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商
山东环绿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资料大小
151.3KB资料图片
下载次数
7次资料类型
JPG 图片浏览次数
114次单户式小型污水净化槽
一、简介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较多,目前国内主要采用:人工生物净化、自然生物净化、人工生物净化与自然生物净化三大处理技术。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水解一好氧处理技术、管道处理工艺、生物膜自然净化工艺、深井曝气等一些新技术以低能耗、低投资,管理简单而受青睐。作者就上述技术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因地制宜地研究开发和利用高效节能污水处理工艺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二、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1.在生物膜培养的初始阶段,采用小负荷进水方式,使填料层表面应逐渐被膜状污泥(生物膜)所覆盖;
2.试运行中,应严格监测生物接触氧化池内DO、温度、PH值变化、微生物生长状态及种类;
3.严格控制生物膜的厚度,保持好氧层厚度2mm左右,应不使厌氧层的过分增长,保证生物膜的脱落均衡进行;
4.生物接触氧化在运行过程中应注意在低、中、高负荷时,DO控制不当均有可能发生生物膜的过分生长与脱落,故应控制污泥负荷在0.2~0.3kgBOD5/kgMLSS之间;
5.浅层气浮的加药处理出水水质应以满足生化设计进水水质条件为准,保证气浮加药的稳定以利于后续生化处理,因不同厂家生产的PAC含有大约6%~7%的Ca粉容易生化池泛白,经曝气反应生成CaCO3包裹生物膜的表面造成生物膜接壳致使生物膜严重脱落,影响生化的正常运行。同时因聚合氯化铝中AL3+、CL-对微生物的生长或多或少的抑制,建议投加聚铁,Fe3+是微生物生长的微量元素。
三、工艺步骤是:
1、污水由污水进水管并经配水渠进入斜管沉淀池,通过自然沉降作用使大部分悬浮物沉淀于斜管沉淀池的池底锥斗中形成污泥,沉淀于池底的污泥中的固态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发生缺氧水解,分解成可溶性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还可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并使污泥减量化。
2、斜管沉淀池的出水由上部溢出进入回流槽,由回流水泵回流的好氧反应池含硝酸盐的出水也进入回流槽,两股水在回流槽中充分混合后流入缺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中填充有玉米棒芯;玉米棒芯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可作为微生物附着生长的载体,并且浸没在污水中的玉米棒芯中的有机成分提供了良好的微生物反硝化用的固态碳源,附着生长在玉米棒芯上的缺氧微生物主要为反硝化细菌,它利用进水中的有机物和玉米棒芯中的固态碳源,将回流的好氧反应池出水中的硝酸盐还原成氮气并从水中溢出,起到了去除污水中氮的目的。抗浮及支撑网板上部填装的鹅卵石的作用是作为玉米棒芯的填压材料,防止玉米棒芯由于浮力的作用上浮而流失,同时起到截留玉米棒芯碎块随水流失作用,以保证足够的固态碳源。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