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沧州德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技术文章>>低温等离子和光氧催化技术应用
井喷式爆发的VOCs市场,召唤出了大小不一、参差不齐的治理公司,至于治理技术,也算是重温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况。在VOCs治理这件事上,南北方还是有 的默契。毫无疑问,活性炭吸附、光催化氧化与低温等离子技术 妥妥得承包VOCs治理的前,但光环笼罩下的阴影 值得注意。
日前,由山西省发布的《山西省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医药制造行业挥发性物控制技术指南》,对低温等离子与光催化氧化技术提出以下明确要求:
(1)治理设施的风量按照 大废气排放量的120%进行设计。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或光催化技术单独使用时,仅适用于处理低浓度废气或恶臭气体;治理效率要求 高时,应采用多种技术的组合工艺。对于含油雾、漆雾或颗粒物的废气,应配置 过滤等适宜的预处理工艺。
(2)应首先明确废气组分中 大可能的化学键键能。使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需给出处理装置设计的电压、频率、电场强度、稳定电离能等参数,同时出具所用电气元件的出厂合格证;使用光催化氧化技术的,需给出所用催化剂种类、催化剂负载量等参数,并出具所用电气元件的合格证与灯管发射185nm波段的占比情况检验证书。
(3)应尽量延长废气在装置中的反应停留时间,并配备臭氧催化分解单元。
在VOCs圈子里混久了的朋友,都会对下面两张原理图很麻木。在此,小编 想用自己的理解及部分数据来解读下这两种技术。
低温等离子技术
电场激发出的电子、自由基、激发态分子(主要是O3等)等活性物质,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净化废气的关键。VOCs组分解离的难易程度,一方面取决于电子的能量,另一方面还取决于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电子在放电过程中获得的能量主要集中在2~12eV之间,而VOCs分子分解所需要能量刚好均在这个区域内。
1
目前,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常用方法是电晕放电和介质阻挡放电。
电晕放电,是在大气压或高于大气压条件下,使用电极表面曲率半径很小的电极,如针状电极或细线状电极,由于放电空间电场不均匀,使电离过程主要局限于局部电场很高的电极附近,特别是发生在曲率半径很小的电极附近或薄层中,并伴随明显光亮的放电现象,一般都发生在高电压(大于5kv)和较高频率(20~40kHz)条件下。
介质阻挡放电,是绝缘介质覆盖在电极上或者悬挂在放电空间中的一种气体放电。当在电极上施加足够高的交流电压,电极之间的气体发生电离,而电极间的介质能起到储能作用,限制放电电流的自由增长,进而产生大量细丝状、 的脉冲微放电,均匀稳定地充满整个放电间隙,同时能级间火花或弧光的产生。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方式的等离子体反应器,一般都采用陶瓷、石英等 介质材料,电极与废气不直接接触,从而可以 程度避免设备腐蚀问题。而电晕放电技术(或针尖放电式)通常是气体与电极直接接触的,即使通过的气体没有腐蚀性,但等离子体中的活性强氧化物质(如臭氧)也可能腐蚀电极。相对而言,采用介质阻挡放电方式比电晕放电方式(如针尖放电) 。
值得注意的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主要是将分子中的化学键打断,但尚未能将物矿化成CO2和H2O。以某治理项目为例,非甲烷总烃的去除率仅为45%,而恶臭的去除率可达。这主要是因为非甲烷总烃经过处理后,大分子变成小分子,用色谱法检测依然表现为非甲烷总烃;而分解过程中产生的部分异味副产物(如臭氧等)亦会对恶臭的去除率有 影响。
因此,正经的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供应商,通常还会在等离子反应器前配置预处理系统, 去除废气中的粉尘和水分,并且也会在反应器后再配置后处理系统,延长废气与活性物质的反应时间,同时对多余的活性物质(主要是臭氧)进行分解。
2
以小编的理解,高压电源就是低温等离子技术的核心。电压和频率是电源能量输出的两个重要参数。
气体中出现的自由电子只有从 强度的电场中获得能量成为电子,然后才能与气体分子发生碰撞,将能量传递给该分子,使该气体分子的外层电子脱离核的束缚,从而产生 多的自由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
频率的提高会增加单位时间内局部放电的平均脉冲个数,放电的重复率增加。但 结果表明,当电压 时,污染物的去除率随频率的提高先增加后减小。在实际应用中,应充分考虑电源与等离子体反应器的匹配关系,并充分考虑谐振带来的影响。
光催化氧化技术
光催化氧化技术,主要利用光敏催化剂在 量的光照射下激发产生的电子-空穴对,与吸附在催化剂面积的溶解氧和水分子等发生作用,进而产生˙OH与˙O2-等强氧化性自由基,再通过与污染物的羟基加和、取代、电子转移等方式矿化, 终实现VOCs的降解。说白了,光催化氧化反应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光照能量。
1
TiO2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催化活性,且 ,所以是目前 常用的光催化剂之一。其常用的晶型结构有2种: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金红石型相对 稳定,即使在高温的情况下也难以发生分解和转化。并且金红石型TiO2的禁带宽度为3.0eV,而锐钛矿型TiO2的禁带宽度是3.2eV,也就是说,引发锐钛矿型TiO2进行光催化反应所需的光能量需大于3.2eV,金红石型TiO2仅需大于3.0eV。对于锐钛矿型TiO2,紫外光的激发波长需要小于387.5nm。
2
顾名思义,光催化氧化技术,那肯定得有“光"和“催化剂"共同作用才行。
对于光,有两个参数:波长与光强。只有吸收了 波长范围内的光,TiO2催化剂才可以克服其禁带的能量,在其表面会产生电子-空穴。 结果表明,短波长的紫外光,尤其是在185~254nm, 有利于生成 多的˙OH,从而加快光催化反应活性。而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横截面光能大小的光强,直接决定了紫外光所提供的总能量是否足以使周围的TiO2全部参与到反应中来。所以,光催化过程中要反应器内布光均匀且紫外光达到 强度。
对于催化剂,其活性组分主要是TiO2。其颗粒粒径越小,尤其是纳米级,比表面与反应面就越大,电子-空穴的简单复合率就小,光催化活性也就高;若在TiO2中掺杂金属或非金属粒子,还可拓展其可接受的光照射响应范围;因为锐钛矿型具有强吸附氧气能力,金红石型具有较高的光利用率,二者的混晶型物质在光催化性能方面的表现要比单一晶型物质要好。其它影响光催化活性的因素还包括,孔隙率、平均孔径、表面电荷、焙烧温度、纯度等。
水蒸气也是在光催化反应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水分子提供了可俘获空穴的羟基,进而产生自由基˙OH,反应中适量的水蒸气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但如果水蒸气过多,会在TiO2表面产生竞争吸附,反而不利于光催化的进行。
此外,废气的初始浓度和在反应器内部的停留时间,也直接影响光催化氧化技术的去除效果。从目前的实验室数据结果看,在各条件优化后的情况下,处理浓度10mg/m3的甲醛尚需30min才能达到70%的去除效率。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