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耕机的操作与维护
阅读:57发布时间:2023-7-28
旋耕机的操作
1、起步起步时,旋耕机应处于提升状态,刀尖离地20厘米,不必过高。结合动力装置输出轴运转时,观察各传动部位有无异常现象。待旋耕机达到预定转速后,柔和放松离合器,缓慢起步,同时操作液压升降调节手柄,使旋耕机缓慢降下,逐渐入土,直到达到耕深为止。
注意:严禁在旋耕刀入土情况下直接起步,严禁急速下降旋耕机,避免零件损坏或传动轴扭断。
2、运行耕作时前进的速度,旱田以每小时2-3公里为宜,在已耕翻或耙过的地里以每小时7公里为宜,前进速度不可过快,以防止超负荷,损坏动力输出轴。旋耕机工作时,万向节倾角不应大于15°,作业中如果刀轴上过多的缠草,应及时停车清理,以免增加机具负荷。行进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如石块、水管等应注意绕开,以免损害机器。旋耕作业时,悬挂部分严禁乘人,以防不慎被旋耕机伤害。使用手扶拖拉机旋耕机组作业时,副变速杆必须放在低的位置才能使用旋耕机。
3、转弯时,旋耕机入土后,严禁中途转弯,地头转弯时应将旋耕机提升出土,距地20厘米即可,以避免刀片变形、断裂,并适当降低发动机转速,可以不切断动力,但应注意旋耕机不应提升过高,万向节传动角度应不超过30°。注意在田间地头转弯时,即使旋耕机在升起状态,也禁止原地急转弯,避免箱体连接部位损坏。转移地块或远距离行走时,应将旋耕机动力切断,并升到zui高位置后锁定。使用手扶拖拉机旋耕机组作业时,旋耕中尽量不使用转向离合器,应用推拉扶手架来纠正方向,地头转弯时,托起扶手架,再拧转向离合器,不要拐死弯,以防损坏零部件。
4、倒退时,旋耕刀入土后严禁倒退,工作中若需倒车,必须提升旋耕机,避免托板倒卷入土,与刀片相撞,造成损坏。
5、旋耕方法
常用的旋耕方法有梭型耕法、套耕法和回耕法。梭型耕法:一行紧接一行,往返工作。这种方法不宜露耕,且地头转弯多,适宜小型拖拉机或手扶拖拉机工作;套耕法:耕完一趟以后,留下一个幅宽耕第二趟,直到耕完后,返回时再耕间隔。这种耕法,地头转弯少,但容易漏耕,适宜大型拖拉机工作;回耕法:水田耕作为了使地面平整减少漏耕经常使用回耕法。
土壤深松是近年来推广的一种新的土壤耕作法,它在旱作地区,具有深耕改土、提高地利、增加产量的效果。新型的旋耕机上,可以选装深松铲,在旋耕的同时,完成深松作业,土壤深松在不扰动耕作层土壤的情况下,疏松耕作层以下5-15厘米的地底隔离硬层,加厚了耕作层,使降水渗入的速度和数量大幅度增强,减少了由于翻耕裸露造成的水分蒸发,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土壤条件。
旋耕机的维护保养
(一)旋耕机的定时检查
1、定时检查刀片有无折断、丢失、有无严重磨损或变形,必要时进行更换。
2、检查刀轴两侧油封有无损坏、及轴承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拆开清洗、添加润滑油或更换轴承,清理刀轴及机罩上台的残草、积泥和油污。
3、机器通过沟渠、田埂时,应先切断旋耕机动力使旋耕机停转,并低速直线通过,沟渠一般应添高、较高的田埂应削低平通过,以防机器通过时后部上台而打伤人。
4、耕作时,如果清除缠草,紧固螺母或排除故障,必须先切断旋耕机动力,停车熄火后再进行。
5、每季工作结束后,应*清洗机体和传动箱,然后加入新润滑油,清洗轴承,检查油封,检查刀片并涂上黄油或废机油防锈,如长期停放则应停在室内。
(二)常见故障及排除
1、旋耕机负荷过大。常因耕作过深或土壤粘重、过硬造成,可减少耕深、降低机组前进速度和犁刀的转数。
2、旋耕机工作时跳动。这是由于土壤坚硬或刀片安装不正常引起的,可降低机组前进速度和犁刀转速,并正确安装刀片。
3、旋耕机间断抛出大土块。这是由于刀片弯曲变形、折断、丢失或严重磨损引起,可校正或更换刀片。
4、旋耕后地面起伏不平。这是由于机组前进速度与刀轴转速配合不当引起,可适当调整两者之间的速度来解决。
5、犁刀变速箱有杂声。常见的原因有安装时有异物落入变速箱或轴承、齿轮牙齿严重损坏,需设法取出异物或更换损坏的轴承或齿轮。
6、旋耕机工作时有金属敲击声。主要原因有:传动链条过松后与传动箱体碰擦,犁刀轴两端刀片、左支臂或传动箱体变形后相互碰撞、或刀片固定螺钉松脱等,可检查调整传动链长紧度,校正或更换严重变形零件,拧紧松脱螺钉。
7、旋耕机犁刀轴转不动。这是由于齿轮或轴承咬死、左支臂或传动箱体变形、犁刀轴弯曲变形、传动链条折断或犁刀轴缠草堵泥严重等原因所造成的,可校正、修复、更换严重变形损坏的零件,清除缠草积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