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Associated Protein D,SP-D)是一种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生理功能的蛋白质。SP-D主要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或无纤毛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内合成和分泌,也参与肺上皮和非肺上皮细胞的表达。SP-D是一种胶原钙依赖性凝集素(或集合素),具有N-term和C-term结构,可与多种微生物表达的表面糖缀合物以及与各种复杂有机抗原表面相关的寡糖结合,SP-D的分子量通常在40~45kDa之间,其纯度一般大于95%。SP-D具有多聚体形式,并能与特定的表面活性剂相关脂质结合。
生理功能:
免疫调节:
SP-D能够识别并结合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从而清除病毒、细菌、真菌等大部分病原体,在肺部先天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SP-D还能与多种免疫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介导免疫调节,改变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和自由基水平。例如,SP-D蛋白结构域通过结合巨噬细胞上信号抑制调节蛋白α(SIRPα)促进抗炎作用;可作用于嗜酸性粒细胞Fc受体γII分子,对由嗜酸性粒细胞IgG引发的粒细胞阳离子蛋白脱颗粒起抑制作用;亦可结合NK细胞的NKp46受体,调节DC的淋巴结归巢。
炎症调节:
SP-D可通过介导相关炎症信号通路以调节炎症反应,抑制活性氧(ROS)的产生,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在继发性肺部感染中,SP-D能抑制病毒复制,诱导病原体聚集,提高病原体清除率。SP-D还能调节促炎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等,在模拟支气管肺发育异常(BPD)高氧暴露的新生小鼠模型中展现出对器官的保护作用。
维持肺泡稳态:
SP-D作为凝集素、调理素,可降低肺泡气液界面的表面张力,提高肺的顺应性,维持肺泡形态,防止肺泡在呼气结束时塌陷。在渗出性肺水肿时,肺泡液中增高的SP-D除了发挥其固有免疫的作用外,还参与细胞外肺表面活性剂的重组和更新,在肺组织结构恢复中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