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性检测仪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完整性检测规程,规范并使能达到预定的结果。
2. 范围:适用于孔径规格小于、等于0.45μm的微孔滤膜、滤芯起泡点试验。
3. 职责:操作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QA检查员负责监督。
4. 程序:操作前准备
4.1 将待测滤膜、滤芯充分润湿浸泡;
4.1.1.亲水性滤芯应用或纯化水润湿浸泡,一般连接好装置,在注射水或纯化水上冲至少30分钟。 疏水性滤膜、滤芯应用的混合溶液润湿浸泡。
4.1.2.接通完整性测试仪的电源,打开测试仪的开关。
4.1.3.将完整性测试仪的入口端与气源(氮气或压缩空气)相连接,出口端与过滤器的进液口用气管相连接。
4.1.4.检查滤器及其连接的密闭性,应不存在漏气或泄漏。
自检测试的流程说明:
1) 在仪器待机状态下,按“自检”按钮,进入到“系统自检”界面;
2) 在“压力”(自检测试压力)项,输入系统自检所需的压力值,然后按“确定”按钮;
3) 在“时间”(自检测试时间)项,输入系统自检时的保压时间,然后按“确定”按钮;
4) 系统进入自检运行状态,请等待!
5) 当自检保压时间结束后,系统将给出结果,即”通过”/“系统泄漏“。
4.2. 操作过程
4.2.1.打开压缩空气或氮气的供气阀门,保证供给的压缩空气或者氮气的压力为6000-7000mbar;
在测试仪上设置实验参数:
4.2.2 基本泡点的测试流程:
1) 在仪器待机状态下,按“泡点”按钮,进入到“选择模式”(选择泡点测试方法)界面;
2)通过在界面的右上角输入1~2,来选择泡点测试的方法,这里是输入“1”后,按“确定”按钮;
3)在“基本泡点”(基本泡点测试设置)页面,输入小于6位的测试序号后,按“确定”按钮进入下一行;
4)当光标在“滤材”行时,按“确定”按钮,进入到“选择滤材”页面,然后通过左右键来选择相应的滤种类,然后按“确定”按钮,如图所示;
5)当光标在“浸润液”行时,按“确定”按钮,进入到“选择浸润液”页面,然后通过左右键来选择相应的浸润液种类,然后按“确定”按钮,如图所示;
6)当光标在“压力”行时,输入泡点起测点压力,这样仪器就会从该压力点开始泡点的测量,如果该值设置合理,则会节省滤芯的测试时间。
7)当光标在“规格”行时,按“确定”按钮,进入到“选择过滤器规格”页面,然后通过左右键来选择相应的过滤器,有两种过滤器可供选择,即平板过滤器和筒式过滤器,然后按“确定”按钮,当您选择的是筒式过滤器时,还需进一步输入滤芯数量和滤芯的长度,然后按“确定”按钮,如图所示;
8)当光标在“泡点”行时,输入该型号滤芯的最小泡点值,然后按“确定”按钮。
9)当光标在“孔径”行时,按“确定”按钮,进入到输入“滤膜孔径的”页面,输入各孔径相对应的序号后,按“确定”按钮开始测量泡点。
10)当所测滤芯已大于设定的气泡点值时,则弹出“测试合格,是否继续界面”,如果继续则按“确定”按钮,否则按“取消”按钮,结束测试,并显示测试结果。如要打印测试结果则按‘打印’按钮即可。
11)按“确定”按钮,弹出是否保存测试结果界面,保存按“确定”按钮,否则按“取消”按钮。
4.2.3.设置本次实验具体参数注意不同材质、不同孔径的滤膜、滤芯起泡点的压力也不同应根据厂家的产品说明书来确定。4.3.测试完毕
4.3.1.测试完毕应关闭气源后再拆除连接气管最后关闭测试仪的电源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