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D201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产品说明
指标名称 | D201 | D201FC | D201SC |
全交换容量 mmol/g≥ | 3.8 | ||
强地基团容量mmol/g≥ | 1.0 | ||
体积交换容量mmol/ml≥ | 1.15 | ||
含水量% | 48-58 | ||
湿视密度g/ml | 0.65-0.75 | ||
湿真密度g/ml | 1.06-1.10 | ||
粒度% | (0.315 | (0.45 | (0.315 |
有效粒径mm | 0.40-0.70 | ≥0.5 | 0.35-0.50 |
均一系数≤ | 1.60 | 1.60 | 1.40 |
磨后圆球率% ≥ | 95 | ||
转型膨胀率%≤ | 28 | 30 | 28 |
外观 | 乳白色或淡黄色不透明球状颗粒 | 乳白色或淡黄色不透明球状颗粒 | 乳白色或淡黄色不透明球状颗粒 |
出厂型式 | 游离胺 | 游离胺 | 游离胺 |
用途 | 通用 | 浮动床 | 双层床 |
D201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产品说明 将“中毒”树脂用清水洗净,浸泡在10%的食盐水中再生约30min,倾去盐水再用蒸馏水(或除盐水)洗涤2~3次,从中取出一部分树脂放入试管或玻璃瓶中,随后加入6mol/L的(体积约为树脂的2倍),盖严振荡15min后,然后取出酸液注入另一洁净试管中,滴入饱和的亚铁溶液,从试液生成普鲁士蓝的颜色深浅(由淡蓝色至棕黑色),可以判断树脂铁“中毒”的程度。
用强酸再生强酸树脂。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单位只用测定树脂交换容量的方法来判断树脂是否铁“中毒”,这是不准确的。
由于强酸性树脂与H+的结合力较弱,难以再生氢型,消耗较多的酸,是树脂交换容量的3~5倍。因为铁“中毒”仅仅降低了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而对全交换容量几乎没有影响。
弱酸离子交换树脂:弱酸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含有羧基(-COOH)和酚羟基(-C6H4OH)的阳离子交换树脂。由于铁“中毒”树脂经过适当的处理,可以恢复其交换能力,所以树脂发生铁“中毒”后,应及时正确处理,否则会增加树脂破损的可能性,导致树脂报废。
离子交换树脂由分类名称、骨架(或基因)名称、基本名称组成。铁“中毒”树脂的复苏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在铁“中毒”树脂中加入10%的后,将树脂表面或凝胶孔内的胶态Fe2O3oXH2O溶解成Fe3+,同时中的H+与树脂上的Fe3+、Ca2+、Mg2+发生交换,使树脂逐步转成氢型,投入运行前再转化成钠型。
孔隙结构分凝胶型和大孔型两种,凡具有物理孔结构的称大孔型树脂,在全名称前加“大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