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工艺是一种将生物处理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通过膜组件替代传统二沉池实现高效固液分离,显著提升出水水质和系统稳定性。接下来,中科华瑞将为您详细介绍一下该工艺,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工艺组成
生物反应器
包含活性污泥或其他生物处理单元(如AO工艺、接触氧化法),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并去除氮、磷等污染物。
膜分离组件
分为平板型、管型、螺旋型及中空纤维型等结构,材质包括有机膜(如聚偏氟乙烯)和无机膜,按功能可分为固液分离型、曝气型和萃取型。
二、处理流程
预处理
污水经格栅去除大颗粒杂质后进入调节池,均衡水质水量。
生物降解
污水提升至生物反应器,通过曝气供氧促进微生物代谢,降解有机物并同步脱氮除磷。
膜分离
混合液经循环泵进入膜组件,膜孔径(通常为0.01~0.4μm)截留悬浮物、细菌及大分子物质,产水直接达标或进入消毒单元。
污泥处理
剩余污泥定期排放,部分回流至生物反应器维持污泥浓度。
三、核心优势
出水水质优
悬浮物和浊度趋近于零,细菌去除率>99%,可直接回用于景观、冲洗等场景。
运行高效
污泥浓度(8~12g/L)远高于传统工艺,容积负荷高,抗冲击能力强,占地面积减少30%~50%。
节能降耗
无二沉池,自动化程度高,结合短程硝化或厌氧氨氧化可进一步降低能耗。
四、应用场景
市政污水:适用于住宅小区、商业综合体等分散式处理及再生水回用。
工业废水:在制药、食品、化工、纺织等高浓度有机废水及难降解废水(如含油、高盐废水)中表现突出。
五、关键控制参数
需优化进水水质、膜面流速(>2m/s防污染)、操作压力(0.01~0.03MPa)、溶解氧(2~4mg/L)及污泥浓度(MLSS),以平衡膜通量与膜污染。
MBR工艺通过技术整合实现了污水处理效率与资源化水平的双重突破,成为当前水处理领域的主流技术之一。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