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焚烧炉RTO运行期间发生的腐蚀情况可以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者的区别是当电化学腐蚀发生时,金属表面存在隔离的阴极和阳极,有微小的电流存在于两者之间,单纯的化学腐蚀则不形成微电池。
由于RTO运行温度超过760℃,RTO内部还可能因为工艺的不同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金属材料接触高温区域,这时,还可能产生高温气体腐蚀,所以腐蚀又可以分为干腐蚀和湿腐蚀。
湿腐蚀很好理解,因为RTO低温烟气管道本身排烟温度大都低于100℃,达到了水的露点温度以下,极易形成水溶液状态的湿腐蚀环境;而RTO干腐蚀则是指干气体(通常是在高温)或者非水溶液中的腐蚀。
对于RTO系统有时也会涉及PP和FRP等非金属材料,对于这些非金属材料多半产生单纯的化学或者物理腐蚀,有时两种同时产生。本文主要对金属材料的腐蚀情况进行分析。
一般来讲,RTO常用材料选择铁基金属和合金,这些材料中的铁或被氧化成铁锈,同时释放能量,部分不锈钢则是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富铬钝化膜,阻止或者减缓腐蚀反应的发生。
这些工况在医化行业已经是常态,对于RTO设备来说,避免或者减缓腐蚀的发生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但是由于国内RTO市场发展太快,RTO企业技术水平发展良莠不齐,片面追求利润,使用单位拼命地降低采购预算,这使得使用单位和供应商单位都付出了大量的试错成本,有些至今未能很好解决,更有甚者发生不可控的安全事故。
从本质上来讲,RTO抗腐蚀目前可能只有两种方法来控制,一是通过工艺控制,减少露点以下的环境产生,二是材料选择。目前向好的一点是整个市场不再认为只有304或者316能抗腐蚀了,在医化行业开始大量的使用双相不锈钢,尽管成本上涨很多。
但是可能缺少事实认知的是,从碳钢到不锈钢,再到双相不锈钢,以及其他材料,其抗腐蚀效果可能还跟含氯废气浓度有关系,而大量的事实证明很少有RTO企业去研究这些材料到底能耐受多少浓度以下的腐蚀,材料选择也只是盲目跟风,因为也有大量的医化企业开始发现双相不锈钢在卤代烃浓度达到一定时,几个月也就腐蚀通了,这里讲的主要是指低温区域的湿腐蚀。
在RTO部分场合,金属材料不可避免的需要接触高温腐蚀性气体,从而发生电化学腐蚀,阳极金属离子化,阴极氧离子化,两极之间电子流动,类似水溶液中的原电池反应。
部分场合有氢气还会发生脱碳和氢腐蚀,含有硫化氢的还会发生高温硫腐蚀,金属材料表面产生薄层离子态熔盐,表面下加速氧化,在薄层盐膜电解质中热腐蚀动力学和热力学必然和水溶液体系有很多共同点,高温区域的金属热腐蚀动力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接触的碱性盐和金属的酸性气体在盐中的溶解度,盐化学和电化学,以及氧化还原离子的存在,这些反应会加速RTO炉体的腐蚀和老化,所以在设计RTO时需要被格外引起重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腐蚀反应的发生是贯穿整个RTO运行工艺的,针对医化行业废气排放特点和氧化反应产物的特点,专门定制完整的、可持续的RTO解决方案,俨然成了每个企业的重点方向,就抗腐蚀来讲,RTO设计并没有那些没做研究的朋友所说的那么简单,也没有那么复杂,但是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实现设备运行安全。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