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姜堰碳纤维布加固公司专业加固
全国统一,有加固资质各地均可施工)
五、浸渍胶配制
1、采用配套浸渍胶,其配比为A料:B料=2:1;
2、配制浸渍胶应设专人负责,并用秤进行控制各种材料的数量,偏差在±5%范围;
3、调胶使用低速搅拌器搅拌,搅拌时间约2~3分钟,搅拌均匀,无气泡产生,并防止灰尘杂质混入。
六、粘贴碳纤维布
1、在粘贴碳素纤维布之前,要有计划的计算出粘贴范围的大小、表面的形状、施工环境、施工时间、施工人员等。
2、必须调配适当量的浸渍胶,以避免超出可使用的时间之外,配制好浸渍胶后,立即用滚筒刷均匀的涂刷,底层用量为400-500 g/m2。
3、涂刷浸渍胶后马上粘贴预先剪好的碳素纤维布于施工处,用橡皮或塑料的刮析轻刮数次。粘完后,用力在顺着碳素纤维布方向来回滚动数次让浸渍胶浸透且挤出气泡。
4、在30分钟后、3小时之内,检查底层的浸渍胶是否浸透后,再用力按着碳纤维布的方向滚动,然后按上层涂量的标准涂刷。上层涂量为300-400 g/m2。
5、多层粘贴时逐层重复上述步骤,但应在碳纤维布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层的粘贴,如超过60分钟则应等12小时后再进行涂浸碳纤维粘贴下一层。
6、的一层碳纤维物表面应均匀涂抹一道粘结剂。
七、固化养护
施工完成后24小时内防止雨淋或受潮,并注意保护,防止硬物碰伤施工表面。平均气温为20~25℃时,固化养护时间不得少于3天;平均气温为10℃时,固化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八、检验
1、碳纤维布的实际粘贴面积不应少于设计面积,位置偏差不应大于10mm。
2、碳纤维布与混凝土之间的粘接质量,可用小锤轻轻敲击或手压碳纤维布表面的方法检查,总有效粘接面积不应低于95%。
3、当碳纤维布的空鼓面积不大于2500px²时,可采用针管注胶的方法进行修补。当空鼓面积大于2500px²时,宜将空鼓部位的碳纤维布切除,重新搭接粘贴等量的碳纤维片材,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必要时,可采用正拉试验对施工质量进行现场抽样检验。
碳纤维布施工注意事项
1、加固部位基层混凝土抗压强度不低于C15。
2、碳纤维布应通长布置,如需搭接时应沿纤维方向搭接,搭接不得少于100mm。
3、施工温度以5℃~35℃为宜。
4、碳纤维布为导电材料,施工时应尽量远离电气设备及电源,或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5、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碳纤维的弯折。
6、碳纤维片材及配套碳胶的原料应密封储存,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7、施工场地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
8、现场施工人员应佩戴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护目镜、口罩和手套。
9、施工现场严禁吸烟。
公司自主研发经营的建筑结构加固系列产品,经国家检测机构反复检验证明,其品质和性能*符合国家及行业质量标准。(一般碳纤维的密度为1750kg/m3,导热能力高但传电能力低,碳纤维的比热容量亦比铜低。当加热的时候,碳纤维会变厚、变短。虽然碳纤维的天然颜色是黑色,但科学家可以把它染成不同的颜色。 我国碳纤维的生产和使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碳纤维生产能力仅占世界高性能碳纤维总产量的0.4%左右,国内用量的90%以上靠进口。而PAN原丝质量一直是制约我国碳纤维工业规模化生产的瓶颈。另外,碳纤维*以来被视为战略物资,发达国家一直对外实行。因此,业内专家认为,强化基础研究是创新之本,是发展国内碳纤维工业的根本出路。我国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了碳纤维的研究工作,几乎与世界同步。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经研制出接近日本东丽公司T300水平的碳纤维产品,但产量和品质都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与国外差距甚远。与阜阳水平相比,国产碳纤维的突出问题是碳纤维强度低,均匀性和稳定性都较差,发展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了近20年~30年,而且生产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生产效益不理想。目前碳纤维产能约3.5万吨,我国市场年需求量6500吨左右,属于碳纤维消费大国,但我国碳纤维2007年产量仅200吨左右,而且主要是低性能产品,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价格非常昂贵,比如标准型T300市场价格每千克曾高达4000元~5000元。由于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支撑,国内企业目前尚未掌握完整的碳纤维核心关键技术。 我国碳纤维的质量、技术和生产规模与国外差距很大,其中高性能碳纤维技术更是被日本及西方国家垄断和。因此碳纤维要真正实现国产化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公司专业从事碳纤维布,碳纤维胶,粘刚胶,植筋胶,灌缝胶等加固材料生产销售,由于市场短缺,近年来国内出现了“碳纤维热",众多科研院所和企业纷纷启动了碳纤维研究或千吨级产业化项目。虽然当前国内市场对碳纤维产品需求较大,但盲目发展低于档次品类存在很大风险,尤其现有产品研发停滞不前,不能开发出新型配套系列产品,这些千吨级项目实施后,市场产能出现过剩趋势将成为必然。 国内企业不再照搬国外现成的技术,关键设备也在加快研发,某些关键设备的研发已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而且原材料供应充足。我国碳纤维产业技术特点十分明显,技术多元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从2000年开始,我国已*放弃了法原丝技术,采用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的一步法湿法纺丝技术。目前,国产碳纤维百分级产品能与日本东丽的T700相媲美。可以说,我国多年来碳纤维产、学、研相结合研发的技术成果已不逊色于东丽的相应技术。在我国完整的碳纤维研发链条下的碳纤维工程化研发出现了加速发展的势头。
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学校加固改造、路桥、隧道、水利、海岸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加固改造工程中。公司采用日本东丽公司、台塑集团等公司生产的原材料,不断引用高科技和各种*工艺设备,缔造国内的碳纤维布、碳纤维板、芳纶纤维布等高性能纤维材料,不断地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品质优、性能好、工艺上乘、外型美观的各种产品。
2007年一直以来销售量以达到200万平方米以上、现在销量更都在不断上升,公司员工通过采用一种模式,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成功,质量、价格都达到客户的满意。欢迎你们的咨询!提供全国各地发货 。
姜堰碳纤维布加固公司专业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