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铜的冶炼工艺
1、火法炼铜
火法炼铜是通过熔融冶炼和电解精火炼生产出阴极铜,也就是电解铜,冶炼方法是先把含铜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的原矿石通过选矿提高到20-30%左右,作为铜精矿在密闭鼓风炉、反射炉、电炉或闪速炉进行造锍熔炼,产出的熔锍送入转炉进行吹炼成粗铜,然后在另一种反射炉内经过氧化精炼脱杂,或者是铸成阳极板进行电解,从而获得高达98%以上的电解铜。
2、湿法炼铜
湿法炼铜工艺比较适合低品味的氧化铜,生产出的精铜为电积铜。湿法冶炼的方法主要有硫酸化焙烧-浸出-电积,浸出-萃取-电积,细菌浸出等法,主要适用于低品位氧化铜矿、复杂矿、含铜废矿石的堆浸、槽浸选用或就地浸出。在该工艺中铜的萃取和反萃取是现代湿法炼铜的重要工艺手段,可以使铜冶炼成本得到大大的降低,其中铜的萃取指的是铜从水层进人有机层的过程,铜的反萃取指的是铜从有机层进人水层的过程。
经过以上对于铜冶炼工艺的介绍可知按照铜的生产工艺可将铜分为铜精矿、粗铜和纯铜等,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铜的分类有哪些吧!
二、铜的分类
1、按冶炼工艺分类
(1)铜精矿:冶炼之前选出的含铜量较高的矿石;
(2)粗铜:铜精矿冶炼后的产品,含铜量在95-98%左右
(3)纯铜:火炼或电解之后含量达98%以上的铜。火炼可得99-99.9%的纯铜,电解可以使铜的纯度达到99.95-99.99%。
2、按形态分类
(1)自然铜:铜含量在98%以上,但储量较少;
(2)氧化铜矿:为数也不多;
(3)硫化铜矿:含铜量较低,一般在2--3%左右,80%以上的铜都是从硫化铜矿精炼出来的。
3、按合金成份分类
(1)黄铜: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因色黄而得名。黄铜的机械性和耐磨性较好,可以用来制造船舶的零件、精密仪器、的弹壳、乐器等。
(2)青铜:除了锌镍外,加入其他元素的合金均称青铜,铜与锡的合金叫青铜,因色青而得名。青铜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铸造性和优良的机械性能。可用于制造精密轴承、高承、抗海水腐蚀的机械零件、管材、板材、棒材等。
(3)白铜:白铜是铜与镍的合金,其色泽和银一样,不易生锈,多用于制造电器、仪表和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