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重点
(一) 重点产品
整治对象为《消防产品目录(2022年修订本)》中的建筑消防设施类和消防救援装备类产品,主要包括:
可燃气体探测器
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
手提式灭火器
消防应急照明灯具
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
洒水喷头
室内消火栓
消防单向阀
防火门
防火玻璃
灭火毯
消防水带
微型消防站配备的装备器材
各地可根据当地消防产品质量状况,灵活调整重点整治产品。
(二) 重点领域
专项整治行动覆盖生产、流通和使用各环节:
生产领域:重点关注产业聚集区和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的企业。
流通领域:重点关注批发市场、销售网点、网络交易平台等。
使用领域:重点关注商业综合体、高层建筑、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养老机构、学校、文博单位等。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他重点检查场所。
(三) 重点问题
整治行动将聚焦隐蔽性强、覆盖面广、危害性大的问题,主要包括:
可燃气体探测器:报警动作值不准确。
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火灾灵敏度不足。
灭火器:充装量不符合标准。
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光通量不达标。
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一氧化碳防护性能不合格。
洒水喷头:流量系数不达标。
室内消火栓:水压强度和密封性能不合格。
消防单向阀:密封性能不达标。
防火门:耐火性能不足。
防火玻璃:耐火完整性不达标。
灭火毯:阻燃性能不合格。
消防水带:爆破压力和附着强度不达标。
阶段安排
(一) 动员部署阶段(7月)
各地研究本地区消防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制定实施方案。
召开动员会议,组织业务培训,统一部署专项整治工作。
在全国范围内营造强大的整治声势。
(二) 自查自纠阶段(7月至8月)
各地指导督促消防产品生产、销售、使用单位和认证检验机构开展自查自纠。
积极整改问题,对自查自纠后仍存在严重隐患的单位,依法严格查处。
(三) 集中攻坚阶段(8月至11月)
各地全面开展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排查全领域风险隐患。
严厉打击伪劣消防产品违法行为。
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形成震慑。
(四) 健全机制阶段(11月至12月)
各地总结专项整治行动的经验做法,细化协作措施。
巩固整治成效,完善消防产品质量安全“一件事”全链条监管长效机制。
火灾安全形势
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的数据,截至5月20日,全国共接报火灾45万起,直接财产损失达26.8亿元。火灾多发的行业领域主要集中在:
高层住宅
宾馆
餐饮等公众聚集场所
化工企业
工业厂房
这些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因此火灾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可燃气体报警器的重要性
在预防火灾方面,可燃气体报警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及时检测环境中可燃气体的浓度,并在超出安全范围时发出警报,为人们提供逃生和应对火灾的宝贵时间。在本次整治行动中,可燃气体报警器被列为重点整治产品,凸显了其在火灾预防中的重要性。
总结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旨在通过全面排查和整治消防产品质量问题,提升消防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严格落实整治措施,确保消防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立即询价
您提交后,专属客服将第一时间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