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百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初级会员 | 第5年

15249211585

荧光探针
核酸染料
磷酸酶
辣根过氧化物酶
氧化还原酶
磷酸二酯酶
肽酶和蛋白酶
蛋白激酶
转移酶
DNA检测
RNA检测
常用蛋白
磷酸化蛋白
阴离子
标记细胞
细胞信号
报告基因酶检测
*标记的抗IgG抗体
荧光标记的抗IgG抗体
链霉抗*蛋白标记物
荧光成像
iFluor快速检测
β-淀粉样蛋白分析
膜电位检测
*缀合物
荧光素
罗丹明
其他染料
花菁
蛋白质染料
染料合成试剂
经典淬灭剂
Tide Quencher™ 染料
iFluor™ 染料和试剂盒
Tide Fluor™ 染料和试剂盒
trFluor™ 染料和试剂盒
抗体标记
特殊氨基酸
染料标记试剂
亚磷酰胺染料
荧光淬灭剂标记的亚磷酰胺
检测细菌试剂盒
缓冲液
抗淬灭封片剂
偶联物
复合物
检测线粒体
检测细胞自噬的试剂盒
检测葡萄糖试剂盒
钙检测
NAADP
抑制剂
Caspase的试剂
荧光底物
β半乳糖苷酶
反应终止液
细胞培养液
成像试剂盒
转染试剂
细胞增殖
香豆su
三磷酸
凝胶染料
分离试剂盒
校准板
实验室耗材
终止子混合物
染色剂
单保护二胺
biotin
pH指示剂
钙黄绿素
交联剂
抗生素
叠氮化物
封固液
溶液
检测细胞
核苷酸
dUTP
钠盐
马来酰亚胺
氟间ben二酚
二氨基乙烷盐酸盐
抑胃酶氨酸
酪胺
凝集素
OG
FAM
cy
iFluor
AF染料

百萤问号-你知道免疫细胞化学中的常用固定剂怎么配制吗?

时间:2024/3/18阅读:58
分享:

今天,百萤为大家介绍一下免疫细胞化学中几种常用固定剂的配制方法,还不会的小伙伴,请好好收藏哦!大多数神经激素、肽类物质为水溶性,在用于免疫细胞化学研究之前,常需固定。但肽类和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因而对不同的固定方法或固定剂的反应也不尽相同。某些固定剂甚至可同时破坏和/或保护同一抗原的不同抗原决定簇。因此,在进行免疫细胞化学研究之前,很有必要了解所要研究的物质(蛋白质或肽类)的化学性质,并根据需要来选择适宜的固定剂(或固定方法)以及改进固定条件。

目前,免疫细胞化学研究中常用的固定剂仍为醛类固定剂,其中以甲醛类和戊二醛为常用。在此,简要介绍几种目前较为常用和推荐的固定剂,以供读者选用。


1、4%多聚甲醛-0.1mol/L磷酸缓冲液(pH7.3)

多聚甲醛

40g

0.1mol/L磷酸缓冲液

1000ml


 

配制方法:称取40g多聚甲醛,置于三角烧瓶中,加入500~800ml 0.1mol/L磷酸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以下简称PB),加热至60℃左右,持续搅拌(或磁力搅拌)使粉末全部溶解,通常需滴加少许1N NaOH才能使溶液清亮,后补足0.1mol/L的PB于1000ml,充分混匀。

该固定剂较适于光镜免疫细胞化学研究,好是动物经灌注固定取材后,继续浸泡固定2~24h。另外,该固定剂较为温和,适于组织标本的较长期保存。


2、4%多聚甲醛-磷S二氢钠/氢氧化钠

试剂:

A液:

多聚甲醛

40g

蒸馏水

400ml

  

B液:

Na2HPO4•2H2O

16.88g

蒸馏水

300ml

 

 

 

C液:

NaOH

3.86g

蒸馏水

200m

 

 

配制方法:A液好在500ml的三角烧瓶中配制(方法同前),至多聚甲醛全部溶解后冷却待用。注意,在溶解多聚甲醛时,要尽量避免吸入气体或溅入眼内。B液和C液配制好后,将B液倒入C液中,混合后再加入A液,以1n NaOH或1N HCl 将pH调至7.2~7.4,后,补充蒸馏水至1000ml充分混合,4℃冰箱保存备用。

该固定剂适于光镜和电镜免疫细胞化学研究,用于免疫电镜时,好加入少量新鲜配制的戊二醛,使其终浓度为0.5%~1%。该固定剂较温和,适于组织的长期保存。组织标本于该固定剂中,4℃冰箱保存数月仍可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


3、Bouin's液及改良Bouin’s液

试剂:饱和KU味酸

40%甲醛

250ml

冰醋酸

50ml

 

配制方法:先将饱苦wei酸过滤,加入甲醛(有沉淀者禁用),后加入冰醋酸,混合后存于4℃冰箱中备用。冰醋酸好在临用前加入。改良Bouin‘s液即不加冰醋酸。

该固定剂为组织学、病理学常用固定剂这一,对组织的穿透力较强,固定较好,结构完整。但因偏酸(pH为3~3.5),对抗原有一定损害,且组织收缩较明显,故不适于组织标本的长期保存。此外,操作时,应避免吸入或与皮肤接触。


4、Zamboni’s(Stefanini‘s)液

试剂:

多聚甲醛

20g

饱和苦wei酸

150ml

Karasson-Schwlt’s PB

1000ml


 配制方法:称取多聚甲醛20g,加入饱和苦wei酸150ml,加热至60℃左右,持续搅拌使充分溶解、过滤、冷却后,加Karasson-Schwlt‘s PB至1000ml充分混合(Karasson -Schwlt’s磷酸缓冲液的配制配制方法见后)。

该固定剂适于电镜免疫细胞化学,对超微结构的保存较纯甲醛为优,也适于光镜免疫细胞化学研究,为实验室常用固定剂之一。我们在应用中,常采用2.5%的多聚甲醛和30%的饱和苦wei酸,以增加其对组织的穿透力和固定效果,保存更多的组织抗原。固定时间为6~18h。


5、PLP液

PLP液即过碘酸盐-赖氨酸-多聚甲醛固定剂(Periodate-Lysine-paraform-alde-hyde fixative)。

试剂:过碘S钠

赖氨酸盐酸盐(或盐S赖氨酸):

多聚甲醛

蒸馏水

配制方法:

1)贮存液A(0.1mol/L赖氨酸-0.5mol/l Na3PO4,pH7.4):称取赖氨酸盐酸盐1.827g溶于50ml蒸馏水中,得0.2mol/L的赖氨酸盐酸盐溶液,然后加入Na2HPO4至0.1mol/L,将pH调至7.4,补足0.1mol/L的PB至100ml,使赖氨酸浓度也为0.1mol/L,4℃冰箱保存,好两周内使用。此溶液的渗透浓度为300mOs mmol/L/kg。

2)贮存液B(8%多聚甲quan溶液):称8g多聚甲醛加入100ml蒸馏水中,配成8%多聚甲醛液(方法见前)。过滤后4℃冰箱保存。

3)临用前,以3份A液与1份B液混合,再加入结晶过碘酸钠(NaIO4),使NaIO4终浓度为2%。由于AB两液混合,pH从约7.5降至6.2,故固定时不需再调pH值。固定时间为6~18h。

该固定剂较适于富含糖类的组织,对超微结构及许多抗原的抗原性保存较好。其机制是借助于过碘酸氧化组织中的糖类形成醛基,通过赖氨酸的双价氨基与醛基结合,从而与糖形联。由于组织抗原绝大多数都是由蛋白质和糖两部分构成,抗原决定簇位于蛋白部分,故该固定剂有选择性地使糖类固定,这样既稳定了抗原,又不影响其在组织中的位置关系。Mclean和Nakane等认为,佳的混合是:含0.01mol/L的过碘酸盐、0.075mol/L的赖氨酸、2%的多聚甲醛及0.037mol/L的磷酸缓冲液。


6、Karnovsky's液(pH7.3)

试剂:

多聚甲醛

30g

25%戊二醛

80ml

0.1mol/L PB

1000ml

  

配制方法:先将多聚甲醛溶于0.1mol/L PB中,再加入戊二醛,后加0.1mol/L的PB至1000ml,混匀。

该固定剂适于电镜免疫细胞化学,用该固定剂在4℃短时固定,比在较低浓度的戊二醛中长时间固定能更好地保存组织的抗原性和细微结构。固定时好先灌注固定,接着浸泡固定10~30min,用缓冲液漂洗后即可树酯包埋或经蔗糖溶液后用于恒冷切片。


7、0.4% 对苯醌 (Parabenzoquinone)

试剂:

对苯醌

4.0g

0.01mol/L PBS

1 000ml

 配制方法:称取4.0g对苯溶于1000ml 0.01mol/L的PBS即可。

对苯醌对抗原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对超微结构的保存有一定影响,故常与醛类固定剂混合使用。一般要求临用前配制,且避免加热助溶,因加热或放置时间过长,固定剂变为棕色至褐色,会使组织标本背景增加,影响观察。此外,对苯醌有毒,使用时避免吸入或与皮肤接触。


8、PFG液(Parabenzoquinone-Formaldehyde-Glutaraldehyde fixative, PFG)

试剂:

对苯醌

20g

多聚甲醛

15g

25%戊二醛

40ml

0.1mol/L二甲酸钠缓冲液

1000ml

 

 

配制方法:先以500ml左右的二甲酸钠缓冲液溶解对苯醌及多聚甲醛,然后加入戊二醛,后加入二甲酸钠缓冲液至1000ml充分混合。

对苯醌与戊二醛及甲醛联合应用,即可阻止醛基对抗原的损害,又不影响超微结构的保存,故适于多种类抗原的免疫细胞化学,尤其是免疫电镜的研究。


9、碳二亚酰胺-戊二醛(ECD-G)液

试剂:

0.05mol/L PB

500ml

0.01mol/L PBS

500ml

Tris

14g

HCl

少许

ECD

10g

25%戊二醛

3.5ml

 

 

配制方法:先以约500ml的PB与相同体积的PBS混合,加入Tris(使其终浓度为1.4%)溶解,以浓HCl调pH至7.0,再将事先称取好的ECD和戊二醛加入混合液,振摇后计时,用pH计检测,约2~3min时,pH降至6.6,再以1N的NaOH在4min内调pH至7.0,此时,将该混合固定剂加入盛有细胞(经PBS漂洗过)的器皿中,在23℃固定7min后,以PBS洗去固定剂,即可进一步处理。

ECD即乙基-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亚胺盐酸盐[1-ethyl-3(3-dimethyl-aminoprpyl)-carboi-imide hydrochloride],简称乙基-CDI,常用于多肽类激素的固定,对酶等蛋白质的固定也有良好效果。ECD单独应用时,边缘固定效应重,但与戊二醛、Tris及PB联合应用,效果明显,细胞质仍可渗透,利用细胞中抗原的定位,超微结构保存较好。目前认为是一种用于培养细胞电镜水平免疫细胞化学研究的很好的固定剂。

10、四Y化锇(锇酸Osmic Acid, OsO4)

配制:将洗净装有OsO4的安瓿中加热后,迅速投入装有溶剂的棕色瓶中,使安瓿遇冷自破。也可用钻石刀在安瓿上划痕,洗净后再放入瓶中,盖好瓶塞,用力撞击安瓿,待其破后加溶剂稀释。为保证充分溶解,应在用前几天配制。

1)2% OsO4水溶解:取OsO41g溶于重蒸水中。此液常作为储备液,于冰箱中密封保存。

2)1% OsO4-PB:

试剂:

A、2.26% NaH2PO4•2H2O 4.15ml

B、2.52% Na2HPO4•2H2O 8.5ml

C、5.4% 葡萄糖 5ml

D、OsO4 0.5g

配制方法:先分别配好A、B、C三种液体,取A液41.5ml与B液8.5ml混合,将pH调至7.3~7.4,取A-B混合液45ml再与5ml C液混合即为0.12mol/L PBG。

3)1% OsO4/0.1mol/L二甲胂酸钠缓冲液(pH7.2~7.4):

试剂:

2% OsO4水溶液 10ml

0.2mol/L二甲胂酸钠缓冲液(pH7.2~7.4) 10ml

配制方法:取2%OsO4储备液10ml与等量0.2mol/L、pH7.2~7.4的二甲胂酸钠缓冲液充分混合即可。

OsO4是电镜研究所必需的试剂,常用于后固定。尽管OsO4主要为脂类固定剂,但也可与肽类及蛋白质起作用,形成肽-蛋白质或肽-脂交联。过氧化物酶的反应产物经OsO4处理后,电子密度增高,适于电镜研究。但由于OsO4的反应产物对光及电子有较明显的吸收能力,因此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前常需去除,去锇在光镜水平常用1%的高锰S钾,在电镜水平则常用H2O2来处理。

以上介绍了目前免疫细胞化学中常用的一些固定剂。关于固定剂种类还很多,如70%~90%的酒精、丙酮、醋酸酒精(含0.1%~1%醋酸的70%~90%的酒精等),这些溶液都能促使蛋白质凝固。它们初只是光学显微镜通用的固定剂,但在免疫细胞化学上用其它方法不成功时,也可试用。总之,掌握一个原则,免疫细胞化学中,含重金属的固定剂禁用(但Zenker-Formalin可进行短时的固定)。目前多数认为,对生物标本较好的固定措施是:用4℃的Karnovsky’s液灌注固定10~30min后,接着在pH7.3、0.1mol/L的二甲胂酸钠缓冲液中漂洗过液,这种短时冷固定处理,有助于超微结构和许多肽类抗原的保存。对其它较难保存的抗原可尝试PFG、PLP及Zamboni's液等混合固定剂。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