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zhan内容导读:瘦肉精是一类动物用药,有数种药物被称为瘦肉精,例如莱克多巴胺及克伦特罗等。将瘦肉精添加于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但因为考虑对人体会产生副作用,各国开放使用的标准不一。 瘦肉精是一类药物,而不是某一种特定的药物,任何能够促进瘦肉生长、抑制肥肉生长的物质都可以叫做“瘦肉精”。在中国,通常所说的瘦肉精是指克伦特罗(Clenbuterol),而普通消费者则把此类药物统称为瘦肉精。当它们以超过治疗剂量5-10倍的用量用于家畜饲养时,即有显著的营养“再分配效应”——促进动物体蛋白质沉积、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脂肪沉积,能显著提高胴体的瘦肉率、增重和提高饲料转化率,因此曾被用作牛、羊、禽、猪等畜禽的促生长剂、饲料添加剂。
此类药物主要是肾上腺类,β激动剂,因为能够促进瘦肉生长、抑制动物脂肪生长,所以统称“瘦肉精”。瘦肉精让猪的瘦肉率提高,带来更多经济价值,但它有很危险的副作用。中国zui早报道的瘦肉精中毒事件是1998年供港活猪引起的,此后这类事件经常发生,如:2001年广东曾经出现过批量中毒事件。
能够实现这种功能的物质是一类叫做β-兴奋剂(β-agonist)的药物,约16种,比如在中国造成中毒的克伦特罗(clenbuterol)和美国允许使用的莱克多巴胺/又译雷托巴胺(Ractopamine)。2001年12月27日、2002年2月9日、4月9日,*分别下发文件禁止食品动物禁止使用β激动剂类药物作为饲料添加剂(*176号、193号公告、1519号条例)。
瘦肉精在上海曾经引发了几百人的中毒事件。而在中国台湾,由于从美国进口的猪肉里含有健康的肉瘦肉精,几乎挑起一场政治争端。由于西方国家一般不消费动物内脏(内脏特别是肝脏则会残留瘦肉精),因而,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瘦肉精这类物质的使用是合法的。
在中国,通常所说的“瘦肉精”则是指克伦特罗。它曾经作为药物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后由于其副作用太大而遭禁用。
防止“瘦肉精”进入食品链,生产经营者是*责任人,但监管部门有告知和指导的义务。高法、高检公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后,*及时举办培训班,邀请参与起草的同志进行解读,各地以此为重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截至2013年10月底,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共组织与“瘦肉精”有关的培训1.2万场次,通过媒体宣传4.67万次,发放宣传材料669万份。
在养殖相对分散、追溯体系尚未全面建成的现实条件下,抽检是质量安全监管*的手段。2013年,*继续组织实施养殖场户“瘦肉精”专项监测计划,在生猪养殖大省开展“瘦肉精”交叉拉网监测,对肉牛肉羊大省实施突击抽检,对公布禁用的“瘦肉精”类物质进行全面排查。各级畜牧兽医部门争取经费近5亿元,抽检各类样品941.4万批次。以屠宰环节为重点、各环节统筹兼顾的抽检制度基本形成。福建、浙江等省对定点屠宰场形成了“县级天天抽检,市级月月抽检,省级季度抽检”的工作制度。
经过连续3年持续推动,目前省际之间、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渠道畅通,跨省案件通报协查、涉嫌犯罪移送等工作机制有效运转。据不*统计,2013年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在“瘦肉精”专项整治中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309起,向*机关移送63起。
据*监测,2013年畜产品“瘦肉精”抽检合格率99.7%,养殖环节活畜尿液抽检合格率99.9%,饲料样抽检*。各级畜牧兽医部门抽检各类样品941.4万批次,合格率99.95%。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看,目前“瘦肉精”问题总体可控、稳定向好。下一步,*将认真贯彻*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毫不松懈地抓好“瘦肉精”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