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卡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动态>>我国自主研发“骨科机器人”在成大附院上岗
这台骨科机器人名叫“天机”,由包括成都大学在内的多家高校和单位参与系统研发。
5月24日,“骨科机器人”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辅助医生进行手术。
病人躺在手术床上,X光片准确定位手术路径,骨科机器人切开一个1厘米长的小切口,利用机械臂的运动创造导针置入路径,zui后由医生准确置入空心钉,一台骨盆骨折手术完成……5月24日,成都*骨科机器人顺利完成一场手术,这是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动用成都市*骨科机器人,进行的第三例手术。
这台骨科机器人名叫“天机”,由包括成都大学在内的多家高校和单位参与系统研发。由于切口小,手术快,出血少,相比于普通手术,骨科机器人动手术费用更为便宜。“以今天这台手术为例,如果进行普通手术,花费在5万元左右,而动用骨科机器人,整个手术费用才一万多。”
水平如何?目前属世界
据骨科机器人研发的李开南教授介绍,目前骨科机器人为患者提供骨科手术治疗服务,主要运用于髓内钉远端锁钉定位、髋部骨折、骨盆骨折、脊柱椎弓根螺钉定位置钉等,骨科机器人还处在不断完善和研发当中。“目前它的主要价值体现在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方面,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据悉,成都市引进“骨科机器人”开展手术后,有望在各地医院进行推广。李开南教授表示,目前上比较成熟的达芬奇医用机器人主要用于腹腔手术,美国一款医用机器人主要进行脊柱固定,骨科机器人在骨科手术方面的表现在世界都处于先水平,目前已经申请了多项国家。
成都参与研发 zui大困难在定位
这款机器人由包括成都大学在内的多家高校和单位参与系统研发,李开南教授是机器人的主要研发者之一。从zui初设想到zui后完成研发,总共花费四年时间。
骨科机器人的研发也并非一帆风顺,李开南教授对记者说,研发期间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他认为zui大的困难在定位上。之前骨科机器人都是在骨骼模型上进行操作和实验,但是用于临床上,度不能有偏差,要把误差控制在1毫米以内。但骨折之后就会和正常的骨头不一样,为了克服度的问题,总共花了3、4年的时间来摸索和克服。目前,该骨科机器人的更多功能,还处于继续完善当中。来源:成都商报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