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卡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动态>>社会地位影响猕猴基因表达
野生猕猴群构成一个等级社会,不同猕猴的社会地位可以从其获得食物、水以及性伴侣的顺序分辨,而圈养猕猴的社会地位通常根据其加入群体的先后顺序确定。
杜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耶基斯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5个圈养猕猴群进行了研究,利用基因芯片测量了猕猴6000多个基因的表达。他们比较49只不同地位的雌性猕猴后发现了987处基因表达差异,其中112处与免疫系统功能有关。
研究人员还根据基因表达的差异较准确地推测猕猴的社会地位变化。在一个猕猴群中,碰巧有两只被移出,另有新猕猴加入,这意味着部分猕猴的社会地位将发生变化。研究人员根据基因表达差异,准确预测了7只猕猴中6只的新地位。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很多基因的DNA甲基化状态受社会地位变化的影响。DNA甲基化是DNA化学修饰的一种形式,可以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改变遗传表现。
在人类研究中,较低的经济社会地位以及高强度压力也会提高患病风险。此前有研究显示,社会地位较低或经常面临慢性压力的猕猴免疫功能也较低。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新研究呼应了此前的研究成果。
不过研究人员说,野生猕猴的社会地位与基因表达是否存在同样机制仍不得而知,而社会地位变化对人类基因表达的影响更需要研究来证实。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