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众迈日处理50吨医院污水处理设备设施
氧化沟的曝气设备有哪些
常用的曝气设备有曝气转刷、曝气转盘、立式曝气、射流曝气、混合曝气等。
(1)曝气转刷。
曝气转刷主要有可森尔转刷、笼式转刷和:Marunmotll转刷三种,其他产品都是这三种的派生型式。采用曝气转刷的氧化沟水深2.5~3.5。为提高转刷的充氧能力,转刷的上下游要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导流板,如果不设挡水板或压水板,转刷之间的佳距离为40~50m。对于反硝化混合,可设置数台可调速的转刷来完成。如果不满足混合的要求,可通过安装一定数量的水下搅拌器来加强混合。
(2)曝气转盘。
曝气转盘有大量的曝气孔和三角形凸出物,用以充氧和推动混合液。转盘直径约1.4m,盘片厚度一般为12.5mm,盘片之间的小间距为25mm,曝气孔直径为12.5mm。为了使盘片便于从轴上卸脱或重新安装,盘片通常由两个半圆断面构成。曝气转盘的标准转速为45~60r/min,标准条件下的充氧动力效率为1.86~2.10kgO2/(kw·h)。曝气转盘的一个优点是可以借助改变配置在各池中曝气盘片的数目,来调整供氧量。
典型的设前置反硝化段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有厌氧/缺氧/好氧工艺(A2/O工艺)、University of Cape Town工艺(UTC工艺)及生物化学脱氮除磷工艺(BCFS工艺).反硝化段前置的优势是厌氧合成的内聚物聚β羟基脂肪酸(PHA)等可直接进入缺氧段驱动反硝化而取得较好的脱氮效果,但前置反硝化段有其固有的缺陷.根据生物脱氮理论,硝化段(好氧段)内氨氧化菌(AOBs)将氨盐氧化为亚硝酸盐后,亚硝酸盐氧化菌(NOBs)将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反硝化段(缺氧段)内反硝化菌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并进一步还原为氮气(N2)(Zhou et al., 2011).由于好氧段在缺氧段后,为实现反硝化,因而必须将混合液从好氧段回流至缺氧段.混合液回流会稀释进水有机质浓度;氧化态氮(NO-x)的去除也受制于混合液的回流速率,且*脱氮不可能实现;混合液回流还会增加能量消耗和工艺复杂度.
磁分离技术
磁分离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利用废水中杂质颗粒的磁性进行分离的水处理技术。对于水中非磁性或弱磁性的颗粒,利用磁性接种技术可使它们具有磁性。
磁分离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有三种方法:直接磁分离法、间接磁分离法和微生物—磁分离法。
目前研究的磁性化技术主要包括磁性团聚技术、铁盐共沉技术、铁粉法、铁氧体法等,具有代表性的磁分离设备是圆盘磁分离器和高梯度磁过滤器。目前磁分离技术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还不能应用于实际工程实践。
等离子水处理技术
低温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包括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和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是利用放电直接在水溶液中产生等离子体,或者将气体放电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粒子引入水中,可使水中的污染物*氧化、分解。
水溶液中的直接脉冲放电可以在常温常压下操作,整个放电过程中无需加入催化剂就可以在水溶液中产生原位的化学氧化性物种氧化降解有机物,该项技术对低浓度有机物的处理经济且有效。此外,应用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的反应器形式可以灵活调整,操作过程简单,相应的维护费用也较低。受放电设备的限制,该工艺降解有机物的能量利用率较低,等离子体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还处在研发阶段。
电化学(催化)氧化
电化学(催化)氧化技术通过阳极反应直接降解有机物,或通过阳极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OH)、臭氧等氧化剂降解有机物。
电化学(催化)氧化包括二维和三维电极体系。由于三维电极体系的微电场电解作用,目前备受推崇。三维电极是在传统的二维电解槽的电极间装填粒状或其他碎屑状工作电极材料,并使装填的材料表面带电,成为第三极,且在工作电极材料表面能发生电化学反应。
与二维平板电极相比,三维电有很大的比表面,能够增加电解槽的面体比,能以较低电流密度提供较大的电流强度,粒子间距小而物质传质速度高,时空转换效率高,因此电流效率高、处理效果好。三维电极可用于处理生活污水,、染料、制药、含酚废水等难降解有机废水,金属离子,垃圾渗滤液等。
辐射技术
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大型钴源和电子加速器技术的发展,辐射技术应用中的辐射源问题逐步得到改善。利用辐射技术处理废水中污染物的研究引起了各国的关注和重视。
与传统的化学氧化相比,利用辐射技术处理污染物,不需加入或只需少量加入化学试剂,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具有降解效率高、反应速度快、污染物降解*等优点。而且,当电离辐射与氧气、臭氧等催化氧化手段联合使用时,会产生“协同效应"。因此,辐射技术处理污染物是一种清洁的、可持续利用的技术,被原子能机构列为21世纪和平利用原子能的主要研究方向。
光化学催化氧化
光化学催化氧化技术是在光化学氧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光化学法相比,有更强的氧化能力,可使有机污染物更*地降解。光化学催化氧化是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的光化学降解,氧化剂在光的辐射下产生氧化能力较强的自由基。
催化剂有TiO2、ZnO、WO3、CdS、ZnS、SnO2和Fe3O4等。分为均相和非均相两种类型,均相光催化降解是以Fe2+或Fe3+及H2O2为介质,通过光助-Fenton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使污染物得到降解;非均相催化降解是在污染体系中投入一定量的光敏半导体材料,如TiO2、ZnO等,同时结合光辐射,使光敏半导体在光的照射下激发产生电子—空穴对,吸附在半导体上的溶解氧、水分子等与电子—空穴作用,产生˙OH等氧化能力*的自由基。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在氧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特别是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时有明显的优势。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化学处理技术
化学处理技术是应用化学原理和化学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成分转化为无害物质,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其单元操作过程有中和、沉淀、氧化和还原等。以下就焚烧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作一简介。
另外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是近年来开发的新技术,废水经过净化后可达到饮用水标准,而且不产生污泥,还可同时脱色、除臭及杀菌消毒。这一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工业化水平。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是指废水中的污染物在处理过程中通过相转移的变化而达到去除目的的处理技术,常用的单元操作有萃取、吸附、膜技术、离子交换等。以下就萃取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作一简介。
萃取是利用污染物质在水中或与水不互溶的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进行分离,通常称为物理萃取;但若溶剂和废水中的某些组分形成络合物而进行分离,常称为化学萃取或络合萃取。萃取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不仅具有设备投资少、操作简便等优点,而且主要污染物能有效回收利用,络合萃取对于极性有机物的分离具有高效性和选择性。络合萃取主要是基于可逆络合反应的极性有机物萃取分离方法,其关键是选择具有相应官能团的络合剂、选定合适的稀释剂及选择既经济又高效的萃取溶剂再生的方法。如采用类似于醋酸丁酯、苯等的新型络合剂QH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酚含量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且络合剂性能优良,便于循环使用。
另外,物理萃取技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脉冲萃取的应用,使得物理萃取技术的萃取效果大大提高,如巨化集团公司锦纶厂的排放废水,采用自主设计的600、有效筛板高度6m(塔总高14.2m)的脉冲筛板塔。该塔可使锦纶厂废水中己内酰胺的平均浓度从6.35%降到0.85%,COD下降5万左右。
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是一个单元操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常涉及到溶液中的离子与不溶性聚合物(含有固定阴离子或阳离子)上的反离子之间的交换反应。
采用离子交换法时,废水首先经过阳离子交换柱,其中带正电荷的离子(Na+等)被H+置换而滞留在交换柱内;之后,带负电荷的离子(CI-等)在阴离子交换柱中被OH-置换,以达到除盐的目的。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