能力和采样管的多样性工况应对能力都足以保证测量参数的精准性。
分析仪主机的适用性
testo 350 烟气分析仪
● 内置高效除水的帕尔贴&蠕动泵模块:实现烟气的汽水分离(干烟气);
● 多道高效烟尘过滤,有效处理进入分析模块的烟气颗粒物(净烟气);
● 传感器测量精准、快速,并带有传感器保护功能,具有较强的工况波动应对能力;
● 最大烟气负压达-300mbar,无惧高负压烟道工况;
● 可选的高低量程传感器模块,以及抗干扰的设计。
图示为抗CO干扰的SO2传感器在 (0 ~ 20000ppm) CO情况下测量结果,充分说明德图抗干扰SO2传感器的良好性能。
分析仪采样管的适用性
模块化标准采样管
一款能耐高温、耐高烟尘浓度的,适用于任意直径烟囱的采样管。
德图烟气探针群种类丰富,功能选择范围较广:采样探针从长度、耐温以及颗粒物过滤等参数上可实现多种需求配置,无惧任何恶劣的固定污染源监测工况:
✓ 可任意定制采样管长度
✓ 多级烟尘过滤芯保护
✓ 可选择耐温范围
✓ 可选择加热或不加热工业探针
✓ 可任意定制采样管长度:标准1米,可进行多根探针延长
✓ 多级烟尘过滤芯保护
虽然不同类型的生产装置的排放监测口工况参数因生产工艺的不同而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但是由于德图烟气采样探针种类的丰富性,都足以应对,进而保证烟气分析设备的测量值精准性,这也是德图烟气分析仪被客户打上“便携快速、运行稳定、精准可靠”标签的原因。
立即询价
您提交后,专属客服将第一时间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