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裕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细菌如何破坏宿主细胞抑制剂

时间:2014-4-14阅读:1612
分享:

   细菌对宿主细胞产生毒性所需的一类重要基因被发现可以用于编码一类酶,而该类酶能够让从哺乳动物身上获取的抑制剂发生转变从而不再对抗食物中的这些细菌,这是《自然—化学生物学》上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
  zui近研究显示,某些能够产生化合物亚甲基丁二酸的哺乳动物细胞能够对细菌感染产生反应。亚甲基丁二酸可以抑制细菌代谢中的一种中心酶,防止细菌生长并帮助清除感染。人们已经弄清细菌在不利的宿主环境中的几种存活机制,但其如何阻止亚甲基丁二酸的抑制效果却是未知。
  Ivan Berg等人检测到细菌体内一组对细菌毒性起重要作用的基因能够编码一种酶,这种酶可以将宿主细胞中的亚甲基丁二酸降解成单一单元结构。反过来,这些单元结构又能用于细菌细胞的生长以及细菌正常的代谢过程。研究人员报告称,这些基因存在于许多细菌包括非致病性种类中,这表明其能在各种环境中为细菌提供一个选择性优势。
来源:科学时报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