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商
山东环绿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资料大小
312KB资料图片
下载次数
6次资料类型
JPG 图片浏览次数
85次微动力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一、工艺流程特点
1. 该工艺占地面积小、工程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处理设施的运行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调节余地,以适应污水水质水量的变化。
2.由于采用了以去除有机污染物为主的A2/O法工艺,而且厌氧池设计了污泥回流系统,兼氧池设立了好氧出水混合一部分回流系统,从而提高了染污的去除率,整个系统COD的去除率高达97%。生化池的总容积负荷为0.6kg(m3.d),固体填料充填率大于60%,比表面积不小于110㎡/m3,从而可确保出水达标排放。
3.通过对初沉池、二沉池表面负荷沉淀时间及填料间距等设计参数的合理选择,以提高固液分离效果。
4.本装置设立污泥回流系统,污泥得到回用,整个系统终产生的污泥大大减少,污泥再通过增养消化,污泥进一步消化30%左右,这样可使整个系统得存泥时间为200天左右。
5.本设备污泥再回用的同时又起到了物理吸附悬浮物的作用,并减少了絮凝剂的投加量,是运行成本大大降低。
6.本系统通过空气提升装置把沉淀池污泥排入污泥回流系统,这样可减少系统的动力损耗,降低运行成本。
二、作用
将原水中的难生物降解物质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以利于后续的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能够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在污水处理厂污水浓度有较大增长的情况下,水解池反应后出水有机物浓度升高一般不多。水解反应池对悬浮物的去除率很高,可去除80%以上的进水悬浮物,可使污泥减量30%左右。水解+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能耗较低,其机理在于水解池去除有机物(以COD表示)占全流程去除有机物总量的50%左右,其次将不溶有机物转化为可溶有机物,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为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缩短了反应时间,降低了处理能耗。一般采用自然挂膜即可,生物膜生物种类和数量与污水处理相比不很丰富,但菌胶团、原生动物、游离细菌等各类微生物都有生长,生态情况是好的。生物膜呈棕黑色、灰黄色。菌胶团由荚膜球菌等组成。原生动物有微型纤毛虫,有时也见钟虫,轮虫、枝虫等;后生动物有线虫等。有藻类共生,进水端生物膜较出水端发育得好,各型处理设备生物膜发育情况大同小异。判别生物膜成熟与否,可测定NH3-N或OC的去除率,当它们的去除率分别为75%或15%时,即认为挂膜成功。由表2可见挂膜所需时间与水温有较好的正相关,水温为20℃时,需18天左右;水温下降10℃,所需时间至少增加1倍。生物氧化池都能降低水的浊度和色度,生物氧化处理后水中胶体的电动电位有较大幅度降低(指负数的值降低),这是有机物降解、生物繁殖分泌物的絮凝作用及pH变化造成的。因之经生物预处理后,后续处理可节约混凝剂30%~40%。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